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战场:新时代的太空角逐已被开启

太空战场:新时代的太空角逐已被开启

太空战场:新时代的太空角逐已被开启

太空正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新焦点和军事能力角逐的新战场。当前航天强国正展开新一轮太空角逐,其结果将对未来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太空战场:新时代的太空角逐已被开启

1

太空步入商业化新时代

与冷战时期美苏太空战略竞争相比,现在太空正进入商业化的新时代。其主要标志是:一是太空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获利池。

2017年太空经济总量已达三千多亿美元,2020年还有三倍增长空间。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和风投公司正进入太空领域,如SPACEX、银河和蓝色起源等公司正在进行太空采矿、在轨服务和太空旅游等方面研究;二是太空领域正孕育着颠覆性技术创新。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在大力发展太空互联网、太空3D打印、太空激光通信、量子技术等,这些技术发展将颠覆传统太空发展模式,一旦取得突破,将改变我们生产和生活方式。三是太空商业化也带来太空行为体众多、轨道和频谱资源争夺和管理复杂等问题。未来不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拥有太空能力,甚至企业和个人都可能拥有空间资源。特别是各种小卫星星座的迅猛发展,如美SPACEX计划发射7000颗左右低轨道小卫星构建太空互联网,小卫星星座的大量涌现使本已拥挤的太空更加混乱,管理面临更大难度。

太空战场:新时代的太空角逐已被开启

2

太空竞争对抗性有加剧趋势

太空安全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安全的关键支撑。目前,太空强国正展开太空主导权的争夺,战略竞争与对抗有加剧风险。

美国以绝对太空优势确保全球霸权。美国一直高度重视太空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作用,将其称为国家安全重心中的中心,并拥有技术、能力、规则和联盟优势。一方面,美加强战略设计,制订完备战略、政策与法规。2017年6月美重建国家太空委员会,协调军民商太空能力建设;2018年3月出台首个《国家太空战略》,在宏观层面确立太空发展目标和重点。另一方面,全面打牢基础,构建完善太空能力体系。根据美参联会2018版太空作战条令,美正建设太空态势感知、太空控制、导航定位授时、侦察情报监视、卫星操作、太空运输、导弹预警、核爆探测、卫星通信、环境监测十大太空能力。美根本目的在于:保持强大太空军事能力、积极应对太空“威胁”、建立有效太空威慑,确保美全球领导地位。

太空战场:新时代的太空角逐已被开启

俄罗斯保持航天军事强国地位并在某些领域与美制衡。维护太空安全与太空力量平衡,是俄罗斯国家安全考虑的首要问题。俄罗斯2010年、2014年发布的两版《俄联邦军事学说》,均突出强调了军事航天在国家安全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俄颁布《2030年及未来俄罗斯航天发展战略》,提出确保实现俄罗斯航天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巩固俄罗斯在航天领域领先地位的战略目标。俄罗斯正加快空间监视系统发展,推动地基系统与天基系统融合;改进和新研军用卫星,补充数量、补齐类型,向新一代天基系统过渡;俄还大力发展高超音速武器和反卫能力,谋求在关键领域与美制衡。2015年俄成立空天军,将航空航天、防空防天集成于一体。

欧、日、印等在太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长,争取有利态势与地位。欧洲太空力量建设强调多国合作、弥补短板;日本在2008年修改了《宇宙基本法》,解除了航天不能用于军事目的的禁令,强调通过日美太空合作实现美日同盟走向全球,并重点加强军事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等建设;印度是新兴航天大国,已初步建立了由7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的印度导航系统,正推进载人航天、反导体系等建设。

3

美将太空视为独立作战域

以往太空一直被作为对陆海空作战实施信息支援的领域,而2018年美作战思想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即将太空作为继陆海空后第四个独立的作战域。目前美军普遍共识是未来任何重大冲突都有可能延伸至太空,未来十年是美军太空战全面准备期。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美太空实战化的步伐在加快,武器化苗头初显。

美提出2020年前建立第六支部队——太空军。继特朗普总统2018年3月提出这一设想后,8月国防部推出“太空军”建设计划,将设立“太空司令部”“太空作战部队”“太空开发局”和“太空保障部队”等机构,其中“太空司令部”任务是提升太空作战能力,“太空作战部队”任务是融合美各军种太空作战专业人员,“太空开发局”任务是开发并测试下一代太空作战技术,“太空保障部队”任务是为太空部队提供保障。

太空战场:新时代的太空角逐已被开启

美加强太空战演习演练。美太空部队演练分战略和战术两个层次。

战略层次是“施里弗”太空演习,2001年至今美先后举行了十二次“施里弗”太空演习。通过演习,美军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太空威慑战略、太空作战条令、太空作战力量运用、太空发展策略等。该演习成为太空作战能力建设的指示器,推动太空作战力量不断发展和突破。

战术层次是“太空旗”演习,自2017年起每年进行两次,至今已完成四次。其与红旗演习同级, 更为关注战役战术训练,演习太空作战的任务规划、作战管理和指挥与控制等。另外,美军任何一次联合演习都加入太空要素与内容,为应对潜在太空冲突做好充分准备。

太空战场:新时代的太空角逐已被开启

太空武器化苗头已经显现。美高超声速滑翔弹技术已经成熟并计划2020年前装备部队,还在加速推进X-37B外层空间武器平台和X-51A临近空间攻击武器实战化运用和试验。同时,针对中俄高超声速武器发展,美正试图重构反导体系,重点加强助推段拦截能力,正在考虑在天基部署传感器和动能拦截弹、天基激光试验床的可能性。

4

太空领域的战略威慑与特点

太空战略威慑力量发展改变了传统战略威慑架构和运用方式。美认为,太空威慑可用性强、可控性好,其与核威慑、网络威慑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倚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形成“跨域威慑”。2017年12月美国国际与战略研究中心发表《第二个太空时代的升级与威慑》,提出未来大国太空对抗将是根据冲突态势进行对抗手段升级,从低强度到高强度手段依次为:

制盲敌卫星

|

网络攻击敌指控系统

|

打击敌地面基础设施

|

抓捕卫星

|

动能反卫

|

核战争

这是非常典型的核、太空、网络的跨域威慑。美正具体研究态势升级的临界条件,如跨越地面攻击和太空攻击之间的界线,从非动能太空攻击转向动能太空攻击的界线等。

太空战场:新时代的太空角逐已被开启

太空力量呈现高效性与脆弱性并存。

一方面,高效性是指太空力量是整体战斗力的倍增器。当太空力量介入并渗透到其他领域,将催化战斗力迅速增强;当太空力量受到破坏,战斗力将快速降级,作战效能迅即锐减。比如,军事强国非常重视小卫星发展。低轨小卫星星座具备全球持续覆盖和数据实时更新,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战术通信小卫星可以为基层作战部队提供通信支持;小卫星还特别适合太空目标监视和空间攻防。这些小卫星可以高效支持作战,使战斗力倍增。 相反,一旦卫星失效或不能利用卫星,将对整体战斗力产生致命影响。

另一方面,脆弱性是指航天器是按自身设定的轨道运行,其容易被观测、跟踪和预报,且航天器通常没有防护措施。正因为如此,美十分重视其天基系统的安全,评估对手可能在第一时间对其何种卫星采取何种打击方式,以及这些作战行动会产生何种影响,研究在应急情况下对天基系统的替代方案与防御方法。比如,美提出要将抗毁性作为天基系统发展的关键指标,研究不依赖GPS卫星的定位、导航与授时系统(PNT)、将能力分散到不同轨道和平台上和小卫星快速重构系统等。

太空战场:新时代的太空角逐已被开启

主管|国防大学政治工作部主办|国防大学政治工作部宣传处

主编:陈飞

邮箱:[email protected]

太空战场:新时代的太空角逐已被开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