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車的江湖再生變局,滴滴們能坐以待斃麼?

順風車的江湖再生變局,滴滴們能坐以待斃麼?

順風車能跨過寒冬麼?

2019年的第一場寒潮已經來臨,而2018年順風車隨著滴滴的安全事件頻發,也陷入了黑暗,目前已經下線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隨著年關將近,網約車打車難的問題又再一次浮出水面,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滴滴內部正蠢蠢欲動,推動順風車重新上線。

順風車的江湖再生變局,滴滴們能坐以待斃麼?

但滴滴官方馬上闢謠,今年春運,滴滴順風車無法繼續提供服務,仍在全力整改中,6月上線的消息也並不屬實。

有分析稱,目前各方對順風車產品的設計、安全標準、責任界定尚未達成共識,無法上線。

這次放出消息,難道是探探大眾的口風?

01

臨近春節,北京、上海等多地民眾發現,打車難、打車貴的情況又重返街頭,就算打網約車,不是高額加價就是叫不來車,民眾感慨,似乎又回到那個打不到車的年代。

順風車的江湖再生變局,滴滴們能坐以待斃麼?

滴滴數據顯示,2018年春運期間(2018年2月1日-3月12日),共計3067萬人次乘坐跨城順風車回家和返程,運客量相當於春運增開了45913列8節動車組或者170388架波音737飛機。

早在2014年,北京市交通委就發文鼓勵順風車、拼車等行為,認為其是緩解交通擁堵、減輕機動車排放對大氣汙染的解決辦法之一。

次年,交通運輸部也發佈政策,明確提出順風車和拼車概念,鼓勵以順風車形式的私家車營運性行為。

而滴滴下線順風車無疑讓過年回家的人們少了一個選擇。

2019年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9億人次,比上年春運增長0.6%。其中,有約82%的春運出行將發生在道路運輸場景。

根據數據預測,1月28日-2月10日期間,全國平均打車成功率預計將下降20%。其中2月4日-2月6日(除夕-正月初二),將是打車最不容易的三天。

去年11月28日,交通部檢查發現,滴滴公司存在33項問題,首當其衝是順風車業務的問題,當時滴滴表態無限期下線該業務。從去年8月27日至今,滴滴順風車已下線接近150天,上線日期仍遙遙無期。

在此情況下,滴滴宣佈,“春節司機服務費”拓展至268個城市,乘客需額外支付司機春節服務費,最低每單加1元,最高9元,春節服務費會全額給司機。

春節司機服務費拓展至268個城市,平臺獎勵司機吉祥紅包。春節服務費會全額給司機,滴滴平臺分文不取。

同時呼叫功能拓展至120個城市,乘客可同時呼叫出租車和網約車,搭乘接駕最快的空車,車費按照實際接駕的車型收取,滴滴此舉為的就是緩解春節期間的供需失衡,也為了挽回順風車市場。

02

去年的滴滴順風車爆出兩起安全事件,高德順風車也跟著下線了順風車業務,同時,嘀嗒順風車在這一時期也沒有大的動作。

但市場依舊存在,你不去佔領,就有別人去佔領。

年底,哈羅單車宣佈進入順風車領域。

在宣傳語中,哈羅出行稱“48小時極速審核,月賺2000元”,另外,在順風車業務中,哈囉出行表示,順風車正在開城準備中。

現在登錄“哈羅出行”的APP可以很明顯的看見多出了順風車的頁面。

哈羅對順風車車主的認證審核是比較簡單的,可能是出於對支付寶芝麻信用的放心,車主只需要將個人身份證、行駛證、駕駛證、車輛信息拍照上傳就可以了。

順風車業務本就是為車主省點油錢所推出的,車主空車出行帶上乘客可以減少自己的負擔,可以說是互惠互利。

業務本身也是一種市場剛需,而短暫的市場空白,最終肯定會填補,哈羅的基本出發點在此,但並非全部在此。

更為關鍵的是,哈羅單車要取得進一步的融資,如果不擴展到更多出行用具和場景中,別說盈利難以達成,就是生存空間也會逐步被巨頭鎖死和蠶食,最終連根據地也喪失。

不得不說,順風車領域又殺入了哈羅單車這一新對手,這個市場還有嘀嗒打車,最近滴答打車發生了司機順風車傷人事件,說明順風車最關鍵一點,就是要保證乘客安全利益前提下才能上線,這個問題是屬於技術層面的。

順風車的江湖再生變局,滴滴們能坐以待斃麼?

和滴滴順風車相比,嘀嗒順風車提供的保險費低不說,甚至客服電話都難打通。

在順風車領域以後誰能服務的更好,更安全的貼近用戶的利益,就能獲得更大的市場。看著競爭對手們正在虎視眈眈這一市場,滴滴也坐不住了。

交通運輸部在去年的通報中,提到滴滴順風車在完成安全隱患整改前不得上線,這也就意味著,只要滴滴順風車完成了安全整改,是可以上線順風車業務的。

03

順風車的出現是需求的必然, 是遠距離出行的首選方案,10km之內順風車並不是理想的出行方案。

事實上,每年春節都有人拼車回老家,拼的人越多,行程便越安全。

而現在的產品設計中根本不鼓勵拼車,拼車對乘客優惠而對司機的獎勵極低。並且,司機對拼車有完全的選擇權,乘客只能選擇不拼車,而不能選擇強制拼車。

如果加入強制拼車的選擇,單身妹子可以選擇只乘坐已經坐上了一個乘客的順風車,安全係數可以提升很多。

同時,如果能實現定點上下車,對於司機和乘客的安全係數都是有極大的提升的,並且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異常情況。

所以,順風車的產品設計應當以保障司機經濟效益,乘客安全利益為出發點,而不是滴滴所主打的社交屬性,是一種工具。

國外的拼車平臺都有非常嚴格的准入制度。北美拼車平臺 Ridesharing.com 不僅收錄身份證件,還會和車主的單位或學校取得聯繫,進一步驗證車主身份,確保車主背景清白。

順風車的江湖再生變局,滴滴們能坐以待斃麼?

到了春運這個時間點,這麼多人的順風車“剛需”擺在了這兒,甚至逐漸有人懷念其滴滴的服務。

所以讓順風車迴歸原來的本質,讓這一新興事物能度過寒冬,迎來春天,或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