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灵: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来源:正和岛智库(ID:zhisland-thinktank)

张泉灵的父母都是化工厂的员工,这让她成为一个科技爱好者,但她放弃了芝加哥大学全额奖学金,读了北大的文科。她曾任职CCTV新版《东方时空》总主持人及《人物周刊》《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栏目主持人,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长江韬奋奖”。

张泉灵: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张泉灵:紫牛基金合伙人,新晋风投女神

2015年7月选择加入傅盛战队成为紫牛基金合伙人,她说她想,重来一次。“生命的后半段,是否来得及从头来过。我唯一拥有的就是我的好奇,在42岁还有的好奇。我要跳出去的鱼缸,不是央视,不是体制,而是我已经在慢慢凝固的思维模式”。 努力本就是她基因的一部分。她凭借作为一个记者“被迫学习”而形成的全知识体系以及对内容精准把握的独到优势,无缝衔接到投资圈。紫牛基金从2015年9月运行到现在,仅1年不到,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就已持平投入。

她,做得很优秀。

以下为张泉灵在“猎豹工坊”上的分享:(有删减)

张泉灵: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75%就要出手

人生的前半个阶段,我最大的优点是“我要做个靠谱的人”,一件事成功之后再做第二件,但是现在这成了我的性格缺陷以及传统内容人的困惑。互联网的特点是1+2+3+……不等前方吹响胜利的号角,就已经来不及,要快速出手第二支,当我8月份投了“年糕妈妈”之后,其他的基金很快跟投。就像大马戏团表演,抓住第二支秋千的机会已经没了,等待证明的时机就要敢出手,看到60%,到70%时证明路径没错,到75%就要马上出手,绝不能等到100%。

张泉灵: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投资年轻人

我们以独立的方式做了紫牛基金,通过投资组建一只基金,让年轻人帮你找到风口。视频是未来年轻人的社交工具和载体,当全民普及了微信之后,QQ又火起来了,为什么?因为孩子们不愿意和父母待在同一个地方。从内容生产、用户习惯和盈利模式三个角度来观察,文字会越来越轻,视频浪潮必然兴起。

张泉灵: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而直播是最好的方式,直播的好处是此刻就能分享,除了嘚瑟,你认同有意思,还能参与我并改变下一个行为,是强交互型的交流方式。

张泉灵: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 猎豹即将发布网红聚合平台“头牌”,头牌——“正和岛智库”频道也将同期上线

下一个互联网风口是什么?内容电商内容盈利的模式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知识服务。内容本身就卖钱,比如说编程猫,这就是知识服务。第二种是人格推荐。例如罗辑思维。第三种最常见叫流量分发,流量分发就是广告。第四种是IP类产品,变成了新的文化产品。 紫牛投资的未来方向,是与内容相关,内容创作者例如“年糕妈妈”,当她开始做内容电商时,就变成了以内容为入口的导流平台,第一,卖东西不掉粉,还能涨粉,第二,人格推荐力量,第三,从“选货”到“造货”,产品在市面上找不到。

张泉灵: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 紫牛基金投资的部分项目

首先要分清楚,你卖的是“描述未来”的课程,还是“欢乐这一刻”的可口可乐,比如罗辑思维,罗胖聚集了有相同爱好、相同追求和自我要求的中产阶级,这群人对价格不敏感,同时他卖的是预期,购买即得到,卖的是未来,聚集预期性消费,是高净值消费。那他为什么卖书?本质上他可以卖所有的东西,因为书是标品的情况下可垄断的,且不能比价,他跟出版社谈合作,垄断货源,重新包装等等,去年卖了3个亿。

非虚构领域的爆发是由“信任度”引发的。微信公众号去年有1000万个公众号,其中20万个公众号有1万+的打开数。紫牛投资的“年糕妈妈”,是母婴类文章中写得相当不错的公号。是浙大毕业的医学博士夫妻俩做的,从34万粉丝到目前已经有80万的粉丝了,内容打开率60%,粉丝有“追剧”的感觉,每天都不能缺了你之后,那么请问,粉丝此时最需要什么?

我们尝试了第一次,卖一单试试看,第一单做了“yuyu伞车”,这是一款很人性化的婴儿车,一个月就卖了2800台,什么概念?相当于厂家一年的库存。其实,经纬创投已经盯了“年糕妈妈”半年,经纬是傅盛早期的投资人,我们追着投资了Pre-A轮,加一半投,只有一个附加条件:能不能从苏州搬家到杭州?一个礼拜,小两口儿就搬到了杭州。创业者真的是很小的一部分人,你能不能下这样的决心?“年糕妈妈”上个月实现2500万营收,与罗辑思维差不多,不出重大信任危机的前提下,维持2年,就可以在创业板上市。

张泉灵: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未来,我会做内容、VR领域以及跟黑科技有关的投资,黑科技会把移动互联网再颠覆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