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打老師”,卻少有人指責他?莫言曾說的話很有警示意義!

此前,在網上引發熱議的“男子20年後攔路連扇老師耳光”的當事人的常某,在12月20號,準備買票回家時,被火車站派出所的民警當場抓獲。

“20年後打老師”,卻少有人指責他?莫言曾說的話很有警示意義!

據悉,常某買票回家,正是為了處理這件事情。常某在7月份扇老師耳光的視頻,不知被誰發到網上曝光後,熱度越來越高,嚴重影響了事件雙方的正常生活。常某曾經在網上發出了道歉視頻,表示願意對所有感到冒犯的老師道歉,但是,唯獨不包括這位被打的張老師。

“20年後打老師”,卻少有人指責他?莫言曾說的話很有警示意義!

被打的張老師,在當地中學執教已經有20年,是一線教師,還曾獲得全縣優秀班主任的稱號。被打後也堅持上下班,因為是暑假,張老師迫於顏面,也沒有告訴大家被打的原因,所以在當時並沒有引發大家的討論。直到最近,視頻被曝光,學校知道了真相,紛紛抗議常某的出格行為。

“20年後打老師”,卻少有人指責他?莫言曾說的話很有警示意義!

對於常某被警方抓住這件事,有網友認為,常某被抓是好事。畢竟,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常某打老師的視頻對於社會的影響,肯定是壞的方面居多。視頻侮辱了廣大認真教書育人的老師,破壞了尊師重道的傳統,未來勢必會有更多的人模仿這一行為。

“20年後打老師”,卻少有人指責他?莫言曾說的話很有警示意義!

可是,即便有這樣叫好的聲音,但是,大部分人還是支持常某,有網友調侃道,“壯年的時候打少年,老年的時候被壯年打。天道輪迴,蒼天饒過誰。”還有人借用郭德綱說的話,“我最厭惡那種不明白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離他遠一點,雷劈到的時候會連累你。”並指出“

童年的經歷會伴隨人的一生,對未定型的人生觀有重大的影響。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樣的反常現象呢?

一、事件勾起了不少人的悲傷回憶

我們都知道,在以前,老師打人是很常見的現象,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必要的教育手段。但是,我們也難免排除,有心術不正的老師藉機打人,惡意抒發內心的低劣情緒。即便有人通過這樣的教育,激勵自己好好讀書,獲得了成功的正面例子,大多數人對於這種體罰經歷,還是懷恨於心,久久不能介懷。

“20年後打老師”,卻少有人指責他?莫言曾說的話很有警示意義!

二、事件具有報復的爽快感

雖然很多人不認可老師的體罰教育,但是很少有人會像常某這樣去動手打老師耳光,因為大家都知道,如果做了這種行為,對以後在社會上的生活,肯定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大家都很樂意看到常某扇老師耳光的視頻,給人一種報仇的爽快感,解開了多年的心結。

再給大家講個故事。很多人都非常佩服莫言,因為他是第一個從中國大陸拿到諾貝爾獎的人,而不是已經被西方化的華裔。莫言在演講的時候,曾透露出小時候看到母親被看守人欺負,長大後看到了那個看守人,就想衝上去報仇,所幸被母親攔下來了。可見即便是文明如莫言,也對小時候發生的事情如此耿耿於懷。可以想象,張老師對常某的傷害肯定不淺,否則常某也不至於在大街上扇老師的耳光。

“20年後打老師”,卻少有人指責他?莫言曾說的話很有警示意義!

很顯然,這起事件並沒有真正的贏家。張老師因為曾經體罰學生一事被打,這是自食惡果;而常某因為衝動,打了不被他認可的壞老師,卻因此被捲入輿論和法律當中,不得安寧。小編覺得,與其討論誰對誰錯,不如思考教育的未來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