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三人為何要聯手廢掉“阿思本艦隊”?

lu331707405


其實“阿思本艦隊”最開始是大家爭搶的目標,只不過這種明顯坑人的生意,清政府實在沒法接手了。

先看看阿思本艦隊的來歷吧。話說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列強們都想在中國謀取最大的利益,控制清政府,其中英國人最急迫。

當時的英國人赫德代理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為了幫助大英帝國攫取更大的利益,赫德聯繫了恭親王奕欣,推銷英國的軍艦。

那時候太平天國還在威脅著大清,而且有傳言稱太平天國準備購買英國人的軍艦,清政府於是著急了,趕緊商量著花錢買軍艦的事情。


這個事情的最終執行者,是遠在英國的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李泰國。李泰國這個人是從小生活在中國的英國人,是個中國通,當時正在英國休養。

(李泰國)

這傢伙聽到這件事情,異常興奮。他不顧清政府的意願,自稱清政府的全權代表,不僅超過預算買船組建艦隊,還招募了英國皇家海軍600多人,更是把艦隊的統帥權給了英國人阿思本。

更扯的是,李泰國還簽訂了相關的協議,這支艦隊由英國人阿思本負責,只聽從李泰國傳遞的,直接來自中國皇帝的命令。艦隊的一切事務,都由阿思本決定。船員只用洋人,清政府還要負責“發工資”……

這不是擺明了,清政府花錢幫英國人打造了一支艦隊嗎?還有比這更扯的事情嗎?


其實在這期間,曾國藩、李鴻章以及奕訢,都想著能控制這支艦隊,擴充自己的實力,所以清廷內部也是吵吵嚷嚷。

(曾國藩)

這些可好,艦隊開過來了,大家發現和自己完全沒關係,都受不了了。

於是,清政府最終沒有接收這支阿思本艦隊,賠償了幾十萬兩銀子的損失,讓英國人又把船開回去了……

阿思本艦隊事件,不要說曾國藩李鴻章,任何人聽了都不會願意的。英國人想賺錢可以理解,但是你讓清政府花錢幫你養一支艦隊,太扯了吧。


七追風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阿斯本艦隊”,購買這支艦隊以及廢掉這支艦隊的原因又是什麼,下面就由我個人來簡單描述一下這個“阿斯本艦隊”的前因後果。

首先,當時的歷史背景是英法聯軍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取得勝利,充分的顯示出海軍艦隊實施海上機動作戰的巨大優勢,畢竟清朝當時長期實行海禁,在海軍力量方面簡直是不好描述。面對列強一次又一次從海上入侵成功的局面,創建海軍以御外敵被列入清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

然而,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清政府重金購買外國近代化艦船的行為並非一帆風順,反倒是在購艦過程中屢次遭到算計,交了不少學費。一個是“亨利·華爾購艦”事件,另一件則就是題目中所出現的“阿斯本艦隊”。

阿斯本艦隊

在清軍與太平軍的作戰中,英、法、俄、美等列強為鞏固其在華利益和進一步擴大侵略,主動提出了要派兵船助剿太平軍。時任晚清海關代理總稅務司的英國人赫德,他極力慫恿清政府購買英國小火輪船及槍炮來增強清軍水師的實力。在赫德的積極慫恿下,致使清政府下定決心向英國購買艦船。


1862年2月27日,清政府代表在廣州與赫德商議,購買中號艦船三艘,小號艦船四艘以及船上的火藥、槍炮器械,定價共計65萬兩白銀,交貨期限為一年。並在英國招募舵工、炮手、水手約160餘人,以後再添配中國水勇400人,同時準備聘請英國海軍管帶前來中國訓練水勇。其後,赫德又致函在英國休假的中國第一人海關總稅務司的李泰國代為辦理,並就近在英國招募人員,李泰國也隨即向英國政府提出讓曾在兩次鴉片戰爭中到華參加海戰的海軍上校阿斯本為艦隊司令,這也就是阿斯本艦隊的由來。而此時的英國政府卻希望利用這支“中英聯合艦隊”來加強對清政府的控制,並非由清政府自己統一管轄。


1862年8月30日,英國政府同意了李泰國的提議。很快李泰國就訂購了七艘艦船,分別以中國的城市名命名,此後又購買了一艘供應船。原來商議的65萬兩白銀根本就不夠用,李泰國又向清政府請求撥款15萬兩白銀,總計費用達到了80萬兩白銀之多。為了使這支艦隊全部掌控在英國手中,李泰國和阿斯本這兩名英國人決定,艦隊人員全部聘請英國人,並在英國招募了艦隊官兵600餘人。為了避免引起英國國內的壓力,對外則謊稱此艦隊是為清政府緝捕海盜,稱之為“中英聯合艦隊”,並自行設計艦隊旗幟。

也就是說清政府自己花錢請外國人幫忙購艦,但整個艦隊基本上全是外國人且也不受清政府的統一管轄。這清政府也不是傻子,在1862年10月赫德來京時,才知道訂購的艦船已經在製造,便趕忙與赫德研究艦隊配備中國官兵等事項。但李泰國為了直接控制這支艦隊,無視清政府的存在,竟以中國全權代表的身份於1863年1月16日擅自與阿斯本訂立了“合同十三條”,也稱“李阿合同”。

合同的內容自然是讓阿斯本全權控制此艦隊,但清政府的本意則是這支艦隊中的外國人用來教中國水勇練槍炮與行駛輪船,並非控制整個艦隊,且艦隊官兵也不能全是外國人,可李阿兩人的“合同十三條”中規定,事事都由阿斯本做主,不需聽命於清政府。



無可奈何之下的清政府只能制定“輪船章程五條”來遏制李阿二人的“合同十三條”,輪船章程五條中規定,由清政府選派武官來負責總統,阿斯本只是清政府請來擔任“幫同總統”,任期四年,艦隊一切事宜由兩名總統協商辦理,艦隊作戰應聽從駐地的督撫的節制調遣,行兵進止由中國主持,可隨時挑選中國人上船練習。

1863年9月18日,阿斯本本人率領整個艦隊抵達天津後,對清政府規定的“輪船章程五條”大為不滿,李泰國也出爾反爾。於是,二人一起要求清政府同意他們“合同十三條”的無理要求,但清政府又不是三歲小孩,這兩人想控制整個艦隊的想法也遭到了清政府的斷然拒絕。經過反覆辯駁,清政府始終不肯放棄艦隊的指揮大權,曾國藩、李鴻章等人也堅決反對阿斯本控制此中國艦隊的陰謀,曾國藩更是提出,中國人購買的艦隊必須完全由中國人指揮,否則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解散這支艦隊。



當時的清政府在創辦近代海軍之初,就嘗試到了艱難的滋味。一支花鉅款打造的艦隊竟然懸掛外國國旗,且不受清政府的直接統一管轄,真是令人氣憤。

1863年11月2日,清政府以“中國兵權不可假於外人”為由,拒絕了阿斯本的要求,並照會英國政府將艦隊解散,全部艦船由英國變賣出售,所得款項交還中國。另外,清政府也承擔了阿斯本以及部下等600餘人9個月的月薪和回國路費,共計4.75萬兩白銀。1864年,英國政府將最終變賣艦隊的57萬兩白銀交還中國,阿斯本艦隊事件也終以清政府損失70萬兩白銀的高昂代價而結束。



至於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為何抗議要解散“阿斯本艦隊”,這可想而知,一支清政府花重金打造的近代化艦船,目的就是為了抵禦外敵入侵。倘若這樣一支艦隊都不受清政府控制,又談何增強海防力量,抵禦外敵入侵?

解散了這支艦隊,不僅粉碎了李泰國阿斯本以及英國殖民者妄想控制整個艦隊的陰謀,同時也維護了晚清時期中國軍事以及外交的安全,也為之後晚清政府創辦海軍加強海軍力量建設提供了參考意義。

(原創不易,謝絕其他平臺創作者抄襲洗稿!)


宇澤歷史


首先講一講“阿思本艦隊”,阿思本艦隊是中英聯合艦隊,這支艦隊可以說是清朝第一支近現代海軍,但只是曇花一現。

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起事,當時清軍腐敗,太平軍一路北上勢如破竹,1853年定都南京。

除了太平天國這個內亂,清朝此時還有外患,從1840的鴉片戰爭開始,西方列強紛紛跑到華夏來謀求利益。


洋人根本不在乎誰來統治華夏,他們只希望在華夏得到他們想要的利益,如果誰給他的利益多,他就支持誰。

洋人曾與太平天國接洽過,畢竟洪秀全打的是上帝的旗號,使洋人對他有天然的好感。但是雙方交談得並不愉快。

在與太平天國接洽時,洋人還在當時華夏的正統——清廷的手中搶奪利益,英法兩國組成聯軍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沙俄、美國又趁火打劫。尤其是沙俄,通過威逼利誘強佔了我國大片國土,英法、美等國則獲得了更多的權利。


洋人在太平天國那裡沒有得到的利益,在清廷這裡得到了,其次太平天國此時已經在走下坡路了,而且洪秀全等人的表現與洋人心中的上帝有差別,洋人因此傾向於支持清廷,紛紛表示願意給清廷提供軍事援助,尤其是英國,他們希望通過清廷在東方獲得更多的權利、利益。

之前的封建政權一直奉行的大陸政策,對海洋的重視度不夠高,西方列強的炮艦打開了清朝的國門,上層精英並不是傻子,他們意識到了堅船利炮的厲害,紛紛上奏朝廷,請求朝廷購買洋船、或者聘請洋匠建造艦船。


地方大臣曾國藩主張“師夷智以造炮製船”,左宗棠也主張“仿造輪船以奪彼族之所恃”。中央的恭親王奕欣也主張購買洋船鎮壓太平天國,洋人赫德給咸豐帝吹牛,說如果採用西方艦船,那麼剿賊必得利,從長江口到南京只用6天,一天就能攻破南京城。正被太平天國搞得焦頭爛額的咸豐帝大喜,立即下聖諭命江蘇巡撫薛煥、福州將軍文清、兩廣總督勞崇光迅速籌辦購船事宜。

可以大清辦事一般都會很坎坷,過了一個多月咸豐帝病逝,之後上層又陷入奪權鬥爭中,導致購船一事暫時被放下。

清廷將其擱置後,太平天國則來催清廷,李秀成率太平軍一路東進,接連攻下寧波、杭州,直逼上海,恭親王奕欣又得到消息,太平軍攻下上海的目的就是想從洋人手中購買火器、輪船。


最後在三方勢力的相互促進下,清廷急令恭親王奕欣籌款向西方購買洋船,具體事情由英國人利泰國操辦。

購買經歷也是非常坎坷(大清辦事一般都很坎坷),這件事慈禧太后、維多利亞女王、英國的首相和各大內閣成員、李泰國、恭親王奕欣、兩廣總督勞崇光、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都捲入了這件事。

當時的李鴻章正在上海,他帶著淮軍保衛了上海,得到了上海士紳的支持,手裡有的是錢。

恭親王奕欣就找到李鴻章,希望李鴻章幫忙出錢,而李鴻章什麼事情都是聽他老師曾國藩的,這讓奕欣很不爽。

1863年4月4日,艦隊從英國駛往我國。洋務派內的各方集團都想獲得這支艦隊的實際使用權,曾國藩集團、左宗棠集團、恭親王奕欣集團為艦隊的控制權進行角逐,李鴻章集團也是全力支持曾國藩的,左宗棠的勢力沒有其他兩個大,真正角逐艦隊控制權的是曾國藩與奕欣。


真正讓“阿思本艦隊”破產的是英國佬,當時我國沒有技術,人也不會操作洋船,因此船員、船長都是英國人,艦隊司令阿思本還曾參加了兩次鴉片戰爭。

艦隊是清廷出錢籌辦的,是為清廷辦事的,按理說控制權是屬於清廷,但是英國佬卻要求這支艦隊必須掛外國旗幟,由外國人指揮,這個外國人還是清朝海軍的司令。

清廷一看,老子花錢,到頭來卻全是別人的,真當我人傻錢多?各大派也不希望這支艦隊的控制權在洋人手裡,紛紛擠兌這支艦隊,曾國藩、曾國荃紛紛上書,表示南京已經被團團包圍,攻克只是時間問題,完全不需要這幾艘洋船。

各方勢力的妥協下,大清帝國最終白白花了67萬兩白銀,什麼都沒得到。但清政府也開始了力圖自建強大海軍抵禦外侮之路。


司馬長史


嚴格的說不止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三人對阿斯本艦隊不滿,從清廷上下對阿斯本艦隊都有很大的意見,因為李泰國這事幹的太離譜了,已經遠遠超過了清廷所能接受的底線。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清廷和地方督撫已經能部分正視中外之間的一些差距,不再什麼都以天朝上國自居,加上鎮壓太平天國的需要。因此購買西方先進的武器已經成為共識。

購買阿斯本艦隊的本意,是為了儘快攻克南京,消滅太平軍,同時也有考慮加強海防,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想法。然而李泰國、駐華公使普魯斯、英國海軍部卻把這當作了控制中國海軍的好機會,不僅艦隊的指揮官是英國海軍軍官,連士兵也是從皇家海軍裡招募。

而更為致命的是李泰國私自和阿斯本簽訂的合同規定:

阿斯本艦隊歸阿斯本管轄,以後中國所有的西式軍艦,都必須交由阿斯本管轄;

阿斯本只執行李泰國轉達的中國皇帝命令,李泰國有權決定是否轉達這些命令,即阿斯本艦隊可以拒絕中國的指揮;
阿斯本艦隊所有人員由阿斯本選擇聘用;
阿斯本艦隊是外國艦隊,所以懸掛外國國旗。

假如說當時中國缺乏相應的專業人員,需要聘用外國海員操作還算合理的話,其他的條款則是赤裸裸的把阿斯本艦隊變成了中國出錢的英國艦隊,也難怪李泰國因為此事而被英國政府授予大英帝國三等男爵勳章了。

但是這樣的條款顯然清廷不能接受,原本為了阿斯本歸屬而爭吵不休的清廷、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都對此大為不滿。奕訢曾經試圖和李泰國談判,將艦隊的指揮權歸於清政府之下。但是阿斯本則提出最後通牒,表示如果不接受他和李泰國之間的合同,他將解散艦隊。加之阿斯本艦隊的消息傳出以後,法國、美國等國都對英國企圖獨佔中國的態度不滿,都表示反對,最後在英國人赫德的主持下,經過談判,最終決定解散阿斯本艦隊。

有些人認為這斷送了中國海軍的第一次建設,這純粹是無稽之談,在整個事件裡,李泰國考慮的根本不是為中國建設海軍,而是純粹的為了英國撈取利益,而且乾的太過分,最終導致了自己的垮臺,這件事裡唯一得益的大約就是赫德了。

李泰國

阿斯本艦隊中的江蘇號北京號與廈門號


不沉的經遠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得知道前因後果!

1860年鴉片戰爭結束後清王朝與列強簽訂了《北京條約》,當時英國開始維護清王朝對中國的統治,與其說維護,還不如說是英國人的小算盤!


那麼在當時,中國的軍事力量是相當薄弱的,人家洋槍大炮配置齊全,再看咱們的大清軍隊,雖然在明朝之前就已經有了火槍,但是並沒有全員配置!還在用刀槍棍棒斧鉞鉤叉。怎麼打都不可能戰勝!鴉片戰爭結束以後,英國建議清朝政府組建一隻艦隊並從英國購買一批戰艦,用來針對太平天國,此時的太平軍已經打到了長江中下游,用西方的艦隊來打壓再好不過!

那購買這批戰艦需要多少錢呢?據史料記載為六十五萬兩白銀。這還只是購買幾隻軍艦,還要自己建造一些,需要八十萬兩白銀!還要招募幾百名軍官及水手(都是用英國人)。說到這裡其實大家已經是心知肚明瞭,英國人的算盤做得很好,自己一分錢不花就能得到一批艦隊,以後再找個藉口跟清王朝鬧翻,再把艦隊開回英格蘭,或者直接用艦隊來攻打中國。妙,實在是妙!

然而,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阿思本艦隊是用一位英國人名叫舍納德·阿思本的名字命名的,艦隊的軍官和水手絕大部分都是英國人!但是建造經費卻全部要清王朝來出,那時的清王朝經過內戰和外戰已經國庫空虛,再綜上考慮,李鴻章,曾國藩和左宗棠當然要反對。

所以最後,因為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英國和清政府並沒有洽談成功,這件事情就這麼不了了之!

其實,我們應該慶幸沒有合作,因為黃鼠狼給雞拜年肯定沒安好心。


w印象


其實現在許多人的看法是受課本民族主義的影響,客觀來說當時英國人的做法符合西方觀點,最關鍵的分歧是艦隊司令的任命,英國人認為應該由懂行的英國職業軍人擔當,否則是對幾百名英國僱傭軍人性命的不負責,而清政府認為艦隊是我的,必須由我來任命,哪怕這個司令一點不懂海軍(這個由太平天國降將丁宇昌任北洋艦隊司令可以看出),只要忠於朝廷就成。再清政府是準備拿這隻艦隊去對付太平天國的,而英國人反對艦隊介入中國內戰(當年各國都沒派兵支援任何一方),只可用於國家防禦,這個清政府當然不同意,當時太平天國肆虐,清政府政權都岌岌可危,從財政中擠出鉅額資金來搞艦隊就是準備用來平叛的,不攻打太平軍根本沒必要去花錢。

其實當年如果這隻艦隊建好了,後來甲午戰爭日本壓根沒法打贏中國,其它方方面面只要涉及海權的(比如訓練出海軍人才),這隻艦隊都可以發揮巨大作用,只是跟英國的戰爭它們應該會站在英國一方。


我們生而平等


艦隊的司令和清政府對指揮權、用人及花費等各方面皆出現嚴重分歧,最終雙方解除合約。不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三人聯手,是三個深入貫徹落實慈禧太后的聖旨的具體行動。他們三個漢人只是棋子,哪有這樣的涉外決定權咯。


投資埃塞


強國不是靠買來的!還要有和平環境。中國航母強國似北洋艦隊,難於一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