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雷潮”不断?未来又将从回新宠?

​P2P行业诞生不过10年左右,然而真正出现在大众眼界的不过也是近3-5年。大约在2013年左右全国P2P平台有6千多家,可谓是百花齐放。各类投资公司也是五花八门,而如今仅剩1000家左右,近年来P2P暴雷方式让我们开眼界了,多半以自融、旁氏、假标为主流。

这个行业突然一下就热闹了,一下又变味....

P2P“雷潮”不断?未来又将从回新宠?

受害投资人聚齐上访,公安部门可忙坏了,各种立案侦查,海外追逃。好在有关监管部门作出相关要求规范行业,如XX金融协会、银行存管、监管备案自查 ,随之P2P平台清退潮来临......

P2P这个行业,从火热的追捧到整体低迷不过几年之间,今年更是让大部分投资人都很难过伤心。但也有少部分投资人是2018年在P2P行业幸福的,他们重仓部分优质平台净收年化收益,受到暴雷影响较少。

据相关数据统计 2017年p2p暴雷平台219家,2018年暴雷平台共239家,目前全国还有1000家左右的P2P平台在筹备监管,如今即将迎来2019新年,爆了这么多平台,目前剩下的平台是否全是优质平台么?

监管之后还会有平台爆雷么?

还是说只是跟当前一样低迷,或年后再跌入更低冰点?

未来又将从回投资新宠么?

P2P“雷潮”不断?未来又将从回新宠?

一、剩下平台是否全优质平台?

客观的说,这个问题谁也保证不了,但就目前情况相对比整个行业之前的情况而言,行业的整体质量要比之前好许多,剩余的平台多半还是想在这个行业继续走下去,不管目前是真P2P还是假P2P都在积极尽力解决公司基本问题,当然这其中必然还是有很多平台抗不下逾期坏账,而不得不清盘。也有很多平台可能觉得这已经是个鸡肋,良性退出另谋出路。

二、监管之后还会有平台爆雷么?

按原定计划,相关监管部门是定在2018年6月完成行业所有监管工作,谁知行业问题比想象的还有复杂,因没有相关经验,又不能一棍子全打死,无奈只能延迟监管时间,更改后计划2019年6月完成行业基础备案接入相关系统工作。当然能通过备案的平台客观来说各方面还是比较靠谱的,每年的年初基本都是行业的逾期高峰期,真正备案成功的又能有多家呢。备案之后仍然是行业的考验,虽然借款人违约成本高了,若平台不抓好自身的风控体系暴雷还是早晚的事。

P2P“雷潮”不断?未来又将从回新宠?

监管只是行业的约束,优胜劣汰不断优化行业,而不是救命稻草,行业后期可能都是些巨无霸公司。

三、网贷行业会持续低迷或者跌入更低的冰点?

1、跌入冰点的概率是比较低。

主要是因监管,现是严管期,各区域公司都不敢顶风作案,各个监管部分一定会死死盯住。

(1)P2P行业大的雷潮基本已过,表层的大部分风险已经释放,主要是自融、假标、旁氏骗局等问题平台,目前已经立案,进入追讨资金环节,让投资人拿回本金。

P2P“雷潮”不断?未来又将从回新宠?

(2)剩余的1000多家平台,都已并入合规备案检查的对象。合规期间想跑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按监管出台的清退方案,进行良性退出,如深圳互金10条戒律中这条就不错:“清盘得进行金融办备案,平台高管不得离职”。

(3)2019年仍然是行业清退关键年。合规开启后,剩余的1181家平台中,其中还有586家未按要求提交备案,将被分类陆续出清。目前主要清退方案:优质平台兼并一些标的真实性高的平台,或充当银行业、消金业的助贷机构等。

P2P“雷潮”不断?未来又将从回新宠?

(4)P2P合规后的主要问题还是逾期问题,监管部门在不断优化征信体系,各种限制违约还款的借款人,征信体系完善之后,各种平台的逾期违约的借款人日后生活将诸多不便,如:不能坐高铁飞机、子女上高等学校,再次借贷等情况。有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各平台纳入征信体系的逾期金额已达2.9亿元,这只是很小一部分平台上报的数据。

四、未来将从回投资新宠么?

(1)2019年问题平台清退之年。无论是否软着陆,还是其它退出方式,目前来看,投资人的回款普遍存在一定的风险,

这类平台业务上假标或资质差类标过多,基本没有信披,甚至没有银行存管,平台本身自营能力也欠缺强风控实力,被兼并或转为银行业、消金业的助贷机构概率较低。

P2P“雷潮”不断?未来又将从回新宠?

平台虽然跑不了,像这种情况回款还是很困难,网贷存量用户的投资信心低迷,出走网贷行业投资很正常。新的投资人多半仍然处于观望不敢轻易进入,无论是新投资人进入或存量投资人大部分都会优先考虑优质的大平台,相对而言稳定性要高很多。

(2)政策约束:超一线城市已经实现了降规模、降出借人数、降存量等措施,从业公司利润必将降低。对大平台而言,短期影响不太大,长期下去,势必也难以一如既往的维持。中小平台更不用说了,撑不下去只有退出。有相关统计了近期比较知名的大平台年度财务报告,这些平台利润相对去年基本都下降了40%以上。

P2P“雷潮”不断?未来又将从回新宠?

(3)三降政策下,持续2019年6月份,很多公司的利润会再进步压缩,或亏损。这种情况下基本都是拼“爹”拼家底了,拼口碑了,家底不够厚,又得不到新的融资的话,唯一退路可能就是退出。若平台本身业务比较规范,存量又大,品牌影响又强,那么要再次获得融资相信问题也大,继而IPO上市也是很正常。

(4)目前监管虽然比严,但他的目的是为了行业更规范,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而不是阻挡行业的发展。目前大多数平台都在积极自救中,表面是风平浪静一如既往的正常运营,公司的实际财务情况 逾期情况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种情况下投资人怎敢轻易进入。投资人缺乏对行业的信心,缺乏对公司的信任造就行业的整体低迷再正常不过了。因不确定因素太多了,谁的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就目前行业整体情况而言,其实也不用太担心,因为这个行业不可能会消失,只会越来越规范,要借钱可能也会越来越难,到时候不是平台少了,而是门槛高了。监管部门一直在努力规范中,尽快让行业走上正轨,有消息称将2019年6月份陆续公布白名单公司,若启动白名单公示,整个行业应该会大面积的回暖。那么从回投资新宠也就不远了。

P2P“雷潮”不断?未来又将从回新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