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搏擊基礎的練大成拳進展迅速

從第一代大成拳的傳人來看,後來成名成家的無一不是帶藝投師的,比如周子巖、姚宗勳、趙道新、王選傑等等。

周子巖原是山東臨清的武術大家,三次赴京挑戰王薌齋三敗,才心甘情願拜於王氏門下。

姚宗勳入門前擅長拳擊、彈腿,王選傑學大成拳之前是摔跤高手熊德山的高徒,至於趙道新原本就是八卦掌高手。

帶藝投師再學大成拳卓有成效的,大都具備這幾個特點。

一、這類人心理素質好,動作協調性強。

既然敢比武拜師,那一定對自己相當有信心,所以他們的起點高,不管是心理方面還是身體協調性方面。

一般拜師學武的不出兩種:體弱多病和愛打架的,前者多為慕名而來,後者多是心中不服,一般以比武較量為目的的拜師的成就大一些。

二、搏擊有基礎和沒基礎的比起來,有一個長處,那就是本力大,肌肉比常人強壯的多。

此類人入門學大成拳,原本肌肉緊的程度早已超過常人,上來直接練放鬆就可以了,這就給後學者普遍提供了一個錯覺,練拳要大松大軟,只要放鬆,力自己就會出來。

這不是大成拳一家,而是內家拳普遍認識的錯覺。

沒有肌肉哪來的力量?

沒有搏擊基礎,上手練拳只能從練緊開始,練出力來再身體鬆開,緊出力量,松出速度。

只強調放鬆,是武術蛻變成養生操的關鍵一環。

三、相比沒有搏擊基礎的人,會搏擊能夠善於把全身的力集中運用於拳、腳之某一點,一般人身上是散的,全身力運用不到一點上去。

四、大成拳更接近一種原理,像李健宇、於永年等老先生就傾向於養生一些,而更多的大成拳大家都是原本在自己的拳法出身上就是高手,像早先的張長信、卜恩富,現在的張禮義等先生,原本就是拳擊、摔跤、散打等搏擊界的冠軍。

話題再遠點,書畫、戲劇、醫學包括有的清華大學的教授,都有大成拳造詣很高的人。

把傳統武學當成打架的學問有點可笑了。

共和國建國初期,王薌齋宗師是全國武術教研組的副組長,正組長是廖承志,現代人已經不知道這些了。

從實戰上看,要想在大成拳研習上有所造詣,還是要練緊,其次練松,先練出力量,再找速度和技巧。

更主要的是,矛盾為體,鬆緊為用,自然而然,開發本能,這是練大成拳所要追求的,如果學過搏擊再練大成拳,就更能認識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