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青年蓮花汽車

趣說青年蓮花汽車

蓮花汽車標誌

當初日子過得不錯的青年公司,與英國蓮花汽車合作,後來自建了青年蓮花品牌,聲稱來自寶騰的技術平臺,英國蓮花提供技術合作,甚至有的門店直接掛這LOTUS的標,搞得LOTUS後來進後國內只好叫“路特斯”。

“青年蓮花進入破產清算階段。”當這個消息被爆出時,很多人的反應都是“這是早晚的事情。”

這家企業在過去幾年,生產、營銷、公關、市場幾乎所有崗位上所有級別的人都換了一個遍,而停產的消息從2014年開始至今層出不窮。

在過去長達十多年的汽車行業黃金時代中,“青年蓮花”汽車卻是以破產為自己畫上了句號。

趣說青年蓮花汽車

龐青年

而名噪一時的青年蓮花掌門人龐青年,也從“時勢造英雄”中的“英雄”,卻以守著金山餓死的形象,終落一地雞毛,成為失敗的註腳。

枯萎的青年蓮花

近年以來,青年汽車一直負面新聞纏身,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的汽車版圖一直被人質疑。、而其曾經的規劃“全國十大生產基地、總投資共計444.43億元,建成後總產能達146.3萬輛”更是被詬病為“天方夜譚”,並被人質疑為“跑馬圈地”。此次青年蓮花的破產則似乎宣告青年汽車乘用車板塊就此失敗。

危機並不是最近2年才開始的,甚至要追溯到青年蓮花首款產品下線的於2008年。

2004年,青年汽車收購貴航雲雀,獲得轎車生產資質。2006年,青年汽車與馬來西亞寶騰合作,生產青年蓮花轎車。

但此“蓮花”並不是與英國蓮花汽車,而是專門提供汽車技術服務的蓮花工程公司,通過購買寶騰控股的蓮花工程公司產品技術,生產青年蓮花汽車——這也在後來寶騰讓路特斯進入中國後,青年蓮花遭遇各種風波埋下伏筆。

2007年底,“青年雲雀”更名為“青年蓮花”。2008年1月,其“與英國蓮花汽車合作”的首款轎車“競速”上市,其原型車則是在2006年北京車展蓮花展臺上亮相的Gen-2。

而當時以進口跑車身份上市的的蓮花競速一度需要加價才能購車,但與此同時,由於該款車為純進口車輛,青年蓮花相關方面的疏忽卻導致首批購車的消費者無法辦理上牌照等手續,直至2008年年中才得以解決。得一地雞毛,成為失敗的註腳。

這一方面傷害了消費者,近而導致大量訂單流失,另一方面也挫傷了經銷商的積極性。

緊接著,在當年8月,青年乘用車執行總裁崔巍辭職後僅一週,就因“利用經銷商仰慕蓮花品牌,急於想成為授權經銷商的迫切心理,向他們索要鉅額‘信息費’”而被金華市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這樣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故事發展,對任何一個發展初期的品牌都是一個極為糟糕的開始。

隨後的2010年,龐青年力排眾議推出了轎車車型青年蓮花L5——而非當時內部諸多人士與經銷商更為看好的SUV車型T5,這使其錯失了SUV快速發展的紅利期。

趣說青年蓮花汽車

蓮花L5汽車

在2008年到2012年這5年間,青年蓮花僅推出了4款車型,競速、競悅、L3、L5。而在寶騰旗下的路特斯進入中國的次年,青年蓮花與蓮花工程的協議到期,蓮花工程人員整體撤離。

如今在龐青年的台州老鄉李書福所執掌的吉利收購了寶騰49%的股份後,吉利又控股了路特斯,對於此外,青年汽車將諸多精力與資本浪費在了對於薩博的收購上,這讓其在中國市場快速發展的時期未能抓住機遇。

青年汽車收購薩博的紛爭從2008年一直持續到2012年。

在金融危機時,青年汽車曾向通用汽車發出收購意向,但被拒絕。2010年,薩博被世爵收購,很快,世爵發現這是一個熱手山芋,近而想要找到新的接盤者。

但通用和世爵在簽署收購協議時,設置了一個自我保護條款:為了防止通用的技術通過薩博的轉讓而洩露,在任何時候通用都有權阻止薩博的轉讓交易。

藉此,通用仍然向世爵施壓要求其不能將薩博賣給中國企業。由於薩博多款車型的技術專利和鳳凰技術平臺,掌握在薩博的原東家通用汽車手中,並且已經投入到中國生產線上使用。

因此,儘管龐青年不斷提高報價,從20億克朗一步一步加碼到46億克朗,但最終卻在2012年9月,薩博被蔣大龍的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NEVS)以18億克朗收購。

而為了獲得薩博,在2011年年中,青年汽車集團以 1000萬歐元收購世爵汽車公司 29.9%股份(該公司此外,青年汽車還曾多次輸血薩博。外界估算在收購談判的5年中,青年汽車前後投入超過5億元。

隨後的日子裡,青年汽車的關鍵詞變成了欠薪、欠款、停產、經銷商退網、被質疑“圈地”,逐步走到今日。在2014年破產)。青年蓮花而言,也已經是窮途末路。

趣說青年蓮花汽車

還未徹底衰敗的2012年,四川地區獨家經銷商益友蓮花4S店開業。

青年蓮花難道沒有發展好的機會嗎?

當然有。

當時龐青年的客車打著“尼奧普蘭”的高端旗號一度賣的不錯,他轉型做乘用車,也是一步精妙的好棋——瞅準了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爆發的機會。巔峰時期的青年汽車,曾經憑藉在客車領域的出色表現,2000年,在與德國尼奧普蘭達成合作意向後,龐青年註冊了金華尼奧普蘭車輛有限公司。

在2002年,歐洲之星下線的當年,金華尼奧普蘭累計銷售客車超800輛,金額突破10億元,佔領130萬元豪華客車市場70%的份額,200萬豪華客車市場100%的份額。

在2012年,青年汽車大客車銷量為3191輛,位列全國第七,仍然在盈利水平;而在2015年,已經下滑至全年銷售1219輛,位列14;2016年則僅銷售919輛,位列18位。截止今年6月,青年汽車客車累計銷售370輛。在客車市場備受關注。

在客車業務方面,青年集團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青年蓮花也就有了雄厚的靠山。

但是龐青年根本就沒有踏踏實實做汽車的想法,他只想投機,玩以小博大,賺了就跑。

他把“蓮花”這個牌子偷樑換柱的這一招,就可以看出這個人從來不把所謂的“合規”放在心上。

再者,蓮花汽車在轎車的研發方面投資極少。以為靠著寶騰就能萬事大吉了,可惜後者也是個半死不活的二把刀。

不專心做車,只專心賺錢的青年蓮花公司,消費者不會買賬,汽車行業也不允許他這樣做。

目前來看,龐青年規劃的汽車帝國已經不再能實現,而保住客車業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不專心就會被淘汰,這定理永遠不會錯。

喜歡加關注喲!

祝讀者在新的一年裡,楊帆繼海,成就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