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小山村修水渠,引來考古隊,從宋朝宰相墓中挖走3噸國寶

導讀:在河南省安陽市西北大約1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名叫皇甫屯的小山村。2009年,全國重點項目南水北調工程,從湖北開始修建,一路北上來到了河南安陽,按照圖紙要求,南水北調的主幹渠正好從皇甫屯村經過。

河南一小山村修水渠,引來考古隊,從宋朝宰相墓中挖走3噸國寶

河南安陽作為商周時期的古都,地下的古墓、文物眾多,為了妥善保護地下文物,在工程開工之前,河南省考古隊就來到皇甫屯進行考古勘探,結果發現了一處規模龐大的墓葬群,整個墓地南北長300多米,東西寬接近500米。

由於時間緊迫,考古隊在請示了上級部門之後,立刻對墓地進行搶救性發掘,結果在3000多平米的範圍內,發現大型宋代古墓9座。通過對出土墓誌銘的解讀,考古隊確認這是一座宋朝時期的家族墓葬群,第一位墓主人是北宋時期著名宰相韓琦。

河南一小山村修水渠,引來考古隊,從宋朝宰相墓中挖走3噸國寶

根據《資治通鑑》記載,韓琦出生於北宋年間的安陽,20歲時考中進士,同年高中的還有後來的宋朝第一清官包拯。韓琦入仕先後出任陝西安撫使、兵部尚書、司空、侍中等職,是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宰相。正史評價其:“歷事三朝,十年輔相”。

公元1075年,韓琦因病去世,宋神宗下旨輟朝三日,追封他為尚書令,並親自撰寫碑文“兩朝顧命,定策元勳”,之後由兒子遷回老家安陽安葬。

河南一小山村修水渠,引來考古隊,從宋朝宰相墓中挖走3噸國寶

韓琦生前曾長時間帶兵,與盤踞西北的西夏國作戰,在他死後,當時朝廷特意從西北調遣軍隊為韓琦修建陵墓。史料記載,韓琦墓規模龐大,是用磚石混合仿照木結構建造的,墓道和墓室中佈滿精美的壁畫,是宋朝古墓中最精美的代表。

考古隊在清理韓琦墓時,心情非常沉重,由於歷史上多次被盜,墓中隨葬文物基本被盜掘一空,在墓道和幾個墓室中,考古隊員一無所獲,連棺材和屍骨的殘骸都沒有。不過讓考古隊員趕到一絲欣慰的是,在墓門處發現了韓琦的墓誌銘,為什麼如此珍貴的墓誌銘能逃過盜墓賊的毒手?

河南一小山村修水渠,引來考古隊,從宋朝宰相墓中挖走3噸國寶

河南一小山村修水渠,引來考古隊,從宋朝宰相墓中挖走3噸國寶

考古專家介紹說,韓琦墓誌銘使用整塊大理石雕刻而成,墓誌內容記錄了韓琦的一生,文字之多,記錄之詳細,都是宋代墓誌銘中首屈一指的。而整塊墓誌銘長寬超過一米五,總重量達到3噸,而一般盜墓賊挖的盜洞僅僅能容一人進出,沒有哪個盜墓賊能夠帶出去,所以才能夠倖免於難。

韓琦墓誌銘出土之後,對於研究宋朝歷史具有非常高的價值,同時在書法、文學方面也具有很高的價值,因此被文物委員會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也就是俗稱的國寶。

參考文獻:《韓琦墓考古發掘報告》、《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