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魚即將進入世界各地的水域 By David Grossman

機器魚即將進入世界各地的水域 By David Grossman

機器人“傳感器魚”,正如他們所知,多年來一直在測量和收集實際魚類的數據。它們由美國能源部(DoE)開發,現在將銷往世界各地的水壩,這些水壩希望更好地瞭解它們與所處生態系統的關係。

首先由美國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PNNL)建造,這種傳感器魚有3.5英寸長。這大約是一條大鮭魚的大小,這是一條魚的青春期,在這一階段它們開始了從淡水到海洋的第一次航行。雖然它們看起來不像魚,但當它們第一次遇到水電站大壩時,傳感器魚和許多鮭魚一樣大。

雖然每條感應魚通常只需要不到兩分鐘就能通過大壩,但在這段時間內,它大約每秒要進行2000次測量。這對於水力發電的未來是至關重要的數據。

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實驗室研究員丹尼爾·鄧在一份新聞聲明中說:“絕大多數通過渦輪機的鮭魚幼魚和虹鱒在哥倫比亞河流域安然無恙。”“儘管如此,我們仍想了解更多大壩渦輪室壓力突然變化所造成的傷害和死亡。”傳感器魚提供信息,以幫助工程師設計更多的對魚類友好的渦輪機。

當傳感器魚穿過水壩後,自動檢索系統就會啟動。LED燈和無線電信號使得等待在大壩另一邊的船隻可以很容易地收集傳感器。

PNNL與專注於“追蹤野生動物的電子方法”的私營公司先進遙測系統(ATS)合作,簡化了傳感器魚的建造,使世界各地的水電大壩都能獲得它們的數據。

ATS總裁Peter Kuechle說:“傳感器魚提供的數據類型有很大的需求。”美國和歐洲成熟的水力發電行業希望通過調整運營來幫助魚類生存。在歐洲,法規要求對這些信息進行測試,當然,全球新興水電項目也需要這些數據。

魚類一直在全球範圍內遷徙,但全球變暖使它們的遷徙變得反覆無常和不可預測。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大壩會突然發現自己被洪水淹沒。這就是為什麼ATS和傳感器魚一起幫助開發被稱為幼年鮭魚聲波遙測系統(JSATS)的魚標籤技術及其高級解碼器軟件。JSATS可以在監控魚的行為的同時,監控魚通過水壩進入公海的通道。

目前對魚類的威脅是多方面的。科學家對人類建造的結構如何與動物互動的理解越深入,就越好。機器魚可能會在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更現實的機器人已經被用來監視真實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