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面塑艺人:李红霞的面塑人生

李红霞,1971年出生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一个很普通的农民家庭,一出生便遗传了父亲的哮喘病,在她的记忆当中,从童年开始就一直病病怏怏,自己的病给家人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不过一直生活在母亲的爱护与庇佑中,一直相安无事。红霞的母亲个性坚强,热情善良,总是把一切艰难困苦咽进肚里,一切灾难是非挡在门外,留给她的的只是微笑和鼓励,这点点滴滴和潜移默化把红霞培养成了一个坚毅的人,能够面对人生的种种坎坷。当上帝关上了门的同时,一定会留下一扇窗。憧憬美好未来的同时,她也期许自己有一天会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好在红霞继承了父母的一些文化特质的基因,她自幼就喜欢文学,喜欢剪纸艺术,在父母的指导和自己的细心揣摩下,剪出了好多很有创意的作品,曾在87年获忻州市剪纸一等奖,88年获山西省剪纸三等奖,后因身体学业的原因中途便放弃了。

忻州面塑艺人:李红霞的面塑人生

自从1995年结婚以来,加之两个孩子相继来到人世,沉重的生活负担也随之压在了她的肩上。一次次如蜘蛛般结网创业,却又因为身体的缘故,梦想一次次被摧毁,努力和汗水也付之东流。生活的重担加上家务的劳累,使红霞的身体每况愈下。生活的坎坷折磨和劳累让她直不起腰来,又不得不再次支撑起病体为生活奔波,量变最终导致质变,红霞最终实在无力再承担一切了,只得奄奄一息地躺在了病榻之上。看着年幼的孩子,想想躺在病榻上的自己,每逢病重奄奄一息的时候,丈夫还得在家里照料病重的自己,也不能放心地出去挣钱,经济状况捉襟见肘,有时甚至连孩子的学费和买药的钱也没有。在身卧病榻的十余年中, 残酷的现实每每让红霞在绝望和坚强中几经徘徊。当痛苦无助的时候,红霞把文字作为朋友和良医,也偶尔把自己的心声化成倾诉的文字,也把朋友的美文当做励志的精神食粮,这样既丰富了无助的精神生活,又结识到了一些可以交心的朋友,也成了她生活中的一种无形的力量。由于丈夫在十几年中的悉心照料,也随着孩子们的逐渐长大懂事,能狗给家里做一些家务了。和丈夫在生活中的相濡以沫、共扶维艰,以及孩子们对自己的安慰和自身的坚强,加上文字带来的无形力量,红霞的身体居然在经历十余年病魔的折磨之后,慢慢好了起来,这对于红霞自己和家人犹如枯木逢春,令人欢欣鼓舞。

忻州面塑艺人:李红霞的面塑人生

在那艰难的岁月里,红霞的两个孩子由于过早的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从小就养成了勤劳节俭的习惯,也具有了坚韧顽强的性格和毅力。从小就会体贴自己的父母,还对年迈的爷爷奶奶非常的孝敬。如今儿子已经在省城的一所大学就读,女儿也上了初中。两个孩子并没有因为生活的影响而性格自闭或忧郁,反而对人热情开朗善良,还经常尽力帮助别人。

忻州面塑艺人:李红霞的面塑人生

最近两年, 为了摆脱家庭困境补贴家用,红霞在病情好转之后便一直到处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无奈身体还是力不从心,每每败下阵来。偶尔的一个机会,红霞了解到了一些有关面塑知识和信息,顿时让红霞心头一亮,这既适合自己的爱好,又免得每天出去打工,于是便废寝忘食的研究起来。上网学习、查资料,找图片,认真揣摩,虚心向老师们求教,几经失败,几经灰心又几经奋起,终于在几个月的实验和改进中初见成效。面塑毕竟是一门艺术,为了使自己精益求精,为了使自己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并在众多老艺人们各有所长的技艺中再寻找突破,在每次加工的时候都要尝试改变配方和造型布局,这些都要经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承受太多的孤独和毅力,当然也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动力。在长期的努力和大家的倾力帮助下,红霞的面塑作品深受周边老百姓的欢迎,顾客越来越多,影响范围越来越大,2015年,忻州日报和山西新闻网先后报道了有关她的面塑事迹和图片,2016年初,又先后接受众多媒体报道采访,摄影爱好者拍照参观。随着影响度的扩大,慕名而来拜师学艺的面塑爱好者络绎不绝,红霞都会耐心的传授他们自己的手法与感受,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红霞想在以后的日子里,以此为基础,不断创新改革,争取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更鲜艳更独特的面塑作品来。也让自己的面塑技艺传播到各地。

忻州面塑艺人:李红霞的面塑人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阅读的增多,阅历的增加,思想的逐渐深刻,李红霞的乡土系列文字也开始深受读者的喜欢,并且在一些报刊杂志渐露头角,儿子也深受她的影响,喜欢上了文学,写出来的文字让红霞很是欣慰。

但愿李红霞以后的生活就像她的面塑和文字一样,绚丽多彩,朴实雅趣,内蕴饱满而又丰富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