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了500多年的“紫禁城”,為什麼改名叫“故宮”了呢?

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明清時期人們都稱呼其為“紫禁城”,明朝永樂四年至十八年明成祖朱棣開始修建,歷經明、清兩代24個皇帝在此執政,紫禁城為皇家宮殿,紅牆黃瓦金碧輝煌。

叫了500多年的“紫禁城”,為什麼改名叫“故宮”了呢?

許多人也許會好奇:這紅牆黃瓦的宮殿為何叫紫禁城呢?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紫微垣乃天帝所居,皇帝自稱是天帝之子,即天子,故所居皇宮被喻為天上的紫宮。而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備森嚴,尋常百姓是不可以隨便出入的,否則就是“犯禁”,所以稱為紫禁城。

叫了500多年的“紫禁城”,為什麼改名叫“故宮”了呢?

另一種說法認為這與古時候“紫氣東來”的這個典故有關,傳說老子出函谷關,有紫氣從東至,被守關人看見,不久老子騎著青牛而來,守關人便知道這是聖人,守關人請老子寫下了著名的《道德經》,因此紫氣便被認為具有吉祥含義,預示著聖賢和寶物出現,從這以後古人就把祥瑞之氣稱為紫雲,傳說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稱為紫海,神仙稱為紫泉,城郊外的小路稱為紫陌。所以,紫禁城中的“紫”取祥和、吉祥之意。

叫了500多年的“紫禁城”,為什麼改名叫“故宮”了呢?

那麼紫禁城是什麼時候改名叫了故宮的呢?

公元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清代末帝驅逐出了紫禁城。1925,在原來紫禁城的基礎上建立了故宮博物館。從此“故宮”取代了“紫禁城”。

叫了500多年的“紫禁城”,為什麼改名叫“故宮”了呢?

故宮到現在已經500多年了,一共居住過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樂皇帝朱棣,最後一位皇帝是清宣統皇帝溥儀,雖歷經風雨侵襲,至今依然金碧輝煌、氣宇軒昂,不愧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中國北京的故宮、俄羅斯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英國倫敦的白金漢宮、美國華盛頓的白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