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权现状分析

中国女权现状分析

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女权曾经几度得以大幅提升,五四运动时期放足开办女学,建国后实行婚姻自由,文革时期破四旧树新风,世界妇女大会前后提高妇女参政比例。

以上这些提升,除了社会的原因外,大都是因为政治的原因人为导致的,并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提升的。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提升了,而与之相对应的知识层次、思想境界,个人素质和处事能力虽然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却远远没有达到对等的程度。

这种不对等造成的后果是:一些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承担了本不该她承担的她也没有能力和水平承担好的责任和事务。譬如政界的许多按比例配备的干部,工厂公司中的女职工,家庭中的女当家,社会上的“中国大妈”现象等……

据报道,我国的女性从业率在国际上排名前列,比美国等发达国家还高。这其实不是一种社会进步,反而是片面追求男女平等的不良结果。在就业岗位日益稀缺的今天,家庭事务和子女教育其实更适合大多数一般妇女,女中豪杰和巾帼英雄毕竟只是少数。

就整体而言,男女性别差异是无可更改的客观事实,这种差异决定了各自有各自擅长的行业和领域。女性在全局性,开创性,客观性等方面的局限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种生理现象,并不是什么性别歧视。女性理应从事更多适合女性自身特点的工作,而不是纯粹为了男女平等,非要和男人比个高下。

男女平等的着重点应该放在全社会都要尊重妇女,任何人不得有歧视行为,不歧视了其实也就平等了。

至于具体从事什么工作,怎么参与社会活动,可以完全让他们用实力去争取,而不是片面的人为的去追求什么所谓的男女平等,非要女人顶起半边天,男人干嘛她干嘛!这样做既作践妇女也对男人不公,文革中的铁姑娘就是例证,不男不女,想来谁也不会喜欢的!

女权提高,不是人为的去拔高,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社会经验的逐步丰富而得以自然提升,使责任和能力相互匹配,对等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名至实归,和谐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