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城,遇自己:我的北京记忆

遇城,遇自己:我的北京记忆

北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向往。

即使在世界上,华厦古都北京也是人们的心仪之地!

上小学时,北京就成了我心中的圣地。

告诉我北京故事的是小学的启蒙老师,第一个教我读书的人。

从此,首都北京和美丽的老师,成为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遇城,遇自己:我的北京记忆

真正走进北京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大学快毕业的时候,为了毕业论文,和班里大多数同学到北京游学。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当时发生的许多事都渐渐淡忘了,唯有一件事至今难以忘怀。

当时,一位同学到王府井百货商店买东西,把钱包丢在了柜台上,那可是他的全部财产,身家性命。

当他几乎不抱希望的回头寻找时,柜台营业员将钱包一分不少地还给了他!

现在的年轻人也许很难想象:那个钱包对上世纪八十年代出门在外的穷学生意味着什么?

对于当时的他,就是绝处逢生的感觉,喜极而泣的他不知说什么,拿起商店的意见簿(那是的商店都有这样一个本本)写下:

“伟大的首都人民万岁!!!”九个大字。

时光带走了许多的记忆,但这个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遇城,遇自己:我的北京记忆

对北京有较深入的了解,是工作之后,作为基层电视工作者到北京广播学院进修的几个月,学习之余把北京的大街小巷串了个遍。

那是87年的春夏,风调雨顺,没有雾霾,觉得北京的路都很直,很容易找到方向感,不像在上海容易迷路。

那时,北京不像如今这般大,这么多环城公路,这么拥挤。

天总是很蓝,老舍先生说的:什刹海的蜻蜓,玉泉山的塔影,都可寻见。

古老的,温馨的,宽厚的,文化的华厦古都,成了我年轻生命中的难以忘怀的记忆,在北京广播学院的进修,对我一生从事的电视事业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遇城,遇自己:我的北京记忆

后来,因工作原因,又去了许多次北京,觉得北京的变化是加速度的,令人目不暇接。

对北京更深的牵挂,是女儿考上中国传媒大学,也就是以前的北京广播学院,女儿学传媒受我影响,而我对电视事业的痴心不改却是在北京广播学院播下的种子。

女儿如今在北京工作,看来对北京的牵肠挂肚是永无止境的了,因为女儿,也因为自己!

在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我发现了自己的事业方向,也使女儿找到了热爱的事业。

衷心祝福北京更加美好!祝福在北京工作的人们都有一个灿烂的前程!祝福所有的人们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遇城,遇自己:我的北京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