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最強“風口”,杭州、寧波同時出手

站在最强“风口”,杭州、宁波同时出手

去年11月,長三角一體化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站在最強“風口”,區域合作的未來已來。

1月27日,浙江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式上,省長袁家軍在提到2019年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時表示,浙江要“加快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

今年以來,各地相繼公佈機構改革方案。具體到浙江省內,杭州、寧波分別組建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嘉興組建市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辦公室,湖州組建市政府區域合作交流辦公室,還加掛市接軌上海工作辦公室的牌子。

事實上,區域發展、對口支援等職能在各地發改委中都有所涉及,也有不少城市在發改委內組建了相關區域協作小組。但像浙江四市這樣,將相關職能從發改委等部門中獨立出來,新組建為一個市政府機構,力度確屬少見。

因地制宜的“自選動作”

各地都在主動尋找著自己與長三角一體化的“共振點”。

在這一輪的機構改革中,杭州直接將市發改委中區域合作、對口支援等職責劃入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而寧波在此基礎上,還將原本市經濟合作與投資促進局的等相關職責也整合入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並不再保留市經濟合作與投資促進局。

設立類似機構的,還有嘉興和湖州。2019年第一個工作日,嘉興市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辦公室正式掛牌。

嘉興是接軌上海的“橋頭堡”,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當前,嘉興已經確定,要把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作為嘉興高質量發展的首位戰略,作為全局工作的總綱和統領,引領其他各項工作。

此前,嘉興市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辦公室主任朱學軍曾對媒體表示,“新成立的辦公室,將扮演好‘謀劃者’‘店小二’和‘急先鋒’的角色,在長三角一體化的過程中搶抓國家戰略機遇。”

而作為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湖州也在2018年年底就表示,站上新的發展起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接軌上海”。

這次機構改革,湖州市組建市政府區域合作交流辦公室,作為市政府工作部門,加掛市接軌上海工作辦公室牌子。

湖州稱,設立這個辦公室的目的是“統籌推進全市對外合作交流,紮實做好接軌滬杭、聯通蘇皖工作,加快高質量趕超發展。”

“四市這次動作,是各城市自己因地制宜的‘自選動作’。”浙江省發改委區域發展辦副主任趙黎告訴城叔,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特色工作需要,各城市間可能會相互借鑑改革經驗。

集中力量辦大事

此次動作,四個城市一個明顯的共同點是,很大程度上並非新增職能,而是將市發改委的相關功能獨立出來,劃入負責區域合作的市政機構。

趙黎解釋說,實際上,發改委是一個非常綜合的部門,它的職能非常多。“這幾項職能(對口支援、區域合作等)本來是需要由一個機構來支撐的,在發改委這麼大的部門裡,它變成由一個處來支撐,往往這塊工作就容易被弱化。”

杭州、寧波等單獨成立一個機構後,相關工作推進的力度、人員力量等各方面更強更集中,“我們也是感覺這樣做是最順的。”趙黎補充道。

在寧波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宣傳工作負責人看來,兩個部門相關職能的整合,正是便於集中力量辦大事,尤其是機構改革以後,寧波經濟合作與投資促進局的招商引資職能劃歸到了市商務委,“這樣一來,我們騰出更多的精力來做好區域合作工作”。同時,新部門也能將合作領域從經濟推廣到區域中社會、環保等多個維度。

“雖然此項改革是杭州、寧波等地方特色舉動,但我覺得這切合了本輪機構改革的核心精神——一類事由一個部門管,減少推諉扯皮,提高機構運行效能”。

浙江海洋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公共管理和政治學教授黃建鋼告訴城叔,進行區域合作,副省級城市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尺度。

機構改革不是一個簡單的“1+1”,關鍵是發生化學反應。黃建鋼認為,在組建部門之後,更重要的是思維轉變。“不僅考慮對本地的直接利益,而是站在‘一盤棋’的角度,將合作城市的利益考慮到。實際上在關係緊密的區域中,其他城市發展好,往往也能反哺本地”。

杭州與寧波的角色

今年1月3日上午,寧波召開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宣佈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由此,浙江兩個重要城市杭州、寧波,先後跨入“萬億GDP城市俱樂部”。

那麼,在浙江進行長三角一體化的過程中,這兩個城市分別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在黃建鋼眼裡,杭州與寧波可分別引領兩條與上海合作的路徑,一條是以杭州為引擎,處於長三角經濟腹地杭嘉湖(杭州、嘉興、湖州)地區接軌上海,展開合作。另一條路徑是,身處杭州灣的上海、寧波、舟山三市協同發展外向型經濟,並面向東海,發力海洋經濟。

對於杭嘉湖區域,新的一個機遇是,1月底上海市市長應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提到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應勇後續表示,國家發改委正在牽頭編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會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作進一步明確。希望這個發展示範區能夠成為推動改革舉措集中落地、率先突破、系統集成的示範區。

除了杭嘉湖,對於擁有世界第一大貨物吞吐量港口的寧波來說,“如何在杭州灣大灣區中與上海、舟山形成合力,這應該是其區域合作的一個重要點。”黃建鋼告訴城叔。

站在最强“风口”,杭州、宁波同时出手

圖片來源:浙江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舟山緊挨寧波,經濟實力比較薄弱,但它是三市中最深入海洋的區域,潛力巨大。舟山海域與國際公海零距離,上海貨輪出海就得經過舟山,並且舟山擁有總長近280公里的深水岸線,以及1330餘座島嶼,意味著人們可活動區域已延伸入海洋,方便發展海洋經濟。

而上海則銜接長江經濟帶,可以將外向型經濟的作用輻射至我國東中西部廣闊腹地。

黃建鋼認為,上海、寧波、舟山的關係就像城堡和吊橋,城堡外面有護城河,吊橋連接城堡與對岸。上海處於橋頭堡的位置,寧波像橋板,而舟山在吊橋另一頭,直接伸出海洋中。

“在海洋經濟中,土地深入到海里有多遠,就決定了該區域發展的潛力有多大”。黃建鋼說。

目前寧波舟山港已經一體化,如果寧波能帶動舟山發展,發揮其潛力,並進一步與上海協同,聯動廣闊經濟腹地,這將是整個杭州灣區域的利好。

跳脫出本地思維,考慮區域整體發展,這正是區域合作的核心所在。浙江四市,尤其杭州、寧波率先成立區域合作的政府機構是一個令人驚喜的開始。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