過年回家戳到教育痛點 萬變未來誰主孩子內心

過年回家戳到教育痛點  萬變未來誰主孩子內心

過年回家戳到教育痛點  萬變未來誰主孩子內心

面對世界千變萬化,

什麼才會成為

孩子內心直面未來的

定海神針?

過年回家戳到教育痛點  萬變未來誰主孩子內心

過年回了趟老家,遇到不少人和事,感觸頗深。那天在親戚家吃飯,大家圍坐桌邊,有說有笑。席間,大家免不了相互噓寒問暖。桌子上,一位長輩問親戚的兒子最近工作怎麼樣?二十來歲的他說:工作嘛,就那個樣。這位長輩又問:那個樣是什麼樣,好還是不好?親戚的兒子接著說:沒啥好與不好,社會就這個樣,大家都在混唄。聽到這樣的回答,識趣的人趕緊岔開話題而言它。後來聽說,這個小子的工作還是託別人給介紹的,是在一個公司開車運貨,僅此而已。……。
過年回家戳到教育痛點  萬變未來誰主孩子內心

同樣還是過年,在另外一個親戚家吃飯。他家的兒子和前面那位差不多大。不同的是經過他自己的努力,現在已經開始在一家汽車銷售4S店裡負責一個銷售團隊。席間,聊到過年,他的父母說:這孩子過年都不安生,放假7天,他給自己規定只休息兩天。……。
過年回家戳到教育痛點  萬變未來誰主孩子內心

那天晚上,兒子玩累了,早早睡了。我和妻子邊看電視邊聊天。我問妻子:將來咱們的兒子長大了,過年回到家裡,坐在飯桌上與我們聊天。你是希望聽到兒子出口就是抱怨這個抱怨那個,還是希望看到他不停地為幹好自己喜歡的事情想辦法,忙來忙去?妻子看我一眼,沉思片刻,說:當然是後面這個狀態。我又問妻子:為什麼都是同樣年齡的孩子,差距卻越來越大?到底是什麼決定著孩子們面對未來的態度?……。
過年回家戳到教育痛點  萬變未來誰主孩子內心

毫無疑問,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中。

可對於未來,我們每一個人把握自我的能力卻走向了不同。

事實上,每一個人在他出生的那一刻的起點幾乎都一樣,不同的卻是——

他們生在不同的家庭,遭遇了不同的教養環境,被不同的觀念體系裹挾,建構了不同的生活信念,卻又不能自覺反思與自拔,繼而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舉個例子,更能說明這個問題——

假設你我就是一臺臺“高級生物計算機”,生產出來時“硬件”都一樣,卻因為在初始化時預裝了不同的“操作系統”,導致運算能力大不相同。這套“操作系統”參雜著家庭的教養的觀念與方式、生活習慣和行為處事態度、行為模式和相處方式等等。對於一臺剛剛下線、具有自我學習能力的“高級生物計算機”來說,我們對他所做的一切就意味著“指令輸入”。假設我們的“指令輸入”具有自我覺察和糾偏功能,我們就會不斷糾正“輸入的內容與方式”,孩子們也會根據我們的調整改變自身。更重要的是,他們會從這些“指令輸入”和實際感知中汲取經驗,
形成自己的思考,最終實現自我檢測與糾正。……。
過年回家戳到教育痛點  萬變未來誰主孩子內心

就現實而言,這也僅僅是一個簡單抽象的比喻,實際情況要比這複雜的多。

孩子們在經過不同家庭教育的洗禮之後,最終走向不同的道路,還有很多其它因素。

但是,家庭教育就像一顆定海神針,決定著孩子們面對未來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的態度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認為我們只需要向每一臺“高級生物計算機”發出指令、輸入道理和觀念即可,然後他們就會自動執行。

現實情況當然不是這樣。

試想一下你自己,在我們小時候父母老師每天都會告訴你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教室的黑板上方也貼著這八個大字,結果大多數人依然沒能進入清華北大。

事實證明,單純的說教和講道理並不能完成教育的使命,原因在於這種做法意味著我們親手剝奪了孩子們感知和總結這個世界的權利。

誰都不願意吃別人嚼過的饅頭,孩子亦然。

事實上,對於孩子們來說,只有經歷過自己嘗試、感知和思考的人生,才是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

教育孩子,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