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三臺——一座有依(醫)有靠,有餚(藥)有味的城市

四川綿陽三臺——一座有依(醫)有靠,有餚(藥)有味的城市


四川綿陽三臺——一座有依(醫)有靠,有餚(藥)有味的城市


三臺,在唐代時就有大唐藥都,中國第一藥市之稱,我們的先祖,唐代詞人李珣(三臺人)編撰的《海藥本草》,遠遠早於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編寫的《本草綱目》,三臺又是中藥種植基地,中國的麥冬一大半產於三臺。

在三臺這片有依(醫)有靠,有餚(藥)有味的土地上,除了種植麥冬,決明子,桔梗,靈芝,萬壽菊,蓮米,芍藥等中藥外,還有自然界贈予三臺的天然百草藥,如蒲公英,夏枯草,車前草,魚腥草,伸筋草,金錢草,銅錢草,金銀花,雞冠花,野菊花,艾葉,冬桑葉,枇杷葉,馬齒莧,透骨消,夜交藤,何首烏,地骨皮,白茅根,蘆根,蒼耳子,山藥,薄荷,香附子……這些中草藥滿山遍野到處都是,白果,竹心,陳皮等掛在樹上賞心悅目,動物藥類蟬蛻,殭蠶,蛇,吳蚣,給三臺中藥架上錦上添花,平日裡,人們生病了,扯上一把草藥,熬上一碗水,病就消出了一大半。

四川綿陽三臺——一座有依(醫)有靠,有餚(藥)有味的城市


三臺不僅盛產出如此眾多的中草藥材,同樣也孕育出一大批草根醫生,小時候,我們就愛唱一首歌:

一頂草帽雙腳泥

赤腳醫生好同志

不怕風,不怕雨

看病認真又仔細

放下藥箱就種地

人民群眾歡迎您

四川綿陽三臺——一座有依(醫)有靠,有餚(藥)有味的城市


赤腳醫生就是草根醫生,從歌詞裡,聽出了三臺人民對草根醫生的敬意,在三臺眾多草根醫生中,我父親也是其中一員,父親名叫馬遠昭,出身於手工業世家,讀過私塾,當過少掌櫃,知曉琴棋書畫,會裁縫,會刺繡,更會中醫,三臺解放後,國家實行公私合營,父親便在自已合營後的廠裡當了一名小工人,父親一生中都在謹言慎行中低調生活,沒幹個大事,卻做了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就是用中草藥,治好了被醫院宣判不截肢就有生命危險的女兒生命。

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三臺作家戴岱老師執導的電視宣傳片《大國岐黃》開機了,這也拉開了我塵封已久的一段童年記憶。

我的童年,有近一年時間,是在三臺竹器廠生產的竹椅車車裡度過的。

那年我還未滿六歲,夏日裡隨母親到南河邊洗衣服,母親洗衣時我便和小朋友在河邊上撿石頭,爬石板玩,由於不小心,腳受傷了。

四川綿陽三臺——一座有依(醫)有靠,有餚(藥)有味的城市


當晚回家,我就叫腳痛,母親給我揉了揉,沒在意,過了幾天,腳不但痛,還紅腫,母親就把我背到離家幾十米遠的街道衛生院治療,又過了些時間,腳不但沒見好還開始化膿了,腳踝肉也爛了,並露出一個小窟窿,從窟窿裡能看見骨頭,這次母親嚇壞了,把我背到縣醫院,縣醫院醫生說,這叫骨髓炎,要做手術,母親同意了,接下來兩名醫生把我按在病床上,在我又哭又鬧又罵的叫聲中給我做了無麻醉手術,用針把濃血放了,用刀把腐肉割了,上些外用藥,開了些內服藥,就吩咐母親把我揹回家休息。

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我的骨髓炎沒得到控制,還向膝蓋上一段擴散,這下醫生又說,唯一的辦法就是高位截肢,不截肢就會有生命危險。

母親一聽,急得哭了起來,無奈地在手術單上籤了字,簽完字後,母親稍微平靜些,這時才記起給忙於生計的父親打了個電話,當時,父親一聽也急了,說,手術不能做,一個女孩子,截了肢今後怎麼生活。

四川綿陽三臺——一座有依(醫)有靠,有餚(藥)有味的城市


就這樣,母親一抹眼淚,又把我揹回了家,從此,父親就開始用他所學的中醫知識和土辦法開始給我治療了,也在那時,我的一生就與中藥結了緣,是中醫藥改變了我一生的命運。

父親的中醫知識,緣於我的祖父,我家祖上是大戶人家,且有文化,先輩們對中草藥也有研究,家裡常常也備些中草藥,如有家人,眾鄉鄰或商鋪裡的夥計們病了,爺爺都會配一劑中草藥,煨好叫病人服下。

母親把我從醫院揹回來後,父親就開始為我治療了,為了治療我的骨髓炎,他從新華書店買回好多本草藥書研究起來,每天一下班,就去走訪民間老中醫,去藥店購買中藥,去外面採草藥,制定出他自己研究出的一套方案,並很快在我身上實施。

第一是外用,首藥屎殼郎,民間裡又稱推屎爬,父親叫我表哥在北壩,鳳凰山大量捕捉,捕捉後父親用瓦片在灶上用火慢慢烘乾,碾成粉,用蒲公英,玉簪花搗爛調合敷於外處,有時也用冰片粉調合。

四川綿陽三臺——一座有依(醫)有靠,有餚(藥)有味的城市


第二是內服,比如金銀花,蒲公英,伸筋草,透骨消,白芷,當歸,龜板,黃芪 ,桔梗,甘草……當然還有好些藥名我也記不起了,他每天用這裡面的幾味藥輪番熬水給我喝,每次我喝時,看見藥上面飄著雪白雪白的粉,不知道是什麼,一次我問父親,我喝的藥上面飄的白粉是什麼,父親說是浙貝。

在我記憶中,父親把我腳包紮好後,就放進竹椅車車裡,他便上班去了,母親則在家一邊做加工活一邊照料我,母親說我當年瘦得像一隻猴子,五六歲了還沒有三四歲孩子個頭大,由於腿疼,我也經常坐在車車裡哭鬧,姐妹們就圍在車車旁看著我,母親為了哄我,就把桌上的幾本醫書當小人書拿給我看,並叮囑我,別把書弄壞了,書弄壞了,腳傷就治不好了。

四川綿陽三臺——一座有依(醫)有靠,有餚(藥)有味的城市


當我翻看這些書時,書上除了黑白線條的花花草草,就是一些看不懂的文字,母親說,這叫中醫藥書,上面的花花草草是中藥,可以治好我的骨髓炎,於是又拿出父親在山邊邊,田邊邊,水邊邊採回來的草藥,指著書上面給我說:這是蒲公英,這是透骨消,這是金銀花……我聽了似懂非懂。

就這樣治療一段時間後,我腳疼痛慢慢減輕了,又過了一段時間,紅腫也消退了,窟窿眼裡也開始生肌肉了,當然,生肌肉這段時間傷口異常的癢,父親就用淡鹽水輕輕給我洗傷口周圍處,後來奇蹟出現了,傷口一天一天癒合了,半年後,我能下地挪動了,但父親仍讓我堅持內服和外用,大約一年後,我就能和正常人一樣走路了,只是稍微有點瘸。

由於我人小,大量服用中草藥,患了胃病,小小年齡,燒心冒酸,食慾不振,父親又用黃芪,烏賊骨,木香,雞肉金打成粉,讓我服下,說也怪,只要這些粉粉一服下,幾分鐘後就不燒心冒酸了,飯量也增添了,這幾味藥很受用,如今我已用了近五十年。

我家姊妹多,母親一天到晚操心勞作,過早患了腰疾,父親就用乳香,沒藥,防風,荊芥,白胡椒打成粉,用食用醋泡上幾天,敷於患處,用布隔開,放上熱水袋加熱,慢慢的母親腰痛便消失了。

四川綿陽三臺——一座有依(醫)有靠,有餚(藥)有味的城市


如今,父親已過世二十餘年了,每當想起他時,我對父親的敬佩和感激油然而生,想當初,要不是他懂中醫藥學,我現在肯定是個殘疾人。

中醫,是中國的國粹,它起源於三臺,造福了三臺和全國人民,為了讓中醫藥更好地發揚光大,政府和企業家準備在三臺打造中醫藥一條街,恢復三臺第一藥都和藥市稱號。

也為了回報有依(醫)有靠,有餚(藥)有味的三臺這片藍天沃土,我把塵封已久的親身經歷講出來,把父親早年用的土方法公佈出來,讓還在痛苦中掙扎著,有需要的病人借鑑一下,也算是父親的在天之靈,再次為三臺藥都做一點貢獻吧。

四川綿陽三臺——一座有依(醫)有靠,有餚(藥)有味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