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环境检察工作发展这三大特点,盘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推进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生态环境检察工作发展有啥特点?检察君为你盘点一下!

01

更新司法理念,服务保障大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检察机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双赢多赢共赢的监督理念,把生态环境检察工作摆在更突出的位置来谋划推进。

中国生态环境检察工作发展这三大特点,盘起来!

2018年以来,最高检先后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打好“三大攻坚战”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和《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通知》,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改善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02

聚焦重点难点,加大办案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司法力度,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食品更安全、交通更顺畅、社会更和谐有序。

中国生态环境检察工作发展这三大特点,盘起来!

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围绕“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检察工作总要求,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坚持以办案为中心,以专项活动为抓手,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为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2018年1月至12月

在刑事检察领域,共批准逮捕涉嫌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9470件15095人,起诉26287件42195人。

在公益诉讼案件领域,共立案办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类案件59312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53521件,诉前程序行政机关整改率达到97%,提起相关民事公益诉讼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732件。

03

坚持稳中求进,注重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换为社会治理效能。

各级检察机关按照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精神,遵循检察权运行规律,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环境检察工作体制机制。

中国生态环境检察工作发展这三大特点,盘起来!

最高检与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完善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机制,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合力。

最高检召开长江经济带检察工作座谈会,举办服务长江经济带检察论坛,探索沿江11省市建立跨省级行政区划公益诉讼工作机制。

最高检和水利部统一领导、河南省检察院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共同组织“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黄河流域9省区检察机关和河长办共同参与,协作联动。

不少地方专门设立生态环境检察部门,注重案件办理机制创新探索,集中办理污染环境犯罪案件,实行“捕、诉、监、防”一体化办案模式,探索建立环境检察跨区划协作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