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座300米小山,從不積雪,考古隊趕到:下面埋著一座王陵

導讀: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的滿城縣,是華北平原向太行山脈過渡地帶,所以在境內有很多低矮的小山包。其中有三座相連的小山包,海拔只有300米左右,就坐落在縣城西南1.5公里的地方,因為從遠處看,三座小山包好像一隻落下來的鳳凰,所以被稱為鳳凰山。

在三座小山的腳下,不止從何時開始,就坐落著三個村子。這三個村子的名字非常奇怪,分別是:北陵山村、南陵山村與守陵村。從名字上可以看出,三個村子的來歷肯定與一座陵墓有關係。

河北一座300米小山,從不積雪,考古隊趕到:下面埋著一座王陵

在距離三座小山最近的守陵村中,千百年來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在距今上千年前,一位諸侯王來到此地,見周圍風景秀麗,三座小山背依太行,東望平原,是一個難得的風水寶地,於是就在此為自己修建陵墓。因此現在守陵村的村民都稱呼此山為陵山,但具體跟哪座陵墓有關,由於年代久遠,村中已經無人知曉。

村裡老人還回憶說,這座山上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每年冬天下過大雪之後,整座陵山都被大雪覆蓋,但有兩片地方,雪化的特別快,從來不積雪。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沒人能說的出原因。

河北一座300米小山,從不積雪,考古隊趕到:下面埋著一座王陵

轉眼時間來到了1968年,當地部隊要在陵山上修建國防工程,結果一個班的戰士在山上爆破的時候,意外在山體中發現了一個洞穴。有戰士下去之後,發現裡面擺滿了瓶瓶罐罐,聯想到附近王陵的傳說,就拿了幾件物品上交到有關部門。

這幾件文物送到考古部門之後,專家立刻從上面“中山內府”幾個字,斷定這是一座西漢時期的大型墓葬。因為在河北地區,歷史上一共有兩個中山國,一個是春秋戰國時期,由少數民族建立的中山國,另外一個是西漢時期的諸侯國。而從出土文物造型,和上面的文字判斷,這座墓葬應該屬於漢朝的中山國。

河北一座300米小山,從不積雪,考古隊趕到:下面埋著一座王陵

確定了墓葬的性質後,河北省考古隊立刻組織精幹隊員,前往現場進行仔細的勘探和發掘,並同一時間向上級作報告。經過河北考古隊的初步清理發現,被部隊炸開的是這座陵墓的一個耳室。整座大墓完全在山腹中開鑿建造,規模宏大,全長50多米,最寬處將近40米,由墓道、車馬房、庫房、前堂和後室組成。

初步的發掘之後,考古隊已經能夠確認,這是一座西漢時期中山國的王陵,但史書上有記載的中山國國王有十位,具體是哪一位國王的王陵還是一個謎。

河北一座300米小山,從不積雪,考古隊趕到:下面埋著一座王陵

此墓的發掘得到了國家文物部門的重視,特意派遣考古專家前往指導工作。隨著挖掘清理工作的深入,更多帶有文字的文物被發現。其中一件青銅酒器上刻有“中山內府卅四年”幾個字銘文,這給考古專家確定墓主身份提供了充分的依據。

在已知的中山國十位國王中,只有第一代中山靖王劉勝在位超過三十年,所以“中山內府卅四年”幾個字足以證明,滿城漢墓的墓主人就是中山靖王劉勝。據《史記》、《漢書》記載,劉勝是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的哥哥。當年被封到中山國之後,劉勝為了不引起漢武帝的猜忌,每天飲酒為樂,當起了享樂王爺。考古隊在陵墓中發現了一百多個盛滿酒的大酒缸,就是最好的證據。

河北一座300米小山,從不積雪,考古隊趕到:下面埋著一座王陵

在對這座大墓進行挖掘的同時,考古隊又在距此不遠處,發現了另外一座同樣規模的古墓,最後確認為劉勝的妻子墓。經過長達數月的挖掘清理,兩座墓一共出土珍貴文物一萬多件,其中國寶級文物多達數百件。而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金縷玉衣等更是被確認為禁止出境的國寶。

由於技術等原因,滿城漢墓從1968年發掘起,直到1991年才對外開放,期間30多年都是封閉研究,對外秘不示人。

參考文獻:《滿城漢墓的發掘紀要》、《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