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抬槓,假如劉邦是皇帝,項羽為大將,全面負責軍事,能否消滅匈奴?

破天劍訣古之月


打仗不是一人一將的事,那是綜合國力。

劉邦的白登之圍,是中央集權制度同鬆散部落聯盟制的首次交鋒。雙方誰也不熟悉誰。

劉邦的車騎、步卒,奈何不了騎馬的匈奴。

匈奴的簡陋裝備,以及極差的軍紀,奈何不了列陣的漢族步軍。

衛青、霍去病之前,騎兵不是騎馬砍殺,而是射箭,算是另類的遠程兵種。假如必須近戰,往往也是下馬作戰。

這種戰法,不僅漢軍在用,匈奴也在用。李陵打匈奴就有匈奴下馬作戰的記載。

漢初根本打不贏匈奴,主要是沒馬。

經歷文景二帝,到武帝一直在弄馬政,才有充足的戰馬給衛霍二人用,這是多少年的時間?沒戰馬,別說項羽,哪怕把孫子、吳起、姜子牙、白起湊到一塊,也奈何不了匈奴。

題主的問題有點太想當然,真以為打仗統帥厲害就行?劉邦被圍是軍事能力差?還禁止抬槓,你提的問題太過於幼稚。

你應該這麼問,給劉邦充足的戰馬、充足的士兵,充足的糧草,而且匈奴還不允許逃跑,然後劉邦為皇帝,項羽為大將,全面負責軍事,能否消滅匈奴。

這大概能滅掉匈奴。


臥牛說歷史


跟匈奴打這場仗真的可以說是劉邦打得最丟人的一場仗了,甚至超過彭城之戰。一個在楚漢戰爭中,身經百戰的大漢君主,竟然被匈奴冒頓單于用策略給贏了,真是給中原的那些軍事家丟臉啊。

而且,從後來的漢匈戰爭來看,這也是大漢朝最有機會一次全殲匈奴的唯一機會了,錯過了還挺可惜的。


簡單說一下,當時劉邦咋打的這場丟人的仗

按《史記》所說,匈奴四十萬騎,雖有虛報嫌疑,但應該還是優於漢軍的。

劉邦帶了三十二萬軍隊,大部分是步兵,一少部分騎兵。

劉邦先派使者去探,然後匈奴人直接一招“瞞天過海”,讓使者看的都是老弱病殘,十幾批去完回來都是這麼說的,只有婁敬說匈奴人有詐,劉邦不聽,帶著先頭部隊就衝上去了。這是有多飄?這是有多看不起冒頓?

結果,人家匈奴人反而“以逸待勞”,等著你劉邦進包圍圈,然後一招“關門捉賊”,最後把劉邦直接困在白登山上七天七夜。

最後劉邦還要靠賄賂閼氏才能跑出來。

項羽要是知道劉邦打這麼丟人的一仗,不知道他能不能氣活了。

如果換成項羽指揮

這場仗如果換成項羽指揮,按照項羽的性格,開局還真沒什麼大變化,搞不好啊也能被匈奴人給圍了,不過結果可能是被項羽直接衝出包圍圈。然後帶著大部隊再殺回來,然後冒頓就直接撤了,匈奴人忍受不了那麼大的傷亡。

所以,雖然項羽也會“中計”,但是總不會像劉邦那麼丟人。


這個仗最好還是換韓信來打,那就不存在被匈奴人遷著鼻子走了,玩戰術,項羽和劉邦都不太行,冒頓那點小技巧在韓信面前更沒法玩了,如果這場仗打好了,很有可能一次性就把匈奴主力消滅,冒頓也跑不了。


就算效果一般,也能重創匈奴,至少十幾二十年的緩不過來,草原上未來誰最大就很難說了,至少漢初北邊邊患能少很多。


所以說,這個鍋只能劉邦來背,因為他不信任韓信,他自己又沒打好,最後吃苦頭的也是他的大漢。


水一白聊歷史


消滅匈奴不可能,打敗匈奴有可能。

劉邦在漢匈之戰中經歷了讓他絕望了白登山之圍 ,從軍事的角度而言劉邦失敗了,但是當時劉邦是孤軍深入,只帶領了2萬騎兵,而將30萬的步兵甩在後面,這樣才有機會給匈奴包圍。最後劉邦能突出白登山,除了陳平計謀得當,匈奴單于對漢軍大軍的反包圍忌憚也是重要原因,所以說若是漢軍和匈奴硬碰硬的打一戰,匈奴未必會勝利。

劉邦的軍事才能相比項羽而言差很多,所以若是項羽負責對匈奴的作戰,那麼匈奴一定很難取勝,並且項羽是一位軍事理念超前軍事大家,他在中原王朝中首次單獨使用的大規模騎兵兵團作戰,這種作戰風格加上項羽本身的勇武,他可以利用和匈奴一樣的騎兵作戰。

也就是說漢武帝時期的衛青、霍去病騎兵作戰理念和實施將會提前80年,對匈奴的打擊也會提前,以項羽的作戰能力,長途奔襲、以少勝多恰恰是他的強項,所以項羽在面對匈奴騎兵的時候很有可能打敗匈奴。

但是劉邦建立漢朝之後,漢朝剛剛經歷了秦末的大動亂,社會百廢待興,整個國家還很疲憊,從國力上講,漢朝要發展的路還很長。當時可能連項羽需要的幾萬騎兵都組織不起來,這樣的情況下漢朝國力不足,消滅匈奴幾乎不可能。

漢朝與匈奴在戰爭長達幾百年,在漢武帝時期,漢朝國力依舊非常強盛,但是對付匈奴只能說取得了優勢而不能將匈奴打敗。只到東漢竇憲出征匈奴,才算是將匈奴徹底打敗,匈奴逃亡西方。

總體來說,項羽可以打敗匈奴,但是不能滅亡匈奴。


帝國烽火


消滅匈奴,談何容易!

即便是打不死錘不爛的劉邦作為主帥,項羽輔佐,韓信為大將軍,也是勞民傷財而已。

漢武帝征討匈奴最猛烈的一次,抽調14萬匹馬,數萬人,兵分四路,得到的戰果是僅斬殺數千人。

如果以劉邦為主帥,副帥項羽,大將軍韓信各領軍大軍10萬,這種配備足以在中原地區將異性諸侯王深翻數遍且傷亡極少。

匈奴則不然,逐水草而居,以放牧為生,自幼射鼠,擅長騎射。一無固定地點可供尋找。二無主力集中進行決戰。匈奴的習俗只有在秋後時,才聚集眾人,南下劫掠獲得過冬衣食以及人口,進攻隊伍分散為數支隊伍,從不同的方向入侵。

即便劉邦三人各自率軍迎戰,未曾接戰,匈奴早已飽掠而回,除非長駐長城沿線,還要派重兵駐紮河南地,防止匈奴從此處滲入。

劉邦軍如果準備繼續進攻,必須等待糧草調配周全,才能繼續進攻。

從最近的敖倉調撥,再分散到各處。朱元璋攻取元大都前調撥300萬石的糧食耗時三個月,以此為基準的話,那麼時間就會進入十月或十一月。劉邦平定韓王信時,史記記載,卒之墮指者十二三。

另一方面,這還沒有將三十萬人三個月的口糧計算在內,而負責運糧民夫的口糧更為龐大,史記記載,運三十鍾而得一石。

此時只能是仔細商量之後,開春再戰。

那麼在這之後,糧草不必再行計算。

可是,如何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中尋找匈奴主力,卻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障礙。

在記載中,描述匈奴習性的首要一條就是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禮義。

如此的話,匈奴主力在冒頓的率領之下,趙信又作為謀士,必然會後撤從而延伸劉邦軍的糧道。

但以項羽的暴躁性格,必定會一軍前突,再次加長糧道,可這不是在中原,可以破釜沉舟。孤軍深入的項羽一定會被匈奴襲擾,或許懼怕項羽的威名,不敢纏鬥,甚至被擊潰殺傷殆盡,可對於匈奴來說僅是少了一隻胳膊,一雙手而已。但也就此脫離戰鬥,不會再與劉邦軍對陣,直接向西進入西域。

此時劉邦軍如果繼續追擊,恐怕三百萬石糧食便要後繼乏力了。

因此,只能有一個結果就是撤軍,否則只能是縱軍搶糧了,那帶來的後果就是逼迫西域各國與匈奴聯合一起對抗劉邦軍,這樣一來匈奴更難征服了。

劉邦軍撤回後,匈奴便會趁勢向東返回牧地,重新繁衍。而在朝鮮遼東的鮮卑也會向西擴展地界。

兩族雖然因此起內訌,鮮卑卻遠不是匈奴的敵手,只能打打和和,一直扯皮。

捱到明年開春便又是一個輪迴。

所以,只有採用隋文帝策略,利用突厥的內部矛盾,分化瓦解,扶植打壓,和親重聘才能久安。


唐代丹藥


進擊de策略師為你解答:

如此腦洞大開的提問,且設定特別單一,不交代背景,也絲毫不提及韓信、英布、彭越、張良、蕭何、陳平、周勃等人。要知道任何一場戰役的發起,比拼的不僅僅是主將的謀略和指揮能力,還要拼資金、拼後勤、拼人口、拼隊友、拼綜合國力等等。所以據此推測,提問者的潛在想法可能是大將項羽能否利用白登之圍而擊潰匈奴主力,並趁勝追擊從而消滅匈奴。

不抬槓的答案:消滅不可能,有概率重創匈奴,且只有一次出手機會。(假當史上無韓信此人)

劉邦童鞋被關“小黑屋”的白登之圍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先在銅輥(今山西沁縣)告捷,後來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輕敵冒進,直追到大同平城,結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繫。

關鍵詞:山西、白登山、劉邦、先頭部隊、主力部隊、大雪、七天七夜

若按照題主所言,項羽為大將,統領三軍。

此戰,遣英布、彭越領3000騎兵繞路奔襲殺虎口,堵住匈奴大軍的退路;

主將項羽領車騎兵和剩餘騎兵追擊匈奴,以自己為餌,在白登山拖住匈奴主力;

督促後方步兵主力迅速掃清平城左右之敵,加快與先頭部隊會師。

自古以來兵貴神速,山西的一大特色是山多河多,匈奴大軍進來容易,退走時必然經過殺虎口。若彭越的奇兵能夠在低損的情況下,拿下殺虎口,那麼敗匈奴的機會就多一分,堅守的越久,匈奴的損失就越大。

還有一種打法,以劉邦為餌,項羽帶3000騎兵奔赴殺虎口。

無論哪種打法,殺虎口都是關鍵。若成功拿下殺虎口,後方步兵主力一旦對匈奴大軍形成合圍之勢,而平城一代的地形並不有利於騎兵的大規模展開作戰,匈奴必然對殺虎口發動不惜代價的猛攻。

所以,殺虎口的淪陷是必然的,核心只在於能守住的時間有多長。

漢朝初立,沒有時間和資本來組建大規模有戰鬥力的騎兵軍團。所以,不管是換誰來打這場仗,完全消滅匈奴是不可能的,倒是可以吃掉一部分,只是付出的代價不同而已。

看歷史的結局,最後以和親以及開放邊市的策略換取兩國的和平,這是因為雙方都明白誰也不可能把對方徹底打廢。

西楚霸王: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項羽,軍事思想“兵形勢”的代表人物。特點為:“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鄉,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或許,此戰因項羽的存在能夠把戰果進一步擴大吧。


賤痞二叔


很多錯誤的看法。

別說項羽,就算劉邦一人統軍也可能滅了匈奴。所以在白登被圍,真正的原因是準備不足。事實上這場戰爭雙方是平手。

很多人不知道匈奴汗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也不知道冒頓是什麼樣的人,單純就劉邦在白登被圍,後採用和親的方式對付匈奴就認為劉邦是被匈奴打敗,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要說清這件事必須從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恩怨講起。

首先,兩個民族的形成原因是由於各自的地理環境不同導致生產方式不同。遊牧民族土地貧瘠但有更多的活動空間,生產方式來自採集,掠奪和貿易。搶劫本來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農耕民族正相反,定居,安定,但容易被土地束縛。北方遊牧民族在周朝的時候已經多次入侵過,甚至滅亡了西周,衛國,但當時他們尚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所以就算是打下中原的土地也控制不住。相反,只要中原民族堅壁清野,就很容易擊敗他們。齊桓公就提出過“尊王攘夷”。總之在周代,遊牧民族沒有對中原文化造成多大的衝擊。

遊牧民族的強大之處在於其機動性,而農耕民族特長是其生產力。到了戰國,雙方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各自都發生了進化。中原人學遊牧民族“胡服騎射”,開始建立自己的獨立作戰騎兵部隊。而在這之前騎兵主要是做騷擾或偵查使用。而其中的學習佼佼者當然非趙國莫屬,秦國緊隨其後。相比之下,遊牧民族進步緩慢,基本是被諸國吊打的存在。等到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更是修築了“秦長城”,徹底限制了草原民族的機動性。更派蒙恬奪取河套一帶,形成了對遊牧民族的碾壓之勢。可以說,如果不是秦始皇看不上那些不毛之地,肯定早就把草原犁了一遍。

然而就是在秦的軍事壓力下,草原民族也發生了進化。在戰國時他們發生了融合,匈奴族正式誕生了。在中原統一的壓力下,特別在反秦戰爭中,大量中原人逃入匈奴,帶入了先進的技術與文化,刺激了匈奴的崛起。就在這時,一個不世之雄出現了,他就是匈奴王冒頓。他本是匈奴單于的質子,在亂世中象野狼一樣成長。他犧牲了自己最愛的女人,弒父屠弟,最終統一了草原各部,把匈奴建設成了橫跨歐亞的草原帝國。這個帝國人口鬆散,但戰鬥力極強,可以隨時動員數十萬人馬,掠奪四方。

與此同時,中原也經過楚漢爭霸,迎來了大漢開國。應該說,從秦始皇到劉邦都意識到北方日益強大的威脅。秦始皇修建了長城與馳道。而劉邦在北部設置了燕、代、趙、韓、梁五個諸侯國,作為自己與匈奴的緩衝。但是這場大戰的爆發只是時間問題。因為諸國的北方邊境其實都是從匈奴人手奪下來的,仇恨的種子早就種下來了。

於是在漢高帝六年,匈奴大舉南下,這次入侵不同以往,匈奴人的裝備、數量和指揮力度遠超秦以前的水平。韓王信投降、代王劉喜棄國而逃,劉邦不得不御駕親征。而在他到達戰場前,匈奴人幾乎已經佔領了整個山西。

於是就發生了著名的白登之圍。劉邦被匈奴人四十萬大軍包圍在白登山上,七日七夜。按流傳的說法,中尉陳平在危急中想出了妙計,派使者去說服了冒頓的妻子閼氏,以“漢王有神相助”為由讓匈奴人撤了軍。此役被歷代很多漢人認為是奇恥大辱,也被匈奴人當做他們曾經戰勝漢人的證據。但是這是事實嗎?

當然不是,首先冒頓不是傻瓜,他也是一個不世的梟雄,對於敵人一向是斬盡殺絕,不會因為什麼神旨而放過對手。特別他對女人也是個無情漢子,幾次把妻子當做迷惑敵人甚至訓練手下的工具而置於死地。他會聽從女人的話嗎?很顯然不會的。那麼,他在白登放過劉邦的原因是什麼?

是實力。首先,劉邦帶領的都是百戰老兵,雖然被包圍,但他們立即訓練有素地構車為城,在無險可守的白登山平地構造了堅固的防禦工事,讓敵人無法繼續進攻。訓煉有素,指揮有方。並不以被包圍而絕望。而匈奴人,雖然藉助嚴寒的天氣取得了優勢(不少漢兵的手指被凍掉。)但其一,他們的裝備、組織距離漢軍還是有不小的距離,自身內部構架鬆散,無法將四十萬人全力用於攻擊。與此同時,與劉邦配合支援的幾路漢軍也在靠近。如果再無法取得戰果,很可能被對手反包圍。同時,匈奴人的戰法極有可能是象群狼獵鹿一樣,待對方撤出時取機進攻,擊潰對手主要指揮部。可是,冒頓失望了,在漢軍嚴密的陣法前,匈奴人沒找到一點機會。

嚴格來說,白登之圍是一個平手之局。一方面匈奴人高超的機動性讓漢軍束手無策,只能以守為攻。而漢軍強大的戰鬥力也讓匈奴人無法突破防線。說極端些就象野狼鬥烏龜。狼的速度雖然快,但咬不穿烏龜的背殼。烏龜雖然體積龐大,但拿狼也無可奈何。

後來,漢匈雙方維持了多年的脆弱和平。雖然匈奴人依然不時入侵,對呂后也表現得極為無禮,但象白登之圍這樣的大戰再未出現。究其原因,雙方對彼此的戰力都有了基本的瞭解,都在努力尋找針對的破解之道。

當然,可能有人會拿“和親”說事。事實上,和親這事是佔了大便宜,比起被很多人說成“英明”的“澶淵之盟”都要有尊嚴得多。而且劉邦採用和親之策是白登之圍好幾年後,事實上是為了穩住匈奴,不讓他們參與陳豨的叛亂來攪局,是有其他戰略目的的。並不是因為匈奴人本身的威脅。事實上,相對而言,對於此時漢朝更重要的還是內部的權力爭鬥。

現在說說如果項羽活著的問題。事實上,雖然匈奴的實力不弱,但項羽還真是匈奴的剋星。

匈奴最強大之處在於騎兵,但在當時的環境下,是以射箭為主要攻擊方式的弓騎兵為主。採用不斷在敵人周圍遊走的戰術騷擾對方,再在對方疲憊時打亂對方陣形,展開攻擊與屠殺。漢軍部隊還是繼承了戰國以來的傳統戰術,以步軍為主,車騎為輔。但是在白登之圍中,劉邦犯了一些錯誤。但最關鍵還是對對方的騎射術沒有有效的剋制手段。而項羽正是當時把騎兵用得出神入化的第一人,他最出色的就是創造出了專克弓騎的“陷陣”之術,也就是我們演義小說中經常看到的那種“單騎衝陣”,即以最健壯,武藝最精湛的士兵衝入敵陣核心,打亂對方的指揮系統。當然,此招對於步兵同樣有效。項羽就是依靠這一戰術在滅秦之戰和楚漢戰爭中屢戰屢勝,創下威名。

遺憾的是,劉邦很厭惡項羽這種給他帶來巨大損失的戰法,在大漢開國後就將它禁止使用。而後直到漢武帝時,才被衛青和霍去病重新開發出來,剋制了匈奴。但是這也不意味著劉邦堅持的步兵戰法對匈奴束手無策。事實上,雖然對敵人缺乏有效的壓制手段。但除了機動性,匈奴人還真的不是漢軍的對手,他們最擅長的是在極端天氣下的生存能力。能夠包圍劉邦也是佔了這方面的便宜。

所以,真正要打敗匈奴,別說項羽在世,就只要劉邦解除禁令,准許項羽的戰術,他手下的騎將,如灌嬰、王陵,兩支重要騎兵即郎中與騎士,都能給匈奴重大打擊,扭轉戰局。但是如果要徹底消滅匈奴,漢武帝做不到,他們也不可能做到。所以有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區別,首先是地理環境決定的而不是民族決定的。廣大的草原,固然可以一時派軍進入,但伴隨的是巨大的後勤消耗和惡劣的環境。哪怕你百萬雄師,最後都會被拖垮,拖死,拖崩潰。

草原民族容易被擊敗(魏晉以後經過升級的草原民族也難以擊敗了。)但農耕民族難以長期進駐並佔據,如果撤出很快就會有其他民族來填充空白。很快又會對中原造成威脅。後來相繼而興的鮮卑,突厥,契丹,蒙古就是這樣來的。大的組群被消滅只會為小的族群提供空間。中原也沒有能力培養一支能夠長期進入草原並戰鬥的部隊。

要在草原上長期生活,必須學會他們的生存方式。包括在極端天氣下生存,在一片荒草中取找食物並且有效避免中毒。避免與狼群,沼澤這些不利因素遭遇。遠在千里之外的中原是無法給你以任何幫助的。也就是說,等到你做到這一點,你也就變成了草原人。所以別說一個項羽,就是十個項羽也沒有幫助。


二十一世紀新搜神記


不抬槓,既然是假如,那就拋開歷史事實不談,劉邦是皇帝,項羽為大將。

歷史事實可以不談,但人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即便改了這江山,但這性格可是改不了的。

劉邦的性格有其兩面性,為人豪爽、有志氣、能識人、善用人,另一面則是臉厚,心黑,手狠。他是個過河拆橋的卑鄙小人,也是個深謀遠慮的帝王。

項羽的性格就簡單多了,為人爽直、武斷、魯莽,他高傲、他霸氣,自信與自大並存,是天生的英雄式的人物。破釜沉舟,以一當十,戰神一般。

劉邦登基後懷疑猜忌、殘酷無情,一起闖天下的“好兄弟”,七個異姓王,接二連三的被殺了,雖說卑鄙殘忍,何嘗不是一個帝王的深謀遠慮,畢竟異姓王做大進而危及社稷的前車之鑑太多,同樣項羽這樣戰神般的大將,怕是劉邦的大忌,即便有消滅匈奴的實力,怕是也難被委以重任,很可能建國初期,就被“攘外必先安內”的給解決了,等不到對外征戰!



歷史中國


若是換項羽,韓信出征不說滅匈奴,但至少不會象劉邦那麼丟臉,秦未蒙恬,戰國李牧,包括長期戎北的燕,代,啥時候吃過這虧?漢初馬蹬還未被髮明,鐵製箭頭還未傳入匈奴,馬弓仍不夠強大,威力也遠不如步兵弩箭,騎兵馬匹也只以機動為主,並沒有形成壓倒性優勢,劉邦的輕敵冒進才是失敗主因,戰場上的失敗又使得漢初無法不開放互市,使得中原的治金,青銅,鐵,鹽等戰略物質源源不斷的的流入草原,間接維持了匈奴的強大。不過劉邦帶兵雖不如韓信,突擊不如項羽,但是戰略眼光卻是無敵的,知道和匈奴強拼下去兩敗俱傷,到頭來便宜了那些諸候王,所以選擇了對外和親送女人,對內鎮壓剷除異姓王,養精蓄銳休養生息,以待其變,最終還是取得了成功


手機用戶4175924909


這個深了,象棋出不來,楚河漢界,相爭,勝負難解難分,韓信,韓信點兵怎麼安排,都是天意,比,比例,比如也有日夜白晝之分。


鄭新鎮


拋開政治等因素,單純以軍事角度來看。自春秋戰國百餘年的戰亂,國力衰敗,自秦始皇一統天下至秦二世,國力尚未得到恢復發展,又經楚漢之爭,雖劉邦集團取得最終的勝利,但國力基本被榨乾,此時舉兵可謂窮兵黷武。打仗打的是綜合國力,而非意一戰畢其功,經過不斷地博弈,天時地利人和後才決戰。漢武帝經文景之治後,討伐匈奴亦可謂窮兵黷武,經多年征伐才將北方這個強大的遊牧民族打敗,晚年漢武帝也為此十分的懊惱。當然原因不僅僅是窮兵黷武這一個原因,但這是主要的一個原因。

再說劉邦做皇帝時,雖兵強馬壯,但不能夠堅持持久的作戰,戰馬不足,糧草不足,制約著戰爭的規模,漢武帝時期尚且不能消滅匈奴,劉邦能夠打敗已是非常的了不起。且不說政治因素,所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