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哪些人才吃香?

AI时代,哪些人才吃香?

AI冲击就业已经发生,我们应如何来因应?

不可讳言,工厂的技术员被自动化设备、机械人取代是早晚事,但是否工作机会就减少了?恐怕不一定,因为AI的出现,很有可能会创造新的工作机会。

AI时代,哪些人才吃香?


马车被汽车取代是很好的例子。在蒸汽机发明之前,马及马车是陆上最好的运输工具。从马的饲养、马俱、缰绳、马镫、马车的制作,到提供运输、送货的服务,相关的行业非常多。甚至为了能更稳定、快速、大量的运送,许多人投入于八马同拉的车轮和悬挂系统做改进研发,另外工性能马车也是许多国家军事研发的重点,造创了相当多的就业机会。

工业革命之后,汽车能否取代马车,也争议了一阵子。早期的汽车与现在完全不同,更像是加了四个轮子的蒸汽机或动力机。虽然速度比马车快,但噪声也很大,模样怪里怪气,加上性能不稳定,故障频繁,而且开车的人时常浑身上下都是油泥,刺鼻的汽油气味更不用说,因此有阵子大多数人并不看好汽车,甚至有人称之为「魔鬼的车」。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最终取代马车成为主要的运输工具。更令人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汽车是「火车头产业」,不仅带动经济成长,并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一部汽车需要3万多个零件组成,涵盖钢铁、塑料、橡胶、玻璃、机械、电机、电子、服务等不同产业,且相关从业人才专业包括研发、制造、采购、营销、管理、保修等技能,带来的工作机会更比「马」产业多上许多,其中大部份的产品、服务是马车时代完全想象不到的。

其实拜AI之赐,目前已有许多新的工作机会产生。根据腾讯研究院和BOSS直聘联合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目前全球AI领域的人才大约有30万人,市场需求超过百万人,然而目前全球仅有367所高等教育学府有相关的学科能教授AI,每年大约只有2万名学生投入职场,供需两端巨大的缺口,恐怕未来十几年内都不会改变。

况且从过去工业革命的经验来看,技术研发人才虽然是引领时代改变的关键,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真正改变他们生活的是技术应用的普及与商业化。汽车的普及为运输、物流、贸易、观光等产业带来了更大的商机。同理未来的AI,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将只是工具。

比尔盖茨曾说:「Banking is necessary, banks are not.」背后指的是银行柜员的工作将会被取代,但银行的服务工作不会被取代。创新工厂创办人李开复曾大胆预测,职业金字塔结构将重组,顶端是创新者,其次为各行业专家,基层则是服务业。AI能大量取代重复性工作,但却无法取服务行为。

AI时代,哪些人才吃香?


长期以来,我们以高科技制造为主,大多数优秀的理工人才一毕业就被提供高薪的制造业抢去,虽然厚实了制造业的基础,但大多数的制造代工产业正是能被AI取代的工作。近年来全球经济「偏软」的趋势愈来愈明显,美国前五大科技企业除了苹果软硬通吃,亚马逊、脸书、谷歌、Netflix等都是以软件起家,数字时代虽然不是硬件制造就没机会,但只吃硬不吃软却不是件好事,如何思考朝向软硬整合发展,是当务之急。

最后,从工作需求的角度来看,各行业的界线日益模糊,跨领域人才最是吃香。能够掌握资料(data),具有分析技能的人才也不可多得。有温度,能做到好的与人沟通服务,也是不会被AI取代的。只要掌握这几个趋势,就不怕会被市场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