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信行業獨角獸:3年成為行業龍頭,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全球專網通信行業勢必也會跟著加速發展。在信息化潮流的大趨勢下,通信行業也將成為重中之重,回顧中國以往的通信歷史,從電報到如今的手機也經歷了不少風風雨雨,現在越發便捷的通信方式,都要得益於前人的努力。

中國通信行業獨角獸:3年成為行業龍頭,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

在25年前就有這麼一位有志之士帶領著10名員工,填補了國產對講機的空白,從而開啟中國的通信業務,他就是陳清州,海能達的創始人,他率領著海能達成功研製了第一臺國產對講機、第一款中文顯示對講機,全球首臺IIC級防爆對講機。

中國通信行業獨角獸:3年成為行業龍頭,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

開啟國產自主研發無線通訊設備先河

1983年,是陳清州對無線通信的啟蒙期,那時是我國對講機最火的時代,然而在外來資本進口對講機的衝擊下,本土廠商紛紛倒閉。但陳清州並沒有因此放棄,1992年,陳清州在深圳華強北租下第一個鋪面,接著就開始生產對講機配件,創業之初困難遠超預期,沒錢購買設備的他們只能日夜顛倒地搞測試。

中國通信行業獨角獸:3年成為行業龍頭,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

1995年,中國專業無線通訊的第一臺國產對講機——C160誕生,陳清州開創了民營企業獨自研發對講機的先河。憑藉這股勢頭,短短3年,海能達就拋開了國內同行,成為國產品牌對講機的龍頭。

中國通信行業獨角獸:3年成為行業龍頭,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

1997年,陳清州立下邁向國際市場的決心。2004年,海能達在美國、英國成立子公司,陳清州率領著他的專網大軍以及中國通信標準大步走出國門,比肩全球專網通信龍頭企業之列。2008年,海能達自主研發專網通信系統;2011年,海能達登陸資本市場,成功募集13.9億元。

中國通信行業獨角獸:3年成為行業龍頭,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

收購德國公司,斬獲荷蘭訂單取代摩托羅拉

上市後陳清州並未就此止步,他瞄準了歐洲,準備收購一個公司打入市場,同樣的手段早在2003年陳清州就已經試過,他旗下的好易通就成功併購僑航,僑航是當時國內唯一一家能為用戶提供系統、終端設備以及多項增值服務的專網通信廠家。收購僑航的集群系統業務與好易通的專業對講機業務正好互補,能完成對講機與通訊系統的整合。

中國通信行業獨角獸:3年成為行業龍頭,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

而這次,陳清州則以德國公司PMR為目標,邏輯也跟收購僑航如出一轍。PMR的技術研發能力能為海能達帶來更大的收益,PMR也是海能達攻入歐洲市場的一個跳板。而為了能收購PMR,陳清州為此做了一年的準備,當時也並不是收購了就能一飛沖天。

中國通信行業獨角獸:3年成為行業龍頭,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

當PMR的員工得知自家公司被中國企業收購後,部分人牴觸情緒強烈,甚至打算離職。收購之後的前3個月裡,超過一成的僱員提出辭職。針對這種情況,陳清州拿出1000萬歐元維持德國子公司的運營,這才慢慢融合。

中國通信行業獨角獸:3年成為行業龍頭,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

而在此前,PMR已虧損近十年,陳清州在2年後成功扭虧為盈,在收購後到2015年,海能達的銷售收入從12.4億元增長到 25億元,這都得益於在當年斬獲了6.16億荷蘭訂單,取代了原先為荷蘭提供服務的摩托羅拉。

中國通信行業獨角獸:3年成為行業龍頭,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

2015年的淨利潤達到2.5億元,海外收入佔比達60%。在全球市場,出貨量排名上升至世界第二,僅次於第一的摩托羅拉,成為中國通信行業的獨角獸。截止2016年,海能達已有全球21家子公司、30個分支機構,為600多萬行業客戶建立了1000多張專業無線通信網絡,在2016年海能達的市值達到237.86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