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過嗎?自家住的小區市值可能富可敵國

今年的樓市可謂是變幻莫測,房地產的熱度明顯出現降溫。

大家開始感覺到,房子開始慢慢是用來住的了。

但還會有些人擔心,到底什麼樣的水平才是老百姓能夠接受和願意去購買的價格?

這個命題的確不太好回答,但是我們已經看到了積極的信號,或許離你的期望值不是那麼遠了。


算過嗎?自家住的小區市值可能富可敵國


不可想象的小區價值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關於小區市值的數據分析。

大家可能並沒有在意這樣一個數據,尤其是最近幾年來樓市的迅猛飛躍,全國的樓市銷售金額已經突破了10萬億!

這個數的確是非常的驚人。

我們先看一組有意思的數據:

根據數據寶粗略統計顯示,目前全國或至少有9個小區的市值超過千億元。

其中,廣州一小區市值接近2800億元,超過581箇中國城市2017年的GDP,僅次於16家A股公司市值,萬科A、格力等不少知名上市公司市值均不及該小區市值。

這個小區就是廣州碧桂園的鳳凰城,它的建築面積達1332萬平米,我們可以算一下,按照兩萬一每平米的均價來粗略的算一下,它的市值已經將近2800億元了。

如果拿著個數據對標去年國內城市的GDP,這個數據已經超過了大部分城市的一年的GDP,那是多是呢?

說出來嚇一跳,是581個城市!


算過嗎?自家住的小區市值可能富可敵國


很多人就會去做一個對比了,房價這麼貴,股市可太便宜了,這看起來好像很不對稱。

甚至有網友說,賣個小區,可以去買好幾個上市公司了啊。

而且這樣的數據對比我們的A股市場上,萬科、格力、五糧液等一眾公司的市值。

還有朋友做了一個全球的統計是這樣,根據去年全球各國的GDP排名看,也就是說“廣州碧桂園鳳凰城”的總市值至少超過了?

110個國家2017年的GDP。

這些問題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樓市確實是有泡沫的,大社區或是超級社區的出現也可以歸結到瘋狂的造城原因。

那麼這其中也會有很多的弊端!

超級大社區的概念我們參考了網友一些解釋。

超級大盤是“雅典憲章”時代(1933年)的規劃理念,它強調城市功能分區(居住、工作、遊憩與交通四大功能去)。

這種觀念早已經過時,其弊端顯而易見。1977年通過的《馬丘比丘憲章》,則摒棄了“把城市裡的建築物變成了孤立的單元”的做法,強調城市各功能區之間的“依賴性”和“關聯性”。


算過嗎?自家住的小區市值可能富可敵國


一座房子兩三代人命運

對照上面的超級社區分析能感受到,在中國,尤其是對國內一線的大城市來說,生活在大城市的朋友應該知道,超級的樓盤和社區更是數不勝數。

某個大型社區住個十幾萬的人口是非常之多的,而且裡面的設施功用一應俱全。

像北京有名的:回龍觀、天通苑、周邊北三縣的燕郊、南部的固安、都已經成了有名的睡城!上百萬的人口居住在裡面。

這背後房子的消費者可是兩代人付出的辛苦歲月所換來的!

為了供養一座房,年輕人早出晚歸,父母輩拿出半輩子的積蓄來支撐, 孩子的上學也會因為房子而東奔西跑的!


算過嗎?自家住的小區市值可能富可敵國


不禁讓人感嘆:“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在對比當下比較敏感的話題:沒有房子,你能結婚嗎?

這就出現了一些現象,比如有的推遲,有的選擇不婚,有的選擇裸婚。

這就是當代年輕人或許有些畸形的愛情婚姻觀吧!

不知道您是否認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