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中,劉冰只能一死了之!

有人問:《天道》中,劉冰難道真的非死不可嗎?依我看,當他在撕破臉皮跟歐陽雪攤牌的那一刻,就註定了他只能以死的形式謝幕了。因為,他再也回不到過去,用“走投無路”來形容他當時的心境,應該是再恰當不過了。

評價《天道》,怎麼也繞不過丁元英的“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討論,在丁元英對弱勢文化的表述中,是泛指對任何事情都只是“等、靠、要”的這樣一種文化屬性。很不幸的是,劇中向我們展示了馮士傑、葉小明和劉冰三人,在格律詩事件中的不同態度和結局。讓人就此認定,他們三人就代表著弱勢文化。要我說,這完全就是一種誤解,最起碼馮士傑和葉小明就不具有“等、靠、要”的特徵。

《天道》中,劉冰只能一死了之!

劇中我們看到,無論是在格律詩籌建之初,或是在格律詩遭遇危機之時。馮士傑的踏實工作、葉小明的四處奔波,都是有目共睹的。在對外溝通和領導能力方面,葉小明的實力不容小覷。只不過兩人受限於格局和眼界,沒能悟到丁元英行此險招的深意,將眼看到手的勝利之果拱手於人。但兩人明事理,知進退,儘管最終結果沒能達到人生高潮、攀上人生巔峰,能保得全身而退,也算是可喜可賀。

《天道》中,劉冰只能一死了之!

如此說來,只有劉冰一人真正夠得上“等、靠、要”的標準。當馮士傑埋頭於王廟村的瑣事、葉小明四處奔走辦理各種手續之時,劉冰駕著寶馬四處散發他的辦公室主任的名片,全然見不到他主動地為公司辦一件事。他堅信自己身為公司元老,沒人敢把他怎樣。在丁元英幾次提到我們之間只是“唱片交情”時,渾然不知。毫無自知之明,讓他擺不正自己的位置。在他最後拿著丁元英給他的文件袋,跟歐陽雪攤牌時,可以想見劉冰已經是完全的撕破了臉皮,已經置一切在世間存活的基本於不顧的孤注一擲,此時的不成功,註定了他最終只能成仁。

《天道》中,劉冰只能一死了之!

小人物的悲哀在於貪慾過盛,而不自知。自己的修為配不上自己的野心時,要懂得收斂,否則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之,必會禍起蕭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