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音樂教師對兒童學習鋼琴的領悟

一位音樂教師對兒童學習鋼琴的領悟

週日,陪女兒上鋼琴課。

這次上課我有點擔心,小傢伙這周沒好好的練琴,僅僅彈了一首《嘀哩嘀哩》,《拜厄》的作業基本沒彈,這樣上課確實有點說不過去。但能保證每週都來上課,每週能有進度,我就很高興了,畢竟,學一點總比原地踏步強是吧。

上課過程我都很擔心,心吊著,惴惴不安,害怕她因為彈不好自己的自信心會下降而更加不願意練鋼琴,她不願意練對我是災難,因為是我要求她練琴的,她會把氣撒在我身上,讓我為難。

沒想到,這次學琴很成功,她沒有遇到困難,順順利利的就完成了自己的作業,彈完了之後她居然很自豪,她說媽媽:這周我沒練琴,作業居然過了,我是不是很厲害?

我也覺得她很厲害,因為我發現她的鋼琴學習進入到了另一個高度——她居然可以視奏了,只要速度恰當,她完全可以自主的把一首沒有練習作品彈下來。

在鋼琴學習上,我們經常聽說很多琴童過了鋼琴十級卻不會識譜彈奏這樣的例子,這些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可以學習鋼琴,但是沒有老師教他們就不會彈了。所以說,會識譜能視奏是鋼琴學習的一個很重要的能力,這項能力並不是所有的琴童都能掌握的,通過陪女兒學琴的經歷,我來談談我家孩子的練琴心得,希望能給其他學琴的孩子帶來一點點幫助。

1、手型、指法很關鍵

我是音樂教師,有過多年鋼琴教學和陪練經驗。鋼琴學習中,我覺得的手型和指法很關鍵,我把對鋼琴手型的要求排在第一位。

會有人反駁我,這樣的純技術的教學已經落伍了,鋼琴老師不是應該培養孩子學習鋼琴的興趣嗎,一個小小孩怎會理解指法的重要性,他們怎麼會做到?

是這樣,就是因為手型的學習不需要孩子領悟,只要他們按照老師說的去做,是一種強制性的學習,那就更應該在鋼琴學習伊始就嚴格要求,不能有任何的懈怠。手型、指法的重要就相當於書法學習中的握筆姿勢,相當於舞蹈學習的基本功動作,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就寫不好字或者練不好舞蹈是一樣一樣的,指法是鋼琴練習的基本功,這是打底子的問題,毋庸置疑。

我們把鋼琴彈奏譽為“指尖上的舞蹈”,顧名思義,就是指尖的站立很重要,這個重要性其實也沒有什麼可談的,你肯定沒見過瘸腿跑步很快的人是吧?你也沒見過結巴的人說話很溜是吧?鋼琴學習的特性就是指尖在琴鍵的快速流動,指尖都不能站立,你指望什麼快呢?

至於那些說,我就是想讓我們家孩子學著玩,不想學到多少東西,不想成名成家的人,我也無話可說。我其實也沒指望我家孩子在彈奏鋼琴上有任何成就,像她這樣每天彈奏半個小時的孩子已經被“音樂世家”的孩子,被每天彈奏幾個小時的孩子遠遠的拋到了身後。在鋼琴學習領域,優秀的孩子太多,好好學習都不能與優秀的孩子並肩,就更不用說不好好學習的孩子了。

每個家長對孩子學習鋼琴的心態不一樣,學習的結果肯定也不一樣。

指尖的站立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尤其是在孩子的小的時候,要時刻提醒監督,不能任由孩子自由彈奏,這個過程真的很考驗家長的心,要有“鋼琴虐我千百遍,我待鋼琴如初戀”的態度和決心,畢竟,你家孩子的學習就是你的大事,不能掉以輕心。

這裡有個年齡界限,我家孩子學習是在三歲八個月的時候,一開始是學著玩,我看她能行就加大了學習的強度和力度,不斷的要求她指法正確,這樣做起到了反作用,她拒彈了兩個月以後才又重新艱難開始。我的意思是,年齡小的孩子家長要起到必要的監督作用,孩子大點了就交給老師來管理吧,他有自己的主意了就不希望你再叨叨了,他聽自己老師的,孩子最初有一個溫和嚴格的鋼琴啟蒙很關鍵。

2、 初學者要背音符的位置

鋼琴的總譜是五線譜,一般用高音譜表和低音譜表來代表彈奏位置,高音譜表的下加一線永遠代表的就是小字一組的“C”音(唱名是1),每一個音在高音譜表和低音譜表的五條線上都是固定的,是有規律可尋的,所以記住音符的位置很重要,認識所有的音符就代表著學會識譜了(節奏類型也需要慢慢學習)。

《巴斯蒂安》、《小湯普森》、《拜厄》是我們普遍用的鋼琴教材,這些教材都遵循從易到難的特點慢慢展開,教材開始也都從音符開始學習的,所以,慢慢的背音符的位置,掌握基本的節奏型是學習鋼琴的基本要求。

會有家長有疑問,那得背多少音符啊?對於很小的孩子來說是不是太難了,不容易掌握啊?

鋼琴一共有88個琴鍵,小孩子彈奏的音基本在小字組、小字一組、小字二組之間,每一個音組(加黑鍵)共有10個音符,三個組也就是30個音符,這些音符涉及運用到作品上需要把幾套的鋼琴教材全部彈完,試想,幾年的時間難道還掌握不了30個音符的位置嗎?

孩子彈了好幾年的鋼琴卻不會識譜,不會視奏,不會自己彈琴,是不是我們的鋼琴教學方法出了問題呢?

其實很簡單,為了讓孩子掌握好記譜方法,只要每節課拿出幾分鐘的時間佈置檢查就可以了,檢查作業之前先檢查音符的背譜,一節課檢查幾個,這是個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只要老師有意識的加強背譜的訓練,用不了多長時間,小孩子就輕鬆背過了。

3、學琴要遵循規律,不要彈超過自己能力的作品

“鋼琴詩人”肖邦曾經說過:誰想走捷徑誰就永遠攀不上頂峰!

與應試教育一樣,鋼琴教學領域也存在著重技術輕情感、重作品數量輕質量的現象。

家長老師們引以為豪的就是孩子作品的難度和技術的呈現,很少注重孩子與音樂作品的融合,也較少注意到彈奏的作品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是不是他們喜歡的,在技術上是不是真正的做得到。

比如:《土耳其進行曲》是莫扎特的一首作品,難度是九級,在鋼琴學習領域,能彈到這個程度需要把《拜厄》、《車爾尼練習曲599》、《車爾尼練習曲849》、《車爾尼練習曲299》全部彈完,還不包括最初孩子需要學習的《巴斯蒂安教材》、《大小湯普森鋼琴教程》、《鋼琴基礎教程》等等,這些教材按部就班的學習完需要至少五至七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練習才能達到《土耳其》的真實水平,可是現在的孩子動輒就是《土耳其》,這當中省略了多少環節?拔了多少高就不太好說了。

我所看到的就是家長和老師盲目的追求高目標、高難度,認為小孩子彈九級十級的作品就是很厲害,很了不起,可這違背了孩子學習鋼琴的教學規律,違背了孩子成長的規律,如果手型和指法不正確的話,彈奏大作品會導致手掌和手指變形;彈奏姿勢不對的話會導致頸椎和身體其他部位不能好好的生長,彈奏的太快會導致孩子的手臂僵硬,孰輕孰重,家長自會分辨。

主要是沒有意義,每一個學到三年或五年的孩子都能彈很大的作品,炫耀性的彈奏只是把自己的水平拔高了而已,是鋼琴彈奏中的大躍進,又不是真實水平,有什麼可炫耀的呢?唬唬外行,滿足一下下老師和家長的虛榮心而已。

鋼琴學習貴在慢,慢慢的掌握音符,慢慢的學習節奏節拍,慢慢的瞭解各種調式音階、慢慢的練習琶音的彈奏方法,慢慢的學習各種鋼琴技巧,只有在慢中,琴童才能真正的掌握鋼琴學習的方法,他會視奏,找自己感興趣作品,安排練琴的時間,有學習的能力,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在慢中得來的,不是在向其他人炫耀中來的,可是很多家長和老師都不願意耐下心來讓孩子好好的打基礎,夯實自己的地基,只想早點問孩子要彈琴的累累碩果,早點出名,我只能說到頭來受傷的是你家的孩子。

4、不能忽視鋼琴彈奏中的情感表現

在我們的鋼琴教學中,彈奏中的情感缺失很嚴重,不是能力達不到,而是壓根就沒有覺得這是個問題,而且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們國家的鋼琴教學著重點在技巧,音樂性則要求並不是很嚴格,這與國外的鋼琴教學是不一樣的。

為了更好的學習鋼琴,女兒五歲的時候參加過大師班,跟隨馬其頓的兩位老師學過鋼琴,全程我都陪著,就是這一段陪著學琴的經歷讓我對國外的鋼琴教學產生的極大的興趣,因為他們對孩子們的要求與我們是不一樣的,他們對於鋼琴教學中“音樂性表達”的要求到了極其嚴苛的程度,這讓我對鋼琴教學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音樂性表達”在鋼琴教學中是由很多表情記號來的,“弱”、“強”、“中弱”、“中強”、“漸強”、“漸弱”、每一個樂句完整性、跳音、頓音、保持音、落提的演奏都嚴格的按照譜例彈奏,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每一個樂句,老師都會為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這一句是冉冉的紅日慢慢的升起;那一句是轟隆隆的雷聲,或者是潺潺的水聲、或者是清脆的鳥鳴,每一句老師都會細細的為學生講解,再通過學生的彈奏加深對每一個樂句的理解,讓學琴的孩子沉浸於美好的想像中,沉浸於自己彈奏的作品的表達中,幸福而又快樂,非常非常的美好。

“音樂性”才是學琴的最終目標;“音樂性”才能培養孩子學琴的興趣;“音樂性”才是孩子學習鋼琴持之以恆的法寶。

音樂性的表達要建立在合格的觸鍵之上,指法不對,手型不對很難達到“音樂性”的目的,所以我覺得指型指法是基礎,而音樂性是上層建築,打好基礎對於音樂性的表達至關重要。

音樂性是由學生對作品的感悟而來的,是學生的情感在音樂作品中的體驗。在彈奏之前瞭解每一首作品的“旋律”,掌握作品的“節奏骨架”非常有幫助,“會唱旋律”能很好的幫助孩子彈奏音樂,就是說,彈一首新作品,做好彈奏之前的功課準備很重要哦。

寫在最後:學琴的目的

在孩子學琴的道路上,我們家長始終要知道,鋼琴學習的出名率極低(幾千個琴童也出不來幾個天才琴童),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僅是天才琴童的陪襯,那是很多家長不願接受的事實,可是,學習鋼琴僅是為了成為一名優秀的鋼琴演奏家嗎?

當然不是,如果我們改變對學習鋼琴的目的和期待,也許,鋼琴學習回報給孩子的會更多,會讓孩子更優秀。

鋼琴學習是一項綜合性的學習——會識譜、聽辯節奏、聽辯音程、增強樂感、鍛鍊眼、腦、手、腳的協調,鍛鍊耐力和意志品質,讓孩子學會學習,這才是鋼琴學習的優勢所在。

我們要遵循鋼琴教學的規律,按部就班,因勢利導,順勢而為的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的掌握學習的技巧和方法,讓孩子有時間消化吸收這些知識而不是為了讓孩子趕進度,趕大作品而忽視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到最後,培養出來的孩子還是隻會彈琴不會自己學琴、練琴的低能兒童,因為他們自己沒有學習的能力。

綜上所述,鋼琴學習的基礎很重要,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打好基礎,只要家長耐下心來讓孩子遵循自己的學習節奏,就一定會掌握鋼琴彈奏的技能,完全hold住這門樂器,讓鋼琴學習真正的有助於孩子的發展和成長。

一位音樂教師對兒童學習鋼琴的領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