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眼:獨角獸角色與盈利如何兼得?

貓眼:獨角獸角色與盈利如何兼得?

貓眼娛樂已於大年三十在港交所上市。作為在線電影票務市場的領頭企業,貓眼娛樂近幾年在搶佔中國娛樂市場爆發與移動互聯網紅利期下瘋長,與阿里影業麾下的淘票票形成“雙寡頭”局勢。雖佔據部分市場份額並處於領先地位,但其仍未扭轉虧損局面,公司未來發展空間將會如何?

貓眼娛樂是由美團公司於2012年推出在線電影票務業務後演變形成的公司,2016年離開美團點評,後公司引入了投資人光線控股與光線傳媒,這兩家投資人曾以總代價約48億元獲得貓眼微影57.4%的股權。目前貓眼娛樂經營有在線娛樂票務服務、娛樂內容服務、娛樂電商服務和廣告服務四大板塊。公司的營收不斷增加,從2015年的5.97億上升到2017年的25.48億元。

據統計,2017年國內電影總票房約為559億,而在線電影票務市場的總交易額達到了460億元。貓眼娛樂在其中佔據較大市場份額,公司在中國電影票務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8年前九個月,公司的月活達到了1.346億,與2017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5.44%。

表面上貓眼娛樂營收逐年增加,實際上仍處於虧損狀態。

業內分析,公司的盈利模式較簡單與虧損局面有掛鉤。據統計,2017年全年與2018年前三季度中,公司分別虧損了7610萬元和1.44億元。其收益成本、銷售及營銷開支消耗了較多的利潤,兩者共佔比超營收的92%。

貓眼有接近60%的收入來自在線娛樂票務服務,又以電影票務服務為主,其發展被看作是電影市場景氣度的標誌。2018年前三季度中,貓眼在線電影票房滲透率為85.5%,增長空間有限。

貓眼:獨角獸角色與盈利如何兼得?

貓眼如何破虧損局?

目前,營收多元化與佈局全產業鏈是大勢所趨,貓眼正開拓電影之外的市場,如演唱會、體育賽事等其他娛樂方式。

現金流的惡化是貓眼娛樂面臨的又一風險。此前,貓眼在2018年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的現金淨額為-14.335億元,而2016年與2017年皆為正值。公司曾稱,這是因以股份為基礎的報酬開支、商譽減值、無形資產攤銷增加以及營運資金的變動所致。

實際來看,在美團、光線傳媒、騰訊的支持下,貓眼在流量和資源上佔據優勢,融資能力較強,可通過短期借款和發行可轉換債券的方式進行募資,使得期末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得以上升。但從長遠看來,仍然需要公司經營的持續改善。

業內為貓眼未來發展提出建議:加大對IP的開發與變現,挖掘IP衍生商業價值,利用資源優勢將電影衍生品結合場景進行銷售,增加平臺收入來源;將著力點聚焦三四線城市用戶;投資優質內容,提升市場競爭力。聽財認為,上市後的貓眼成長空間更大,改變虧損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