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昔日雄关要隘,如今几成废墟

平型关:昔日雄关要隘,如今几成废墟

山西是关隘大省。大大小小,林林总总,数以百计的雄关要隘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东“太行为之屏障”,西“则大河为之襟带,北有长城重列,南则是中条山、底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而错峙”。山西对其周围的北京、燕赵、中原、关中等地区,是举足轻重的。山西地势高于周围地区,是故天下之势,必有取于山西也”。这都说明雄关险隘在地形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

平型关:昔日雄关要隘,如今几成废墟

位于今繁峙县东北65公里处的平型关,是明代内长城关口之一。北宋建寨,北连浑源,南接阜平,东通冀北,西抵雁门,俯视滹沱河河谷,扼守南北交通要冲,关口狭窄,道路崎岖,溪涧纵横,为争战之地、戍守重镇。地形险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其周围地形似瓶,初称形寨;金时称瓶形镇;清时称平刑岭关,后称平型关。

平型关:昔日雄关要隘,如今几成废墟

平型关历史上只发生过两次战斗。第一次是明嘉靖三十二年,蒙古鞑靼部俺答率兵大举南侵,从大同深入浑源攻平型关,明军不能抵挡,遂陷平型关。接着由此直趋灵丘、广昌,进逼紫荆关,后因连日下雨才引军北归。

平型关:昔日雄关要隘,如今几成废墟

平型关:昔日雄关要隘,如今几成废墟

平型关:昔日雄关要隘,如今几成废墟

第二次是抗日战争的平型关大捷,现存关城建于明正德六年,关城周长约一公里,城墙高6米,关楼已毁,南北各置一门。门洞高4米,宽约3米,古道穿城而过。现仅存北瓮城,关城北有六郎城,两侧岭上明长城遗迹尚存。北京至太原的京原铁路通过关下而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已成过去,如今徒手就能从头越。应该修复至平型关大捷那时的样子。(转自万乘之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