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长工”——用独臂人生抒写村庄建设大爱情怀

老长工”——用独臂人生抒写村庄建设大爱情怀

独臂人生的王小芳对生活充满热爱

“这两年多来,您跟着村庄做建设,有没有想过村里应该给我开工资或者其它想法”?和王小芳的最后一个问题,话题再次回到了他的“老长工”志愿服务精神上。

“想啥工资呀?村庄环境好了,不还是咱们自己住?环境好了,身体也好,身体好了,心情就好”,对于“志愿服务”,王小芳给出了自己简单却不简单的答案。

——————————————题记

他是村庄建设的“老长工”,这个称号,是他给自己自封的。因为自从村庄开展“打扫庭院、开门迎宾”以来,他就一直跟着村庄干,无论是寒冬酷暑,再或者是炎炎夏日,只要村庄需要人手进行集体劳动,喇叭上一声“吆喝”,或者门口一声“通知”,他准到,而且不要一分工钱。这个“老长工”是祥符区西姜寨乡郭厂村李吾庄自然村群众,名叫——王小芳。

见到王小芳时,他正开着电动三轮车往家回,车上载着的是他的爱人和一个三岁不到的孩子还有大半袋捡拾来的玉米。王小芳黝黑的皮肤,看上去瘦弱的身体,用独臂扶着车往前行驶着,车上载着的是他不完整而又幸福完整的人生。

“你这一大早干嘛去了”?村里的干部和他打着招呼。

“去地里捡一些玉米,晒干了卖钱”,王小芳说着把车停到了门前那棵细弱的杨树下,树荫的位置刚好能为他的爱人挡了入秋后依然有些燥热的太阳。

停稳车,王小芳下意识的朝车上看了一眼,爱人正慢慢地剥着玉米皮,但嘴角有异物流了出来。王小芳赶忙走进了堂屋前,从一根生锈的铁丝上取下毛巾,又快步走到爱人的面前,一边用独臂帮助爱人擦拭着嘴角的口水,一边不好意思的对我们说到:“对不起啊,她(爱人)是哑巴,有些精神问题”。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爱人抬起头眼睛眯成一条线的对着他笑着,车上不到三岁的孩子用纯净的眼神一直目不转睛的看着父母。

“小芳,你成名人了,你昨天用独臂铲草,咱们乡党委书记李书记给你点了赞,而且还给咱们郭厂村加了7分,这不,今天专程让咱们宣传办的人来写你的事迹”,在一旁的村干部笑着对王小芳说。

“没啥,没啥,不过是跟着大家一块干干活,除除草,又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王小芳听到村干部夸自己,害羞回答的同时把板凳递给了我们。

坐了下来,简单聊了几句后,王小芳同我们讲起了自己的人生。

童年时期的王小芳同村内大部分同龄人一样,健康活泼、聪明。到了初中,由于家中兄妹四个,经济压力大,王小芳就辍学到开封县(现在的祥符区)的饭店去打工,学做饭。后来的几年,王小芳先后辗转到郑州、新密的饭店去学厨,厨艺倒也不错,本来他的人生轨迹应该是按照自己之前设定好的,学好厨艺,开一家饭店,然后娶妻生子。但是,一次偶然,造成他的双臂失去,人生从那之后改变。

双臂失去后的他,最初不愿出门见人,“一是别人见了害怕,二是我自己当时心理也自卑,所以,那段时间整个人完全觉得生活就没有了意义”,回忆起人生那段灰色时光,王小芳讲到。

在心理经历了无数次挣扎之后,坚强的他站了起来,开始试着用剩余的独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刚开始做事情的时候,稍微一碰,都觉得这半臂像火烧的一样疼,后来,慢慢地半臂这个位置长了老茧,也就习以为常了”!王小芳说 。

到了40岁,王小芳正式成家,娶的是邻近村的姑娘,爱人今年刚27岁。

“我很感恩我的老婆,虽然在他们看来,她有些不完美,但是,她的到来,给我带来了生活上更多的希望和奋斗的动力”,说这话的时候,王小芳眼神专注的看着车上还不到三岁的孩子。

王小芳说的“希望”和“奋斗动力”,是因为爱人给他带来了两个健康的孩子,一儿一女,两个孩子的到来让这个家庭充满了生机。

“儿子今年三岁多,在村上的幼儿园上学,一个学期学费是1600多,三餐学校都管,每天早上一早把他送学校,晚上接回来。闺女今年三岁不到,都是我们走哪 ,把她带哪,等往前再大了,也把她送学校。无论如何,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享受好的教育”。虽然家庭困难,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从王小芳的口中能感觉到他的重视。

他的这种生活现状,也被村里的干部看到眼里,先后给他和他的爱人办理了低保户,每个月两个人加起来国家给的补助有300元左右,外加家中还有二三亩地,生活上也算过得去。

“村里给我申请了低保户,我也给村里做不了啥大事,就跟着村里一起干呗,环境好了,自己的心情也好”。

从乡里多次大的战役“西干渠”、“郭马线”以及村庄内集体活动,王小芳几乎一次都没有落下。

“我记得清理西干渠那会儿,刚去到的第一天,河堤上的草一人高,村里面拉着锅,中午我们就在河上吃饭,干到晚上回来,第二天天不亮一早起来接着去干,等到一周后,看到西干渠两边干净而且插着五彩的红旗,好看了”,聊到参加村里劳动,王小芳的话匣子完全打开了。

“好多次,他爱人、孩子也跟着她一起去,他铲的草,爱人在一边帮忙捡拾”村委干部补充到。

听到村干部这么一说,王小芳又害羞接连说了几句:“这没啥,没啥”。

“我还做过直播”,聊到这里,王小芳突然说了一句。

“直播”?

“是,三个月前,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对我说直播可以挣钱,于是我们就一起做直播”,聊到这个话题,王小芳眼睛放出些许光芒。

“您有多少粉丝”?

“粉丝不多,就几百个,主要是这段时间忙,就没有再做”!王小芳挠挠头。

“您直播主要是做什么”?

“做饭,因为我之前学过做饭,都是我做,他们拍,虽然现在不直播了,但是,东西还在厨房放着”,说着,王小芳站起来把我们领进了他的厨房。

在厨房里,他拿起还竖立在天然气灶一旁的直播架子给我们看了一下,又指着厨房内一个两层红色的锅说到:“这个也是当时直播买的,但是,现在他们忙了之后,我自己又玩不转,就放这了”。

“您直播挣了多少钱”?

“我们一共挣了有一千多点”,王小芳回到。

说“一千多点”的时候,王小芳眼神再次瞄了一眼直播的架子,语气中是不舍还是无奈,无人知晓。

“这两年多来,您跟着村庄做建设,有没有想过村里应该给我开工资或者其它想法”?和王小芳的最后一个问题,话题再次回到了他的“老长工”志愿服务精神上。

“想啥工资呀?村庄环境好了,不还是咱们自己住?环境好了,身体也好,身体好了,心情就好”,对于“志愿服务”,王小芳给出了自己简单却不简单的答案。

老长工”——用独臂人生抒写村庄建设大爱情怀

王小芳捡拾玉米回家路上


老长工”——用独臂人生抒写村庄建设大爱情怀

用半臂托起了人生的王小芳


老长工”——用独臂人生抒写村庄建设大爱情怀

为爱人擦拭嘴角的异物


老长工”——用独臂人生抒写村庄建设大爱情怀

帮助爱人撑装玉米袋子


老长工”——用独臂人生抒写村庄建设大爱情怀

王小芳半臂劳动速度,不输常人


老长工”——用独臂人生抒写村庄建设大爱情怀

王小芳展示自己之前用过的直播架子


老长工”——用独臂人生抒写村庄建设大爱情怀

一个崭新的双层锅在厨房格外显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