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聚焦1970年代墨西哥城一個名為“羅馬”的社區,導演阿方索·卡隆說片名還有一重含義: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在我看來,類似文德斯的經典《德克薩斯州的巴黎》(1984),墨西哥城的羅馬凝聚了對光明、幸福的渴望。
阿方索·卡隆對故土的愛有多深,對男權社會的批判就有多狠。
女孩買單後,男孩偷喝女孩剩下的飲料;聽說女孩懷孕,男孩果斷逃離,還虛情假意地問你吃不吃冰激凌?
這時,影院正在上演《虎口脫險》(1966)勝利大逃亡的高潮段落,非常諷刺。
繼威尼斯金獅大獎之後,如果《羅馬》斬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請不必感到驚訝,影片拍出了真正的人情、人性,年度最佳,沒有之一。
女主帶女孩去醫院檢查,在那一刻,她們不只是主僕關係,而是最親密的朋友,共同面對生活的挑戰。
內憂外患,女主亂髮脾氣,女孩很委屈。但生活早已教會她,人無完人,看一個人要看主流。女主很快振作起來,大不了出去工作,離開誰地球都照轉不誤。
對那個拋家棄子的父親,導演厭惡到了極點,最大的蔑視就是無視,通過母親的角度勾勒父親的嘴臉:回家停車,車輪碾壓狗屎。在導演眼裡,無情無義的父親還不如狗屎。
不給家用,錢都拿去和小三玩潛水,無顏面對孩子,讓母親帶孩子們去海邊遊玩,這才偷偷回家收拾東西。
阿方索·卡隆於《人類之子 》(2006)顯示了運用長鏡頭的高超技藝,《羅馬》的長鏡頭同樣出色,極富視覺衝擊力:兩個孩子險些葬身大海,幸虧不會游泳的女孩臨危不懼。
渣男、地震、動亂、溺水……
導演把全部的激情和憐憫獻給偉大的女性,獻給墨西哥母親:讓我們相依為命,讓我們共度時艱。
片尾女孩拾級而上,頭頂掠過一架飛機:
這一平淡的結尾著實耐人尋味: 一個國家和社會再怎麼前衛、高端、進步,都必須依託這些腳踏實地、任勞任怨的女傭、母親!
如此含蓄,如此深情。
閱讀更多 西風影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