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寒!美军普通口粮竟被大国领袖斥为奢侈,难怪丢了江山

蒋介石败走台湾后,据说曾直言,我不是被共产党打败的,是被国民党打败的。此话一出,不少心里有鬼的人冷汗直冒。说起国民党在大陆战场败多胜少,很多人会归咎于其军事失策,内部倾轧,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官兵的基本待遇远没有实现。

心寒!美军普通口粮竟被大国领袖斥为奢侈,难怪丢了江山

真实的国军官兵可不是抗日神剧里那样,而是瘦弱的让人伤心。

打仗靠武器,但胜利需要优秀的官兵。一饿就发昏,来条士力架吧,清扫饥饿,做回自己,这句广告词在当年看来却堪称黑色幽默。国军下层官兵待遇之差,在列强看来形如乞丐,抗战时期,单兵主食理论上为每人每天9两米。按美军研究,这根本无法满足单兵战时所需热量。即使这样的伙食,也经常由于军官的中饱私囊而得不到落实,以至于很多部队经常半饥半饱。据说,不少官兵甚至经常以红薯叶、芭蕉根充饥,连前来慰问的学生们都不禁为之落泪。


心寒!美军普通口粮竟被大国领袖斥为奢侈,难怪丢了江山

鬼子虽然矮,但肌肉发达,瘦弱的国军在肉搏战中很难与之抗衡。

而日寇一条军犬每天有肉和沙丁鱼,还有其它口粮搭配。毫不客气地说,国军很多士兵的待遇远不如鬼子一条狗!所以,老照片里国军士兵的瘦弱程度堪比今天非洲难民,面容也木讷如痴呆。他们没有足够的脂肪和肌肉来提供力量,完成复杂战术动作,无法承受枪械后坐力和肉搏,长距离行军或过热过冷的天气或都可能要了他们的命。地狱般的待遇导致国军中逃兵频繁,抓壮丁补充部队成为常态,抓-逃-再抓-再逃的闹剧一再上演。而且,很多伙食费被克扣的国军下层官兵为了糊口,经常抢粮,极大败坏了国军形象。


心寒!美军普通口粮竟被大国领袖斥为奢侈,难怪丢了江山

当年美军D型口粮巧克力也是驻印军官兵的体能支柱。

曾有美军顾问表示,如果中国军队得到良好的待遇、武器和训练,那么完全可以对抗任何敌人。国民党驻印军很快验证了这一点,在缅甸,他们以全新面貌多次击败日军精锐,除了武器因素外。先进的医疗和营养体系也是关键,当时的驻印军伙食和美国陆军相当,由几种战地口粮构成,其中包括午餐肉、黄油面包、巧克力、速溶饮料和可乐,糖衣花生和水果糖也不缺。尽管当时美军单兵巧克力被美军认为比煮土豆好不了多少,午餐肉更是恶评如潮,但在当时中国多数人看来简直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正由于如此,驻印军官兵才有充沛体能,为以后的胜利奠定基础。

心寒!美军普通口粮竟被大国领袖斥为奢侈,难怪丢了江山

被美军骂惨的斯帕姆居然让蒋介石斥为奢侈。

但听闻此事的蒋介石却勃然大怒,他怒斥,以后回国还怎么带兵?一些国民党高官也气的够呛,道理很简单,驻印军的军饷伙食费全部由美军负责,等于自己再无揩油的可能。而蒋介石则认为,苦惯了的国军陡然体会到这种待遇和管理,以后没有美国帮忙,部队还会听话吗?从未感受光明,自然无惧黑暗,《变形记》节目中短暂体会城市生活的山村娃回家里后适应不了,道理就在此。但蒋介石的这番话必然也会让很多驻印军官兵心寒:凭什么中国人就得吃糠咽菜而洋人吃香喝辣?!

心寒!美军普通口粮竟被大国领袖斥为奢侈,难怪丢了江山

驻印军战力之强,离不开科学化的营养体系。

跪久了站不起来,认为好日子只有洋人能过,蒋介石当年的想法无疑体现了这一点。抗战结束后不久,形如废纸的金圆券发行,国军内部贪腐依旧,昔日精锐部队的待遇再次遁入黑暗,由此,国民党无可避免地迎来了崩溃。淮海战役中,解放军饭点锅碗瓢盆的声音都经常让国军山呼海啸一般阵前起义投诚,国民党真可谓因小失大。一名起义的国军校官直言:百万金圆券买不了两个火烧,肚子都吃不饱,凭啥还给老蒋卖命?

如果国家装模作样地对待军人,军人自然也会装模作样地对待国家,军队如此,企业也如此。今天,有人提出当年志愿军炒面加雪,并对辽宁号等单位丰厚的伙食非议。那么大可以反问一句,有条件为何还要吃糠咽菜?老蒋当年的教训还不够大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