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家庭教育叫带着孩子做公益

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孩子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有机会来参加此次志愿团公益行捐赠活动,与心怀大爱的朋友们一起交流自己这些年做公益的感受和体会。

有一种家庭教育叫带着孩子做公益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自己:我叫洪梅,是锡师附小的一名语文老师。与此同时,我还是一名志愿者。从2013年至今,我参与过大大小小几十次助学活动,实地走访了三省六市八县,去年8月份,我还去非洲参加义工活动,收获满满。一间间极其简陋的屋子,一个个家庭因为各种原因而瞬间垮塌,孩子们孱弱的身体过早地承受生活的重担……每每看到这些,我都于心不忍,感恩自己拥有美好生活的同时,更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有一种家庭教育叫带着孩子做公益

所以,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有一种家庭教育叫带着孩子做公益。讲之前,我先与大家分享在助学活动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种家庭教育叫带着孩子做公益

记得是去年夏天,我和其他志愿者前往安徽省定远县,到贫困学生小东家里进行实地走访,那天的雨下个不停,在当地校长的带领下,好不容易来到了村口。但路实在太窄了,车子开不进去了,我和其他志愿者只能下车步行。谁知小东和母亲早已在村口等候,微笑着迎接我们的到来。

有一种家庭教育叫带着孩子做公益

母子俩带领我们沿着泥泞不堪的小路走了好久,才看到他家的房子。门前是一大片泥地,一下雨,像沼泽地一般。前后两间小平房,门只有一米宽,我们几乎是钻进去的,来到里面,十几平米的卧室就一张小床,黑魆魆的,床头却贴满了各种奖状。

母亲告诉我们:孩子的父亲在孩子刚出生时便因肺结核去世了,父亲在世时借了高利贷,现在还欠好多万,家中有三四亩田。自己身体很不好,去年查出来有血管瘤,我问她今年有没有去检查,她说:“没有,因为不管查出来好坏都没有钱治疗,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是给孩子读书的!”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有一种家庭教育叫带着孩子做公益

家庭的不幸令人唏嘘,孩子的优秀令人惊叹。小东告诉我,自己在班里一直都是前三名,每学期都是三好学生,平时也经常帮助同学,看着他灿烂纯真的笑脸,我拿出之前准备好的礼物:赛车和超轻黏土,问他喜欢那个,他说都不要,我以为他在和我客气,就说:“收下吧,没关系的。”他回答我说:“我没有玩过玩具,不知道怎么玩。”一个六年级的孩子,都没有玩过玩具,要不是我亲耳听到,都不敢相信。

有一种家庭教育叫带着孩子做公益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志愿者,我能为他们做的事情很少很少,反而是这群贫困又坚强的孩子,给了我无尽的力量。他们面对苦难时的不屈不挠,让我动容;他们遭遇挫折时的积极乐观,让我敬佩。从那次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带着我的孩子做公益,现在他还小,但已经参加了不少次活动。

有一种家庭教育叫带着孩子做公益

在我身边,也有很有许多这样的爱心人士,他们做公益的时候,就时常带上自己的孩子,禹霏爸爸就是其中一位。

有一种家庭教育叫带着孩子做公益

在所有父母都拼命抓孩子成绩,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的当下,禹霏爸爸反其道而行,不让女儿上任何补习班,他对女儿说:“你上课认真听讲,好好学习,课余时间我就带你一起参加活动。”作为父亲,他希望女儿具有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让孩子懂得追求是人生境界的动力。他认为,父母不仅要关爱孩子,而且要设法让孩子学会关爱,爱父母,爱他人,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以此不断焕发孩子向上进取的情感。

有一种家庭教育叫带着孩子做公益

事实证明,小禹霏做到了不补课成绩一样非常好。爸爸带着女儿做公益,包括最初的敬老院活动,到后来的去福利院看望残障儿童、用女儿的压岁钱结对资助偏远地区的小学生,参加爱心义卖活动、开展公益项目等,父女俩一直活跃在各种公益活动场所。

有一种家庭教育叫带着孩子做公益

习惯成自然,每个周末,小禹霏玩的不是游乐场,不是逛街买东西,而是与爸爸一起做公益。她已经习惯了在星期六独立完成全部作业、星期日一起参加公益活动的时间表。这么多年来,不论酷暑严寒,父女俩都在坚持着,可禹霏的学习成绩非但没有受影响,反而更好。她对自己做的事情很骄傲,还勇敢地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加入她的队伍。诚如禹霏爸爸所言;“带领女儿参加公益活动,不是在浪费她学习的时间,相反,是一种教育的过程,义务奉献是培育孩子的心智、体能和爱心的重要媒介,在公益的路上孩子能学会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好人!”

有一种家庭教育叫带着孩子做公益

平时,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即做公益应该是成年人的事情,与小孩子无关,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作为家长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的公益意识,因为这些活动带给孩子的成长不容忽视。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家里的“小王子”或者“小公主”,优越的生活条件可能会滋生一些坏毛病。这个时候,家长的教育就该明显地体现出来,而带孩子做公益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一种家庭教育叫带着孩子做公益

其实,从小就在孩子心里埋下爱的种子,可以培养孩子对公益活动的初步认知。带孩子做公益,能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陶冶其心灵,使其从小就知道帮助别人、服务社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此外,还能加强孩子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同时,让孩子们深入了解还有许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困之人,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还能使其接触新事物,体验生活的艰辛,对社会各个方面都有一个大致的认知……

有一种家庭教育叫带着孩子做公益

如今,绝大多数家长都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成了一切,可殊不知,如果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爱心的人,那么即便成绩再好,也只能是没有情感、同情心,甚至没有是非观念、不至善恶的“分数机器”。而公益是一种很纯粹的信仰,有助于个人修为,使公益行为充满正能量,从而有益于孩子人格、道德、思想的正面培养,使其将来更有责任感、使命感,通过点滴的积累,积小爱成大爱,让人性的温暖触达社会每一个需要的角落。

有一种家庭教育叫带着孩子做公益

所以,带着孩子做公益,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每一次公益活动,都会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都能收获感动与成长!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存善心,行善举,做善人!

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