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美有感性美(聲色之美)、典型美、意象美(顯隱之美)等高低不同的多種層次,究竟是哪一種美才能使人成為超越“倫物”世俗、“達本而識真源”的完全自由之人?中國傳統的“意象”美是美的最高層次,不再贅述,這裡只想著重說明“意象”美的詩意。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宇宙這一“萬有相通”的網絡整體中的每一個交叉點(每一事、一物、一人),都既有其當前呈現的狀態,又有其無窮盡的聯繫為背景。用中國美學的語言來說,前者叫作“秀”,後者叫作“隱”,用西方哲學的語言來說,前者叫作“在場的東西”,後者叫作“不在場的東西”。是後者構成前者、形成前者、成就前者。後者是前者之源、之母。宇宙間的任何一事一物一人,皆“在場”與“不在場”的統一,“顯”與“隱”的融合。按此萬有相通說,我把李贄講的“真人”之“達本而識真源”,解讀為就是要追尋具體事物的母源,追尋“在場的東西”背後“不在場的東西”,追尋“秀”外之“隱”。

中國傳統美學所講的“意象說”,主張“美在意象”:美在“象”外之“意”,言外之情。所謂“情在詞外曰隱,狀溢目前曰秀”,正是說的,美乃對隱在背後的母源——“情”“意”的追尋。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任何一件美的作品,其本身或為聲色,或為言詞,都是有“象”的(“在場的東西”)。“意象說”告訴我們,能體悟到“象外之意”“詞外之情”,即“不在場的東西”,就是一種美感。此種美不只是低層次的感性美,而是深層次的意境美、精神美。但為什麼要深入到象外,才能達到此種美的境界呢?“意象說”沒有做論證。我根據“萬有相通”的哲學本體論,認為,原因就在於,任何一件美的作品都是全宇宙網絡整體中的一個交叉點,一點當前的“在場的東西”,其形成的母源在於它與其背後無窮盡的網絡整體(“不在場的東西”)有著不可分離的有機聯繫。換言之,任何一件美的作品,都是作者凝聚了作品背後無盡的聯繫之網的結晶。這背後無盡的聯繫之網,說得通俗具體一點,就是指形成作品本身的背後的人和事物,社會歷史背景等。我們對一件作品的欣賞,不過是把凝聚在作品這一點“在場的東西”中無盡的內涵(“不在場的東西”)展現在想象中,點點滴滴地加以玩味;不過是迴歸到形成作品的母源中,我們對作品獲得了一種“原來如此”的醒悟,從而產生了一種滿足感。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美的愉悅”“美的享受”。這種愉悅和享受不是感官的娛樂或感性的滿足,而是精神上的滿足、思想上的滿足。杜甫的詩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為什麼能引起美感?“山河在”是一點在場的東西,但形成此“在”之背後的東西,則是什麼都“不在”。正是這什麼都“不在”構成這“在”的內涵(此即司馬光的解讀:“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我們欣賞這詩句時,就回歸到這“在”的母源:什麼都“不在”,自然倍感淒涼。但這裡的淒涼絕非現實生活中的淒涼可以比擬,它是審美意義下的淒涼,它超越了現實生活中淒涼的現實性,給欣賞者引發了一種對“在”的內涵的醒悟,這種醒悟就是審美的愉悅感,給人以“美的享受”。梵高的畫“農鞋”,為什麼能引起人的美感?海德格爾做了生動的說明:是農鞋這點“在場的東西”引發觀賞者回歸到了其背後一系列“不在場的東西”——農夫為了麵包而日日夜夜在崎嶇的道路上奔波,一年四季風風雨雨對農夫的摧殘,以至社會的貧窮、落後、不公,等等,這些都是構成農鞋上幾個破洞的母源。觀賞者正是從這一回歸中獲得了某種醒悟,從而也得到一種精神上、思想上的滿足。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中國傳統文化重含蓄之美,其實就是把作者的情或意隱藏在作品的表面形象或言詞背後,讓鑑賞者自己去領會、體悟出這被隱藏在作品背後的“不在場的東西”,從而獲得一種醒悟的滿足感。

我們經常愛用“玩味無窮”這樣的字眼來形容我們對一件優秀作品的欣賞。“玩味”之所以能達到“無窮”的地步,其根源就在於隱藏在作品背後“不在場的東西”是“無窮的”。王維的詩:“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窮通理”的理何在?字面上沒有回答。但“漁歌入浦深”一句卻把我們引向了對王維人生的無窮迴響和感嘆。王維的另外兩句詩:“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引發我們想起人生的起伏高低,醒悟到人在處低處(“水窮處”)時能“看”到高處(“雲起時”),這就是“窮通理”。“漁歌入浦深”一語讓我們進入了一個無窮“深”的意境,不也就讓我們“通”達了嗎!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最能表示王維詩之令人“玩味無窮”的特點。當然,“玩味無窮”之味短或味長,這不僅決定於作品本身水平之高低,也決定於鑑賞者的文學修養之深淺。審美意識,原是作者與讀者融合為一的產物。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對美的態度,可以是為美而美,也可以是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審美現實化、藝術生活化,不簡單是現實生活中感性方靣的打扮、裝飾,更重要的是要像“意象”美學思想所講的那樣,以審美的高遠境界,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事事物物:不死盯住眼前的這點事物,束縛在眼前的這點有限之“象”中。不斤斤計較“衣飯”“倫物”,而放眼於隱蔽在其背後的母源——無限之“意”,“於倫物上識真空”,讓胸襟開闊起來,優遊於自由自在的境地。康德和黑格爾都強調審美具有解放的作用,我以為,中國傳統的“意象”美的確可以最好地起到這種作用。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成為上述詩人,但我們要求做一個多多少少有點“意象”之美的詩意之人,或者說得再簡單、再通俗一點,要求做一個從高遠處看待日常事物的人,則應該是可行的。我經常舉的例子:莊子妻死,“其始也”,亦“慨然”而痛,但他不執著於妻死這一點眼前的現實,而是進一步用審美的眼光“察其始”,“察”妻死之“始”源,體悟到人本無生,由無變生,由生變死,“猶春秋冬夏四時行”,於是“止哭”,“鼓盆而歌”。這是把審美觀現實化,讓生活藝術化,讓胸襟開闊起來,使精神獲得解放的一個生動例證。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當今之社會,正需要把上述觀點深入到現實生活中去。用上述哲學的語言來說,就是不執著於“我”這一個有限的交叉點,而能體悟到“我”這個交叉點是由宇宙的網絡整體上無限個交叉點——無限個他人之“我”構成的,無限聯繫之網是“我”的母源。這樣,就自然有了“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胸懷,也就有了和諧社會。和諧既是美,也是道德。有了高遠的詩意,自然也就有了崇高的道德。新時代需要這樣有點詩意的人。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把美深入到生活中去,實現美的現實化、藝術的生活化

▼點擊閱讀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