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明明進忠比炩妃更壞,為什麼卻沒有炩妃那麼討人厭?

很多年前,胡適說: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很多年後,我們才發現,歷史的確是個女的。

同樣的傳奇身世,同樣的不擇手段,在一部劇裡被捧為勵志黑蓮花,在另一部劇裡卻被貶為腹黑綠茶婊。

《如懿傳》:明明進忠比炩妃更壞,為什麼卻沒有炩妃那麼討人厭?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好與壞,和他/她的討喜或討厭並無必然的因果關係。

真正重要的,是人設……以及這個人的臉。

在《如懿傳》裡,一手調教炩妃的人並不是皇上,而是皇上身邊的太監進忠。在炩妃從懵懂無知到心狠手辣的成長過程中,進忠的一次次提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他為她創造了接近皇上的機會,也是他教會了她賣母求榮,是他攛掇著她逼死了凌雲徹,也是他鼓搗著離間了皇上和如懿的感情……

《如懿傳》:明明進忠比炩妃更壞,為什麼卻沒有炩妃那麼討人厭?

按理說,這麼一個奸佞險惡的人的確是千刀萬剮也死有餘辜的。可是,在他真的被炩妃勒死的那一刻,為什麼我們卻並不覺得大快人心,甚至還覺得有一丟丟可惜呢?

因為他的人設是有愛的真小人。

《如懿傳》:明明進忠比炩妃更壞,為什麼卻沒有炩妃那麼討人厭?

沒有誰會對一個光明磊落的小人抱有幻想,從一開始就摔在了地上,再往下也頂多再砸一個坑了。反倒因為這樣,他一點點的良心發現就能讓人倍感意外,熱淚盈眶。

在炩妃初產的時候,他一點也不像個陰損的小人,反倒像個平凡的父親。他那著急焦慮的樣子,搞得好像生的是他的試管嬰兒一樣。而每當炩妃即將行差踏錯的關頭,他也能臨危不亂挺身而出。要沒他在,炩妃都死了100遍了。

不得不說,這已經盡到一個太監能做到對愛守護的全部了。儘管他對炩妃的愛來得非常猥瑣,每次毛手毛腳都讓人一陣膈應,但一想到作為一個太監他又能做什麼呢?於是也就忍了。

《如懿傳》:明明進忠比炩妃更壞,為什麼卻沒有炩妃那麼討人厭?

最重要的是,他的身上有一股騷勁。這種騷完美中和了他骨子裡的壞。看著他小眼一橫,厚唇一抿,竟有些莫名的喜感。這就猶如高晞月儘管也挺狠,但一看到她發火時那奶兇奶兇的樣子,很容易就把人的恨給帶跑偏了。

而反觀炩妃的人設,她是一個無愛的假好人。

《如懿傳》:明明進忠比炩妃更壞,為什麼卻沒有炩妃那麼討人厭?

出身低微,積極好學,原本是可以照著魏瓔珞的路線走的。但她選擇了一條反人性的捷徑。外在恭順柔弱,內在蛇蠍心腸。在她身上是沒有愛的,除了名和利,似乎已經沒有別的追求了。手段可以不擇,六親可以不認。即使她對凌雲徹有不捨,但這種不捨也是建立在利用價值的基礎之上的。即使她眼含熱淚去牢裡看望凌雲徹,也只會讓人解讀為救贖自己的愧疚之心而已。

真小人或許傷人髮膚,假好人卻能毒心入骨。

曾經飛揚跋扈的嘉妃,也讓人恨的牙癢癢,但因為她對世子的一片痴心,我們覺得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殘害了n多皇嗣的高貴妃,因為單純被當槍使,在她死的時候起碼也能為她嘆一口氣。唯獨一個偽善至極卻又喪心病狂的人,無論如何慚悔,都是無法被原諒的。

當然,臉也很重要。

戲裡的進忠陰險狡詐,生活中的演員卻陽光健康。兩相一對比,觀眾很容易就走出戲裡的陰影了。

《如懿傳》:明明進忠比炩妃更壞,為什麼卻沒有炩妃那麼討人厭?

回頭一看,戲裡的炩妃心狠手辣,戲外也是一副風塵滾滾的樣子,加之之前演了那麼多的大反派……你要我們怎麼想?你還想我們怎麼樣?想不討厭也難啊!哪顧得上你生活裡究竟是不是一個好姑娘!

《如懿傳》:明明進忠比炩妃更壞,為什麼卻沒有炩妃那麼討人厭?

人設一旦固化,到底有多可怕?

以至於在後面幾集的片頭廣告,當李純一臉媚笑地念著香飄飄廣告時,我都在想:這?沒錯!一定是優樂美在使的離間計!

《如懿傳》:明明進忠比炩妃更壞,為什麼卻沒有炩妃那麼討人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