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秒能傳近40萬集劇,中國光傳輸實現“跨量級”突破

武漢晚報2月12日訊(通訊員 李勝瑭 記者 李佳)12日長江日報記者從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獲悉,該企業在國內首次實現1.06Pbit/s超大容量波分複用及空分複用的光傳輸系統實驗,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1秒能傳近40萬集劇,中國光傳輸實現“跨量級”突破

1秒能傳近40萬集劇,中國光傳輸實現“跨量級”突破

據瞭解,該成果由光纖通信技術和網絡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烽火通信和光迅科技聯合研究攻關獲得,該實驗採用了國內在光傳輸系統技術、光器件和光芯片技術、光纖光纜技術上最領先的研究成果,能實現傳輸容量為目前商用單模光纖傳輸系統最大容量的10倍,相當於可以實現一根光纖上近300億人同時通話,較2年前烽火實現的“國內第一”,又翻了一番。“可以在1秒之內傳輸約130塊1TB硬盤所存儲的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賀志學博士介紹。1TB是什麼概念?可以存儲30萬張相片或3000集的電視連續劇。

據瞭解,實驗在一塊不到30mm2的硅芯片上集成了光發送、調製、接收等近60個有源和無源光元件,且能支持C+L波段同時工作,是目前國內集成度最高的商用光子集成芯片。

據瞭解,此次在單模19芯光纖內完成了光傳輸驗證,傳輸總容量達到1.06Pbit/s,譜效率達到了113bit/s/Hz。據業界數據,目前多芯光纖的最大容量可達到2.15Pbit/s。

“這也是光纖通信系統容量國內首次從Tbit量級跨越到Pbit量級,兩者相差1000倍”,賀志學介紹,此次實驗所使用的核心光芯片和光纖均為自主研製,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如採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單模19芯光纖為傳輸介質。和普通光纖不同的是,一根單模19芯光纖相當於19根普通光纖合而為一。假如將光纖信息傳輸類比於路,普通光纖如果是單一車道,那麼單模19芯光纖就相當於分支出19個出口的高架橋,能夠提供19倍於普通光纖的傳輸能力。通過工藝及技術上的突破,烽火自主知識產權的單模19芯光纖解決了多芯光纖間串擾難題,隔離度達到-40dB,把盤根交織的“車道”與“車道”之間的干擾和影響降到了最低。

賀志學介紹,從烽火到中國信科,我們的每秒光傳輸容量從2013年到今年,一共7次刷新自己的極限。而這次最新成果標誌著我國在“超大容量、超長距離、超高速率”光通信系統研究領域再次邁向了新的臺階。

據瞭解,我國2018年光纖用量佔全球光纖用量的一半,截至目前,我國已敷設光纖累計總量超過18億芯公里。2018年9月底我國固定寬帶家庭用戶數達4.3億,其中光纖寬帶用戶約3.59億戶,光纖接入覆蓋用戶達11.7億戶,我國移動用戶則高達15.5億戶,移動寬帶用戶約13億戶。無論互聯網、固定寬帶還是移動通信、移動寬帶都離不開光通信技術,2019年,無論移動通信、寬帶還是互聯網都將繼續快速增長,這將為光通信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