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的老人摔倒讹人和路人不敢扶!这其中有一个经济学理论

作者:李康研报(likangyanbao)

我们继续来讲经济学思维,作者列举了一堆上市公司的坏处,比如要披露,要被监督,要防止被野蛮人收购等等,也同时说了很多公司打死不上市,或者干脆退市私有化的例子,总之一个观点,上不上市,想好了再定。上市圈了钱,把自己的企业弄丢了,就有些得不偿失了。这种投资人和企业家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很难调和。在说到国企垄断问题的时候,作者说应该尽可能的避免被利益集团所控制的局面,而咱们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的巨型央企,基本上还是中性的。而我们的秘籍就是,在一些国计民生的行业中,干脆国企化,不给民企空间,比如兵器工业集团就不可能私有化,一旦私有化,就必然产生官商勾结。另外,我们始终是大政府,中央财力雄厚最有钱,有钱腰杆就硬气,不可能受到来自于市场的冲击。但作者这些观点,恐怕有人会提出疑问了,政府是中性?呵呵了……控制这些央企的不就是利益集团吗?作者举例,3G时代为了平衡市场,政府拆分重组电信业,扶持联通打压移动,平衡三大运营商的实力,避免一家独大。而四大行也好,三大运营商也罢,经常互相调动领导,为了就是避免形成势力范围。所以我们的这些做法就是要做到让政府控制央企,而避免央企的势力左右政府。

常用社交平台,分析了医药类公司,李康研报,提问交流。一、三、五公司,二、四、六读书学习,七行业策略。

社会上的老人摔倒讹人和路人不敢扶!这其中有一个经济学理论

作者不是为了洗地,他的意思主要是说,中性政府管理下的行政垄断可以接受,但肯定不是值得称道的。很明显行政垄断损失效率。比如给移动最烂的3G牌照,直接让中国用户丧失了一个3G时代。行政垄断肯定没法和自由竞争相比,但凡行政垄断的行业都发展不起来,反倒是自由竞争的互联网,我们有很多公司都做到了全球领先,比如阿里和京东的电商,让美国人都很吃惊。还有大家热捧的华为和格力,这都是踏着死人堆杀出来的企业。在全球都是霸主。所以,作者的结论就是,之前需要行政垄断封闭市场的东西,之后未必一直要垄断,他举了美国60年代放开电信市场的例子,美国人也一开始并不理解电信怎么还能放开,但没想到放开之后,却引发了信息革命。所以谈到国企改革,开放市场,要比转变制度重要的多。当行业基本态势转变的时候,顺水推舟放开利益保护,这才是破除垄断最高效的方式。经济学里有一句话,短期波动看需求,长期增长看供给。技术革命是长期发展的基础,有些垄断你不想打破也没办法,比如当年三大运营商的短信收入是一大块,年三十晚上就几亿的收入。现在微信出来了,短信就变成了可有可无,而运营商打击微信,似乎也不得人心,互联网人就是喜欢这种虽然你看不惯我,但还就是干不掉我的快感。

作者说,资源是稀缺的,未来是不确定的,最基础的经济规律就是供需规律,在经济学的世界里你知道需求和供给两个词,就基本上相当能唬人了。另外两个词,就是成本和收益。所有经济学的东西,基本都围绕这四个词展开,比如我们常说的老太太讹人的事为什么多,不就是因为成本低收益大嘛!警察来了,也不能把老太太怎么样,而反过来,这种事多了,对于做好事的人来说,成本大收益小,所以也就没人干了。这就让供给少了,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老太太真要摔倒了,也就没人扶了。所以这事赖谁呢,还不是赖那个成本!而警察也苦啊,我们处理老太太的成本也大啊,把她拘留判刑?还不够给她看病的呢?美国也是如此,比如美国人规定被告认罪就能从轻处罚,为什么这么设计,目的是为了节省司法的调查取证审判的开支。

作者还说了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区别,市场规律就是指什么价格低销量高,服务好收入高之类的,但也有个例外,也就是暴力是市场以外的因素,比如抢劫!他的顾客极其不满意,但并不会妨碍劫匪的收入。暴力介入市场后,市场规律就不复存在了,所以这也是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唯一区别,市场规律不允许出现暴力的情况。但暴力却依然受经济规律制约,比如成本增加到极致,抓到就枪毙,这种抢劫的就会减少,而如果不抓也不处理,抢劫的就会到处都是。支持政府干预市场的人,其实就是支持暴力进入市场,破坏市场秩序。但却最后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比如经济运行成本增加,效率降低,最后我们都会变穷。接下来引用了科斯和周其仁对于中国产权改革的一个争论,科斯认为清楚地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50年后周其仁教授提出反驳,承包到户的土地,并没有改变集体所有制的性质,还是共有的,只不过按照约定的条件交给农户使用而已。很显然承包权不是所有权,但却起到了所有权的一部分作用。其实这里周其仁有点矫情了,但矫情的还在理,科斯哪理解的了什么叫联产承包,在美国人的世界里,根本就没这么个词。而我们是因为拿不到产权,才变异了一个承包权。或者说是不愿意承认产权,才暂时用承包权代替产权。

社会上的老人摔倒讹人和路人不敢扶!这其中有一个经济学理论

下面作者谈了一下,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边际。英文叫做margin,作者说一张烙饼,变大变小都是边上改变,跟中间没什么关系。所以经济学上边际的概念,就是当数量或者质量发生变化时,变化的那一部分。比如边际成本就是数量变化时的那部分成本,边际成本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图书印刷,成本分两部分一个是固定的成本,比如制版费,可变成本就是纸的钱,所以你印一本书的钱就很贵,印100万本书,基本上也多花不了太多钱。所以,图书印刷就是一个边际成本很低的行业。他的边缘往外扩散很容易。但演唱会则刚好相反,场地费灯光舞美的费用虽然也不便宜,但跟请明星比起来还是差的很多,所以跨年演唱会,你要加个王菲进来,那可就得加很多钱。所以边际成本很高。我们常说的互联网思维,实际上就是边际成本很低,甚至为零,互联网思维,大大降低了大家的付费门槛。所以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互联网出现之后,很多东西都能做到免费了吧,因为本来边际成本就趋近于0,所以他收不收钱其实他的成本也差不多。而用户习惯养成后,只要稍微一收费,就会有巨大的收入。

社会上的老人摔倒讹人和路人不敢扶!这其中有一个经济学理论

无论是生意人还是消费者都头疼一个问题,那就是定价,有的人经常会问,为什么卖这么贵。作者就解释了一下定价的学问,作者举例软件开发,需要雇人然后租场地,带宽等等,花了1000万,这些钱花出去如同石沉大海,无论你做的出来做不出来都花掉了,所以叫做沉没成本,而软件的边际成本就是制作包装,复制光盘的费用,还有一些销售员的提成,这些会随着你的销售而变化,而你定价至少要把这些可变成本赚出来,否则卖一单就亏损一单,这可不得了。而相反如果你每卖一单都比可变成本高,能产生一定的利润,这时候就有意思了,你最终会达到一个平衡,也就是那个边际,就能够把固定的沉没成本收回来了。然后再卖,你的公司就赚钱了。所以,你的产品定价,必然要高于可变成本,但低于可变成本加上均摊下来的沉没成本,然后就是一个销量和价格的问题了,想要销量高就要价格低,想要价格高,必然销量低。然后销量乘以价格,最后就是你的总利润,你算一下,哪个组合总利润最高,这就是你的定价模式。这里面有一个可能,就是价格上涨,但销量不降,那么你就应该毫不犹豫的把价格加上去,这就是产品附加价值。比如苹果手机。而这个低于多少钱你不卖,高于多少钱他不买的中间定价区间,就叫做消费者剩余。有了这个区间,很多商家就会进行市场分割,利用价格歧视进行区别定价,让你愿意多花钱的,尽量拿出更多的钱,而不愿意多花钱的,也能让你买的起。比如时间上特价,团购,尾货这种都是一种价格歧视的表现形式,以追求利润最大化。还有产品上,各种版本比如买汽车的豪华版尊贵版标准版,也是一种价格歧视的手段。甚至保洁会推出多款洗发水品牌,分别打中高低端三个市场。这些目的都是为了扩大销售利润,尽可能多的赚钱。作者说,具体怎么定,长期利润十分关键,每个企业都应该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甚至不排除在短期贴钱烧钱,聚集用户的可能。而这也是互联网经济浪潮下的一个特点,靠规模形成效益,先有规模才有效益。没有规模效益也无从谈起。

我是李康,感谢您的浏览转发。李康研报,既要读万卷书,也能行万里路,还将寻风口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