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睡过北方大土炕,勾起过你多少回忆?

土炕用土坯砌成,炕面铺着一层苇席,垫有厚厚的毡条,毡条上面是花格炕单,一搭搭新棉被整整齐齐的摞在炕头,可睡六七个大人,宽厚实诚。至今北方农村还有很多土炕,祖祖辈辈也都生息繁衍在土炕上。

谁睡过北方大土炕,勾起过你多少回忆?

我从小睡土炕长大,至今难以忘记它的“土味”,偶尔回去睡上几宿,便觉得血脉畅通,仿佛回到了童年。农村代流行一句口头禅:“两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可见,农村小康生活就有这热炕头。

能坐炕头中间的一般是长辈,晚辈坐在两旁,最小辈们只能站下面,从这点看,炕头还有着尊老爱幼的象征。

谁睡过北方大土炕,勾起过你多少回忆?

谁睡过北方大土炕,勾起过你多少回忆?

冬天的土炕很温暖,母亲为了让我免受寒冷,便让我睡在靠近灶台那边,做饭烧火的热量留在土炕里,然后就顺着烟筒从房顶上冒走了。一天下来,被窝烤的像个小火炉。钻进去直冒汗,我不时地把被子蹬开,母亲给我抹抹头上的汗珠就又给我盖上。天光大亮了,母亲拍我的屁股喊道:“快起床呀!太阳晒屁股了”,那时被窝好似蜜罐,粘得我一寸都不想离开。母亲常念叨:“天明觉,二房妻,小磨香油硵煮鸡”母亲也很羡慕热炕头,可惜直到她走的时候也没享受一次。

后来父亲摔了腿,要在炕头养一养,我却哭闹着不让。母亲生气地说:“睡在里面你要早早起来干活,要不就不让你睡”我满口答应,但起床时还是照样懒散。

年根底下,母亲忙于活计,整天给我们做衣服纳鞋底,一张小炕桌就放在了热炕头,桌上点着小煤油灯,在黄豆粒般微弱灯光下,母亲一直缝补到深夜。累了就把脚伸进了我被窝里暖一暖,然后就一直干到鸡叫才休息。

谁睡过北方大土炕,勾起过你多少回忆?

谁睡过北方大土炕,勾起过你多少回忆?

父亲在外工作,风来雨去,有时干完农活就走。一进门就把手伸进我被窝里,用手抚摸着我的脸蛋逗我:“让我钻进去吧!好好凉你一把”,说完就用手咯吱我,我哏哏的笑起来。一骨碌钻出被窝,光着小屁股和父亲跳动着打闹,直到母亲把我拽进去才罢休。我使劲抱住父亲的大手,吵闹着让父亲钻进来。父亲绽开灿烂笑容,用硬硬的胡子茬在我的脸上、身上摩擦起来。

我们姊妹多,每到农忙季节,母亲就把一大盆面放在炕头,用棉被蒙起来。早上一看,面肥早已顶开盆盖流了出来,蒸出的馒头个个“咧嘴笑”。母亲说是土炕太热,面肥起过头了。可我们还是吃得狼吞虎咽,母亲用搌布擦着手瞅着直笑。

谁睡过北方大土炕,勾起过你多少回忆?

村里的郭大爷得了老寒腿,按现在的医学定义是风湿病。据说一位老中医给他出了个土办法,让他长年睡在热土炕上,到能忍受极限为最佳。病人按他的办法做了,结果睡了一年多,病情大见好转。三年后,病人竟奇迹般的能干一般体力活了。这下可好,老人一年四季都不离开热土炕了。他逢人就说:“这老土炕真是‘救命炕’啊!”

谁睡过北方大土炕,勾起过你多少回忆?

我告别土炕已有三十年了,可每次回家坐在炕头,围在小炕桌旁,喝着乡亲们自酿的高粱酒,道着乡音,还有那一句句“粗鲁”的幽默,让我不饮自醉。有时坐在炕头一侃就是一天,暖流从屁股底下直涌头顶,温馨极了!让我一步都不想离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