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一千零一夜》開始的地方——北非摩洛哥之旅

“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一點,因為我們始終要失去它。”

——尼采

走進《一千零一夜》開始的地方——北非摩洛哥之旅

摩洛哥這個名字,在我來之前是非常陌生的。是《一千零一夜》裡的故事匣子?是《北非諜影》中暗流洶湧的Rick’s Café?是小王子的出生地?還是三毛認定的前世的故鄉?這個北非阿拉伯國家,在那些故事與傳奇中,像是情感滿溢的容器。

但對於某些地方和某些人,故事開始就在某一個瞬間,你看到了某個旅行者定格的某個須臾,你看見的是定格的時間,然後這個時間在你看見它的瞬間開始無限延展開,它緩緩氤氳到你的整個世界,填滿了你滿心滿眼的渴望。

走進《一千零一夜》開始的地方——北非摩洛哥之旅

【記憶之城——卡薩布蘭卡】

飛機在卡薩布蘭卡落地,排了很久的隊伍才入境,排在後面的統一深色衣袍的信徒們,黝黑黝黑,讓我們不敢直視;排在前面的倆美女卻讓我們不忍移開視線,禁不住感慨:摩洛哥的女子真是越看越漂亮,每一雙女子的眼眸都閃爍著星星的光芒,在濃密捲翹的睫毛映襯下,愈發奪目。卡薩只是中轉站,我們下午就得趕往馬拉喀什,所以直奔哈桑二世清真寺。

這裡的出租車漫天要價,我們早有耳聞,原本只需要20迪拉姆,他卻能開價到80,原本語言不通,還價到40迪拉姆,便趕緊上了車,到達目的地,抬價到50迪拉姆,誰讓我們是外鄉人呢,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也就照付了。

雖然打車讓我們掃興,哈桑二世清真寺卻讓我們驚歎,我們11:58趕到了售票處,12:00入場。我們脫下鞋子,放進綠色的無紡布袋,小心翼翼地走進清真寺,裡面空曠浩大,沒有任何多餘之物,靜謐與祥和,大廳正中懸空建起兩條平行的長廊,這是專供穆斯林婦女祈禱的位置。長廊的柱子和壁板都是用本色的杉木雕成,精雕細刻,圓潤溫柔。

走進《一千零一夜》開始的地方——北非摩洛哥之旅

周圍高大的牆壁呈現的則是阿拉伯馬賽克鑲嵌工藝。鏤空木窗透進來的陽光更是讓整個大廳蒙上了神秘色彩,大廳的地面全都是有摩洛哥自己生產的方法大理石鋪就。大理石下面鋪設了。電熱力供暖裝置。巨大的中央屋頂可以開啟和關閉,天氣晴朗時,祈禱大廳的屋頂開啟,藍天當空。

在清真寺的下面還有巨大的地下城,順著階梯下去,在眼前展現的是供穆斯林信徒小淨的蓮花噴泉。數量之多,歎為觀止,那麼多的蓮花噴泉足以滿足一兩萬人淨手,淨面。

走進《一千零一夜》開始的地方——北非摩洛哥之旅

逛完內部,我們在外圍轉了一圈,拍照留念。清真寺旁邊就是波濤洶湧的大西洋,據說這個構思來自於哈桑二世的一個夢,他夢見祖先乘風破浪從海上來到摩洛哥。於是,他發誓要在水上為祖先建一座清真寺。他說要讓穆斯林信徒們來這裡禱告時,面對真主賜予的天空和海洋,更深切地緬懷祖先遠征而來的豐功偉績。

卡薩布蘭卡是一座記憶之城,一部《卡薩布蘭卡》,誘惑過多少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愛情棲息於此。

“A kiss is still a kiss,a sigh is just a sigh,the fundamental things apply,as time goes by .”

據說《小王子》的作者及飛行員安東尼·德·聖埃克絮佩裡在往返撒哈拉沙漠送郵件等郵件時,會坐在卡薩的酒吧裡消磨時間,我們時間有限,就沒有多停留。

【千年的喧囂——馬拉喀什】

在卡薩稍作停歇,我們馬不停蹄奔向下一站。前往馬拉喀什的火車晚了十分鐘,一等車廂雖然簡陋,但相比二等座的擁擠和體味充斥,已經非常滿足了。一等座是六人的小包廂,我們可以利用這四個小時好好休息。醒來拉起窗簾,此時已是夕陽西下,田野上泛起了點點金光,有種大漠孤煙直的錯覺。

走進《一千零一夜》開始的地方——北非摩洛哥之旅

入夜,四隻24寸的旅行箱咕嚕嚕地轉動著,我們做好了一百二十萬分的心理準備,來迎接傳說中的驚險和刺激。不得不說,我們是幸運的:當我試圖用英語和出租車司機砍價的時候,青兒瞥見了舉著酒店牌子的司機,此刻的歡欣鼓舞無以言表。

走進《一千零一夜》開始的地方——北非摩洛哥之旅

錯綜複雜的老城區是個讓地圖淪為廢紙的地方,不眠廣場的四周圍有無數條蛛網小徑,用心良苦的民宿小夥都為我們一一想到了,在路口等候我們。毫不誇張地說,我都有點兒熱淚盈眶,一顆心在陌生的異鄉里忽冷忽熱的,就像過電一樣。這僅僅是我們在馬拉喀什的第一個小時。

在不眠廣場附近犒賞完味蕾,已經十二點多,奔波了一天,我們慢悠悠走在回民宿的路上。之前聽聞過這個城市的最大的特產——少年帶路者,他們已在角落裡伺機良久。小巷子裡的燈光昏暗,我們都看不清他們的臉,三五個少年圍堵過來,七嘴八舌地表示要幫我們帶路,我們明確表示:NO!我們不覺加快腳步,他們緊追不捨,糾纏不休,嘴裡不時冒出粗暴的話。

走進《一千零一夜》開始的地方——北非摩洛哥之旅

“這是一片什麼都能發生的土地。”我驚慌極了,不知所措。正在這時,一聲厲喝,讓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轉角處出現了一個模糊的身影,緊接著就聽到原先的少年向我們解釋:我們之間什麼事情都沒有。顧不上其他的了,我們逮到機會就立刻開跑,直到民宿門口才停下。轉頭一看,穆罕默德呢?我瞬間驚呆了,下一秒,只見他竟闊步向我們走來,問他怎麼了?他說:怕那些人是一夥的,會追上來,我斷後。

這句話,如今回想起來,都覺得特別暖心,要知道:他也只是一個17歲的少年。

第二天一早,民宿熱情招待我們,豐盛的早餐讓我們大飽口福,實在吃不下的,還都厚著臉皮打包帶走了。

走進《一千零一夜》開始的地方——北非摩洛哥之旅

我們包車前往伊爾福德(義工活動目的地),遇見了兩個新朋友——嘉嘉和Patrick(“造謠”君),都是非常nice 的夥伴,有他倆相伴,我們接下來的活動更增不少歡聲笑語。

途徑阿伊特本哈杜築壘村,《權力的遊戲》的取景地,拍攝過20多部好萊塢大片。它建於800多年前,是當地柏柏爾人用來抵抗阿拉伯人入侵的堡壘。順著山勢依次而建,層層疊疊,外沿有一道城牆,城牆外還有一圈溝壑,所有建築渾然一體,頗有異域風情,體現出柏柏爾人民打壘建築的高超工藝,如一抹隱約的靜靜地蒼涼在天地之間。

走進《一千零一夜》開始的地方——北非摩洛哥之旅

旅行部分告一段落,接下來一週是義工活動,我會另開一篇來寫。

活動中,我們結識了更多朋友。在我看來,萍水相逢是浪漫的,各奔天涯也是浪漫的。彼此分享美好,彼此珍藏懷念,很快的,大家有各自散去,天南地北,永不相見,瞬間迸發的情感是一種令人眩暈的記憶。

走進《一千零一夜》開始的地方——北非摩洛哥之旅

【神話世界——非斯】

《西班牙旅行筆記》中有這樣一段迷人的描寫:“摩洛哥的菲斯,是令所有的旅人欣喜的地方,因為整個城市是一個活著的天方夜譚,要是有一張載著阿拉伯人的飛毯突然飄起來,你也不會感到奇怪,人們還維持著那神話裡的生活。”

走進《一千零一夜》開始的地方——北非摩洛哥之旅

具有法式浪漫的非斯,每一幢房屋的圍牆上都盛開著各種鮮花,一簇簇,一叢叢。華燈初上的藍門集市,有著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極具特色的小吃,夜晚逛一圈,買些紀念品,寫張明信片,再愜意不過了。

旅途中,我們遇到了各色各樣的人,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事。但我們仍然相信:每一顆糖都去了該去的地方。引用薩克雷的一句話:“這世界是一面鏡子,每個人都可以在裡面看見自己的影子。你對它皺眉,它還給你一副尖酸的嘴臉,你對著它笑,跟著它樂,他就是個高興的伴侶。”

不論下一站是哪裡,笑容將與我們同在。

在不斷奔波的路上,每天有五六個小時在車上,夥伴們聊得熱火朝天,我通常就躲在最後一排,有時記錄經歷的點點滴滴,有時望著窗外。

窗外的景色並不單調,有城鎮、山谷、農田,有辛勤耕作的農婦,甚至有幾座廢棄的古堡,我任由思緒飛散,從歷史到現狀,從旅途到人生,最終這些思緒都匯於一點:一段發生在摩洛哥的傳奇故事。

走進《一千零一夜》開始的地方——北非摩洛哥之旅

世界再大,總大不過心中的夢想,旅途或有遺憾,回憶卻能完整無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