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中的冲壳子和蒜坛子竟然与北京话和东北话相通

连续发表了两篇用普通话翻译四川方言的文章,反响不错。但有人认为,四川话的解释要以李伯清老师的为准。我承认,李老师是四川话的专家,但李老师是用四川话来解释四川话,对于能听懂西南官话的人来说,李老师的的解释无疑是精准的,我面对是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读者,我却必须用所有人都能听懂的普通话为大家翻译。

四川方言中的冲壳子和蒜坛子竟然与北京话和东北话相通

四川话不但喜欢带儿化音,而且还喜欢用“子”,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四川方言中的“冲壳子”“冲壳子”和“蒜坛子”。冲壳子就是吹牛、说大话或夸夸其谈。以我的理解,冲壳子的“壳”与东北话的“唠嗑”的“磕”是同一个意思的字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写法。只是冲壳子有个冲字,就显得夸张和夸大其词了,假如我们把东北话的唠嗑的唠换换成冲,就变成了冲磕,若带着儿化音,就是冲磕儿,与“冲壳子”就没区别。因为冲壳子和唠嗑都属于聊天,只是四川话的冲壳子把天聊得有些夸张。

四川方言中的冲壳子和蒜坛子竟然与北京话和东北话相通

川话方言中有个词叫“蒜坛子”,意思是开玩笑,戏弄人。如果不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还以为是装大蒜的坛子。实际上,这句川话方言用文字写出来应该是“涮坛子”,但由于川渝地区的人说话平舌音较多,好多人会把它写成“算坛子”或“蒜坛子”,无论听读音还是看文字,外地人都会一头雾水。但当我们把这个词写成“涮坛子”之后,外地人或许能猜出个八九分。其实,川话方言中的这个“涮坛子”就是北京话的“开涮”,比如四川人被人戏耍开玩笑,就会不满地说“你拿我蒜坛子”,而换成北京话,就是说“你拿我开涮呢?”

四川方言中的冲壳子和蒜坛子竟然与北京话和东北话相通

有一些北方人说,他们一句四川话也听不懂,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接触四川话的时间少,也没人去研究过四川话。如果接触多了,慢慢地也就听懂了。也许只听,觉得四川方言里的一些词汇与北方话没有联系,但一旦看看这个词汇的组成,或许能发现与北方话同义或近义的单字,然后加以分析,也就得到与普通话相似或近似的意思。毕竟四川话也是北方方言的分支,语言的源头都来自北方,与真正的北方话有着共同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