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上我家小住,我带她吃尽各种特色小吃,她却不开心

婆婆上我家小住,我带她吃尽各种特色小吃,她却不开心

读者来信

木子李:

我相信,大家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每次回老家,父母都会买一些大鱼大肉来招待我们,但是,我们更希望吃到久违的家常便饭;

每次收到朋友礼物,我们都很开心,但是,朋友送给自己的礼物,未必就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有些礼物就会成为甜蜜的负担。

因为有这方面的体会,所以,对于招待朋友、亲人,我通常选择接地气。就好比:每年春节走亲戚,我通常会带着‘食用油’,觉得存放时间长,且他们都需要;就好比,朋友或亲人来我们这边玩,我都会带他们吃当地特色小吃(通常,特色小吃,不会有太高档的门面),而一些所谓的有档次饭店的饭菜,他们在他们当地也都能吃得到。

婆婆来我家小住之前,我一直觉得我自己的生活态度挺好。

然,前不久,婆婆来我家小住,我也是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偶尔在家里亲自给婆婆做一些我自认为还比较拿手的饭菜,或带着婆婆挨个吃我们当地特色小吃。没想到,有天,我在厨房做饭,婆婆则对丈夫说,晓静(我的名字,化名)每天都带我吃一些地摊(其实不是地摊,只是不上档次而已)。

没有因为这件事和婆婆争吵,只是在之后带婆婆出去时,我选择了她稀罕的比较有档次的饭店。

就想问一下:在为人处事层面,是不是之前的许多年,我一直都是错的?又或者,是不是请朋友吃饭,只有去上档次的饭店,才能证明我的热情?

木子李答读者问:

在我刚工作那会,我选择的为人处事方式:每次请朋友吃饭,会去有档次的饭店,且每次都是大鱼大肉的点单,另外,明明只有三个人吃饭,我都会点五六个菜,宁愿被剩下,并觉得这样做,才够热情。

但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觉得:1)不再主动点单,而是将单点的事情交由被宴请的人,他们比较了解自己喜欢吃什么;2)保持着几个人点几个菜的原则,如果不够吃,再加菜,偶尔有剩菜,我也会打包。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以及我的生活态度一样:有些人就喜欢用你在对方身上花钱的数目来判定你是否热情,你婆婆就是这样的人。

可谓:众口难调。

然,人与人相处,真的要处处讨好吗?我觉得没必要。用你认为对的方式去做到热情和坦荡即可。因为,我们本身就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