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之殇:从闷声发财到众矢之的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企业有的时候跟人一样,不出名的时候想出名,不过一旦出了名,也许麻烦事就跟着来了。

哪怕是宣布与宝马合资的时候,长城的受关注度都没有现在这么高。

就在前两天,包括长城在内的八家车企,在上海和平饭店召开会议,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汽车行业自律联盟”。

尽管该联盟的新闻稿上没有提及,但在疑似“吉利雇佣水军攻击长城”黑公关事件爆发的节骨眼上,此“自律联盟”的发起者,很明显就是长城汽车。

但是,如今高居“联盟盟主”之位的长城,过得并不开心。

长城之殇:从闷声发财到众矢之的

因为在这个10月份,长城汽车所经历的变故,比往年任何时候都多。

先是25日,长城发布官方声明,称“长期以来,长城汽车遭遇了持续、大量的恶意攻击和抹黑”,该声明还指出,该恶意攻击行动,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而存在竞争关系的某车企,就是主导黑公关的幕后黑手。

当然,这某车企指的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

紧接着在26日,长城汽车发布消息称,今年第三季度,长城汽车净利润下跌近一半。

其最新公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79.6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约18.9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2.31亿元,与上年同期的4.6亿元相比减少约50%。

当然,这还没完。

在刚刚过去的29日,也就是长城汽车发起成立“中国汽车行业自律联盟”同一天,长城汽车发布消息称, WEY品牌CEO严思因家人生病需要照顾,从公司离职。

长城之殇:从闷声发财到众矢之的

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长城汽车出现如此多的变故,这个10月份,对长城来说,确实是多事之秋。

这对长城汽车来说,是很难适应的。毕竟,在过去的几年里,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长城汽车,那就是 “闷声发大财”。

长城,这个地处三线城市保定,并不怎么引人瞩目的车企,曾经在很多人眼里,它的宿命与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里的“黄海汽车”、“双环汽车”等没有什么两样——终究是要被车市所抛弃的。

但是,长城的发展,却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十年前的中国车市SUV消费井喷,使得专注做SUV的长城汽车一跃而起,成为中国车市的“SUV之王”。

长城之殇:从闷声发财到众矢之的

在外人眼中,长城的确是与其它车企不一样。比如,它对员工的军事化管理;比如,它可以对一个车型做出十余个车款;再比如,它很少在主流媒体上做广告,更是不太可能在热点营销事件上看到长城的身影。

但是,就是这么低调的做法,给长城带来了成功。

一般来说,成功之后,就是出名。长城也是一样。

在收获了多年的国内车市“SUV销量冠军”之后,长城在今年终于获得了“女神”的垂青——与宝马签署了合资协议,正式宣布将在合资公司的框架下生产车型。

可以说,在多年的低调之后,与宝马的“联姻”,让长城瞬间处于聚光灯下,外界的关注与赞美纷至沓来。

然而,谁曾想,出了名之后的长城,反倒陷入了一种动荡的境地。

说起汽车业界的“水军”和“黑公关”,圈里人可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于这个行业来说,这已经几乎是“潜规则”。

长城之殇:从闷声发财到众矢之的

然而,这个似乎在暗中角力,拿不上台面的“潜规则”,却在长城这捅了窟窿。

究其原因,恐怕与长城的“出名”脱不开干系。毕竟,此前你“闷声发大财”也就罢了,但你想名利双收,那对不起,道上吃不饱的兄弟,还多着呢。

不过,大家转头一想,这几年哪个车企没被黑过?从烧机油双离合的神车大众,到岛争事件集体受戮的日系品牌,再到萨德事件被黑成碳的韩系双雄,甚至传统的豪华车德系三强BBA,都有被黑的历史。

但为什么它们没有跳出来气愤地跳脚?

关键在于,人家对自己的产品,对市场有信心。而这一点,恰恰是眼下长城的软肋。

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长城汽车共计销售新车8.67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15.01%。今年1-9月,长城汽车累计销售67.67万辆,同比下滑4.09%。

如今,2018年已经走完了四分之三,仅仅剩下两个完整月的销售时间。但是到目前为止,长城汽车仅完成本年度116万销量目标的58.33%。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长城汽车想要完成今年的销量目标,几无可能。

眼看目标无法完成,压力山大的长城汽车显然像是一根被绷紧的弦,而黑公关事件,就是这根弦断之前最后的一触。

至于WEY品牌CEO的突然离职,是否与眼下长城的局面全无关系,这就见仁见智了。

长城之殇:从闷声发财到众矢之的

写在最后:

水军固然可恨,被水军攻击的长城也确实值得同情,但在经历了成功与出名之后,长城必然会经历阵痛。如果处理得当,挺过去了,长城就破茧成蝶,当然,反之也会堕入无尽深渊。究竟走哪条路,还看长城自己的抉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