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意翰墨墨如海|大米藝術


茅盾: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意翰墨墨如海|大米藝術

[ 本文共計1200字 · 建議閱讀2分鐘 ]



文 / 偉明


歷代文人大師以為,年輕就該多做學問,如果立志當書法家,那這個境界太末流了,寫字是自然的事情,寫好字是最基本的。如若只“落得個書畫家下場”,會甚覺慚愧。他們重視的是學問,書法只是學養流露表現出來的一種形式。

——施晗


茅盾在1913年9月走進北大。正是當時報考北大的一件小事,成就了他和書法的不解之緣。


茅盾: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意翰墨墨如海|大米藝術

茅盾


當時,他報考了北京大學預科第一類,發揮不錯的少年茅盾,滿心歡喜地回家等捷報,想不到發榜時竟沒有沈德鴻的名字,茅盾失望至極!

之後,一直為落榜而懊悔不已的他,卻意外地收到了北大寄來的入學通知,有趣的是通知書上寫的是沈德鳴三個字

茅盾報到時一查,發現自己在填報名單時,書寫潦草,把“鴻”字寫得像個“鳴”字了


茅盾: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意翰墨墨如海|大米藝術

茅盾書法作品


這件事對他觸動很大,這件事放一般人身上,也就當做有驚無險的一件平常事。

可到了要強的茅盾這裡,他覺得是端正自己對書法態度的機會,自此以後,他寫字一筆一劃,端端正正,從不草率,直至80多歲高齡,寫回憶錄,還用毛筆正楷書寫,字跡清楚俊秀。

茅盾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書法家,如同碑派陸維釗先生在最負盛名時,一再惋惜地自評:“想不到最後落得個書畫家的下場。”


茅盾: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意翰墨墨如海|大米藝術

茅盾書法作品


不僅陸維釗,朱熹、馬一浮也是一樣,說他書法家,會氣死他們的。其實,中國古代從來沒有職業書法家,書法和文學是並行其道的兩架馬車。就像陸維釗所說,如果一開始就要我當書法家,這個就很小很小了,末流了!

茅盾寫字是為實用,並不當作是藝術創作,對筆墨紙硯不考究。談及自己書法,他曾說“不成什麼體,瘦金看過,未學,少年時曾臨董美人碑,後來亂寫。”

作為新中國第一任文化部長的茅盾,在“文革”歲月中,在1970年已是75歲的高齡,仍一直關切孫輩的學習和生活,可是正值“文革”,孫輩失學。茅盾便親自上陣,自編教材並親自講授並執筆教孫輩寫字。


茅盾: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意翰墨墨如海|大米藝術

茅盾書法作品


茅盾在暮年還能手執毛筆編寫這麼一本宏大的教本,著實令人感嘆不已!茅盾堅持的這種“文革地下教育”,是維繫中國文化命脈的行為

之所以如此重視文化教育和書法的傳承,緣於茅盾堪稱華麗的書法學習之路。

在北大學習時,曾受到沈尹默、沈堅士等人的直接影響,他的書法在顏柳楷書的臨習方面下過不少功夫,對書法史上的行草法帖也多有借鑑。


茅盾: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意翰墨墨如海|大米藝術


“文革”結束後,茅盾與許多老友開始書信往來,朋友中也有不少人向茅盾求取“墨寶”,茅盾總是有求必應,一面謙虛,自稱“字殊拙劣”,一面開始講究書法形式,於是,求字的人愈來愈多。

其中,要求題寫刊名、書名、校名,以及為名勝古蹟書寫楹聯等內容的較多,後來甚至到了欠賬無數的地步。


茅盾: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意翰墨墨如海|大米藝術

茅盾書法作品


茅盾文學書寫的自覺性之高,致使自己即使無意於成為書法家,也還是在實踐層面成為了一個著名的書寫者。這與魯迅的經歷非常相似。

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意翰墨墨如海。”

————

茅盾(1896年—1981年),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嘉興桐鄉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


茅盾: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意翰墨墨如海|大米藝術

大米藝術



出品人 | 施晗

主編 | 李妙染 責編 | 趙國林 王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