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漳州,有一个被誉为“闽南周庄”的古村落,在那里,房屋沿河而建,最独特的是还有浙杭水乡模式的吊脚楼,它就是塔下村。
为敬奉先祖弘扬祖德,塔下张姓族人于明朝后期在村庄东面山坡、肇基始祖原住地上建造了张氏家庙“德远堂”。德远堂坐北朝南,背靠青山,面向溪流,被国务院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少良介绍,德远堂已有600多年历史。
德远堂前有一半圆池塘,形似金元宝,预示后代子孙财富绵延。
德远堂始建于明弘治年间,祠堂二进五间,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左右。大厅正中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有张氏十五代孙清朝进士张金拔书写的“德远堂”三个鎏金大字。
德远堂正厅左右各有一幅壁画,和许多壁画不同,这里不是取材龙或凤,而是两只神态各异的大老虎,分别为回望的上山虎和远眺的下山虎形象。
张少良介绍,壁画中饱含祖先对子孙后代的寄寓,他说:
德远堂张氏子孙从明末开始向外迁徙。
最初,他们主要迁居泰国、新加坡等地。后来,多数迁往台湾。
在台湾台南县也有一座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张氏祖祠德远堂。
闽台两岸德远堂不仅同名同宗,而且建筑格式、布局、规模乃至牌楼横匾,柱上的对联等都一模一样。
(东南广播记者 黄月慧/文 /图 部分图片由南靖县宣传部提供 编辑:闻达 黄月慧)
閱讀更多 AM585東南廣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