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者常入的七大誤區,身陷其中的你可能還不知道

【文】小小月光 【圖】來自網絡,向原圖作者致謝

隨著開始流行自媒體以來,人人都可以註冊微信公號,走上寫作的道路,寫作很容易,大家都識字,寫過作文,因此用文字描述事物、表達感情不是難事。但越是容易的事情就越讓我們因為茫然而陷入誤區,導致在寫作的路上一波三折。

那寫作者都容易陷入哪些誤區呢?

寫作者常入的七大誤區,身陷其中的你可能還不知道

一、沒有明確的目標及計劃

沒有訂下目標和計劃,不投入時間和精力; 首先最重要的是問自己通過寫作賺錢還是為了賺錢而寫作?

寫作是賺錢的工具,賺錢是寫作的副產品。

這問題的兩個答案,它是有區別的呢?通過寫作賺錢的話,寫作可能本身就是你的愛好或者特長,利用自己的長處來賺錢,這樣寫起來是比較輕鬆了。

如果是為了賺錢而去寫作,那麼就得取悅他人和迎合市場,甚至不是自己感受的東西,寫起來就非常的痛苦。當然,也有人從寫作小白到簽約作者的,但他走的彎路和過程,可以說是不為人知,走的不是一般的辛苦。

怎麼解決呢?把你自己最想要的3到10樣東西寫下來; 立下可衡量,可達成,可夢想到的幾個目標,用自我暗示方式讓自己達成目標。

二、直接就寫

不圍繞主題而寫,以為自己上中學寫過作文,現隨閱歷增多更能督吧幾句,導致詞不達意,自己都看下下去。

寫作者常入的七大誤區,身陷其中的你可能還不知道

三、過高的心理預期

很多寫作者對自己的期待是:像專欄作家一樣,文采斐然,下筆如有神,字字皆真理,篇篇是爆文。結果寫出來的東西完全打破了自己的幻想,挫敗感油然而生,到後來連動筆的慾望都沒有了!

四、光說不做:

我剛開始寫作時也犯了這毛病,帶著兩個娃白天沒時間寫,晚上等孩子睡著了吧,想想明天再寫或者是週末再弄吧,結果一個月過去了,我都沒寫一篇出來。

太多寫作群的人假積極,光說不做。 參加寫作後,睡眠多了,行動卻少了。 剛開始非常積極興奮,要寫作變現,整天對別人的文章評頭論足,自己卻遲遲不寫。

五:問題多、疑慮多

花太多的時間自我徘徊,總把困難想在前面,自己先嚇死自己。

我的同事美美每次寫作之前都要先備一堆信紙,原來她總是想選的題材是不是不新穎? 起的標題是不是太老套啊?於是寫了又撕,撕了又寫,來來回回就陷停在那一環節,直到截稿時間到了,就臨時抱佛腳寫,寫完了連自己都不知道寫的啥。

解決方法:可通過看書,多和成功人士交流,參加學習來建立自己正確的信念觀和價值觀。

六:不願學習、不願歸零、盲目自大

不以空杯的心態去學習和輸入。寫作純屬自娛自嗨,導致拒稿。寫的東西太膚淺,沒有深度導致關注度、閱讀量不高,變現少。

寫作者常入的七大誤區,身陷其中的你可能還不知道

七:沒有持久的心態,容易把“放棄”變為習慣

總想一篇成作家(總想寫一篇就成爆文); 立刻要回報,沒有很快成功就很快放棄,甚至抱怨。讓“放棄”成為一種習慣——失敗者的習慣。從而讓自己的寫作無法堅持。

寫作者常入的七大誤區,身陷其中的你可能還不知道

寫作很難。越是人人都會的就越難。會寫不代表能寫,更不代表能寫好,還要有人喜歡就更難,這需要內容、技巧、方法。

只有避開誤區,給一個正確的指導和方向,以便自己能很快進入狀態,按部就班,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麼。以致自己儘可能少的將時間浪費在因為茫然或不知所措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