妫水河——唐代粟特人的万里乡愁(连载3)

2《新唐书》看法合理性的关键是什么?

由于《元和郡县志》相关内容缺失,目前最权威的,当然属于《新唐书》、《旧唐书》的资料。特别是这两唐书其实属于官方看法。

《新唐书》之《地理志》记载:

妫州妫川郡,上。本北燕州,武德七年平高开道,以幽州之怀戎置。贞观八年更名。土贡:桦皮、胡禄、甲榆、髇矢、麝香。户二千二百六十三,口万一千五百八十四。县一:(有府二,曰密云、白檀。有清夷军,垂拱中置;有堆北、白阳度、云治、广边四镇兵;有横河、柴城二戍。有阳门城;有永定、窑子子二关。又有怀柔军,在妫、蔚二州之境。)怀戎。(上。天宝中析置妫川县,寻省。妫水贯中。北九十里有长城,开元中张说筑;东南五十里有居庸塞,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常山,实天下之险;有铁门关。西有宁武军;又北有广边军,故白云城也。)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

妫州 隋涿郡之怀戎县。武德七年,讨平高开道,置北燕州,复北齐旧名。贞观八年,改名妫州,取妫水为名。长安二年,移治旧清夷军城。天宝元年,改名妫川郡。乾元元年,复为妫州。旧领县一,户四百七十六,口二千四百九十。天宝,户二千二百六十三,口一万一千五百八十四。在京师东北二千八百四十二里,至东都一千九百一十里。

怀戎 后汉潘县,属上谷郡。北齐改为怀戎。妫水经其中,州所治也

妫川 天宝后析怀戎县置,今所。

妫水河——唐代粟特人的万里乡愁(连载3)

仔细对比这两部史书,就会发现,二者一致的地方很明显。都是基于武德七年,公元625年,平高开道——隋末唐初一个起义军领袖,最后失败被杀——之后,在北燕州的这个以前的基础上改的名字,而时间都是在贞观八年。自然北燕州的基础是怀戎,这点二者也没有区别。区别在于《新唐书》是怀戎和幽州的关系为参考系,重视唐代的关系,而《旧唐书》是将怀戎与隋的涿郡相联系,重视和历史的联系。

但是更仔细考察后发现,却是不一样的,非常不一样。因而也闹出了对于妫水首先署名权的纠纷。

妫水河——唐代粟特人的万里乡愁(连载3)

(涿鹿保岱镇保岱村卫星图)

先来看看《新唐书》的看法。

《新唐书》记录:“天宝中析置妫川县,寻省。妫水贯中。”然后说到北有长城,东南五十里有居庸塞,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常山。可见,这条妫水就是大体在这个范围内流动的。而这个区域内是有妫川县的,而且是天宝后的妫川县。也就是说妫水是流过妫川县的。这个范围当然只能是今天的延庆区和怀来县境内的妫水河,这是没有错的。

因此,妫水是一条“州”级行政单位范围内的河流。当然到了天宝后,是郡级行政区范围内的河流。也就是国家二级行政单位——中央政府下一级地方政府辖区内的河流。相当于今天的省级单位内的河流。

它从来就不是延庆区的私产,而是和西边的怀来共有的。因而,它是妫川“郡”管辖的河流,或者是妫“州”曾经管辖的河流。

同理,也应该是北燕“州”这个武德年间设置的行政单位所管辖的河流。这在今天也是一样的,比如湖南的湘江,流经湖南省的境内,是湖南省所管辖的河流,虽然流经很多县市,但是那些县市不能将它称作是自己的河流,甚至也没有将这条河流的名字冠以“长沙”河;同理,江西的赣江也是如此。浙江省的“浙江”也没有叫做“杭州”江。

省级内的大河,以省的名字命名或者相似,这是常见的。而按唐初的行政区划的级别划分,除了中央政府之外,州就是地方的类似我们今天省级的行政单位。包括后来的郡也是如此。因此不能把妫州理解为是一个城镇的名字,虽然我们一般不会将郡的意义理解错,但是大多会将古代“州”的概念理解错,在潜意识里以为州就是一个城镇的名字。例如,张家口地区的首府所在地是张家口,而今天延庆区的政府所在地是延庆城、昌平区的区政府所在地就是昌平老县城旧址这样的地名的命名传统,非常容易让我们将一个城市的名字等同于一个行政区的名字,最终混淆了哪些名字是归属于这个城市的区域所有,哪些是以这个名字命名的行政区管辖的范围所有。而延庆和怀来的妫水河的名字,和涿鹿保岱镇的妫水河的名字的关系搞不清,其实就是这个问题没有理解清楚。所以,延庆,怀来,涿鹿都可以称作自己妫州,当然也可也称作自己是唐代的妫川郡人,这是没有错的。犹如今天我们说自己是湖南人,广东人,河北人一样。唐代的妫州作为唐王朝的二级行政单位,是为今天的延庆、怀来、涿鹿所共有。更早的还要算上西北到张家口的地区。所以,万全县、张家口地区的人也可说自己是妫州人。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妫水河——唐代粟特人的万里乡愁(连载3)

另外,需要补充的一个重要的材料是《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一,记述了妫州的名字的来源:贞观八年改名妫州,因其中妫水为名也。长安二年,遗治旧清夷军城,兼管清夷军,兵万人。天宝元年改为妫州郡,乾元元年,复为妫州。”这里的妫州郡,当是妫川郡的误写。这个“其中妫水”的“其”中,是妫“州”的其中,而不是妫州州治的其中。妫州这个“州”是相等于我们现在的省级国家行政单位,如果我们为了清晰,可以称之为妫“省”。而这个州治其实是叫“怀戎”。怀戎的县治和怀戎的县的名字相一致。比如我们现在的山西省的省会和太原市的首府都是太原一样。但是二者的名字是不一样的。这在今天是常识,但是放在古代我们就糊涂了。

《太平寰宇记》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比宋祁和欧阳修的《新唐书》要早。我们可以肯定,宋祁和欧阳修编修《新唐书》作为官方行为,应该可以看到这部书的资料。所以,《新唐书 》中关于妫水的阐述应该是来自于此。宋人已经认为今天延庆和怀来的妫水河才是真正的妫水河。甚至在记载详尽的《太平寰宇记》中没有提到保岱村的妫水河。宋初离唐末不远,其看法当然有高度的参考价值。

而《读史防御纪要卷十七◎北直八》则认为“妫川”就是妫水的别称:

妫川县西十五里。《志》云:源出缙阳山,流经此。上有孤山桥,自县入州之通道也。又县东五里有龙湾河,源亦出缙阳山下,西流会于妫川。《志》云:龙湾河,在县西北十里。

可见明代学者是将今天的流经延庆和怀来的妫水河称之为“妫川”。因此我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天宝元年的妫川郡,其实就是“妫水河”郡。而将妫川县放到了今天延庆区的位置上,这是遵循源头的意义——河水的名字根据其来源而定。可见,天宝时期就已经通过官方认定当今延庆区内妫水河的部分是妫水河的主要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