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停尸三日不是迷信,事实证明有一定的道理

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个习俗,那就是人死后要停尸七天。新中国成立之后变为了三天,那么为什么人在死后不是立即下葬,而是要等七天或者三天之后再下葬呢?

人死后停尸三日不是迷信,事实证明有一定的道理

这种习俗的起源和古人的信仰有关,古人认为人死后要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够投胎转世,而头七天则是回魂夜,这一天死者会回来看最后一眼。因此这一天家人要大操大办,不能争吵,死者看到后就会安然离去。也许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迷信的说法,但这样做也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因为在民间确实有很多人在停尸的七天内奇迹般的生还,例如扁鹊救活已经去世的虢国太子的故事。古人对此的解释是命不该绝,其实这和古代的医疗水平有极大的关系,而且在古代,战乱频繁,饥荒严重,很多人就是应为饿昏或者失血过多而休克却被人当成死亡,从而被活埋了。之所以有此习俗,也许从客观上,古人也是在尽量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习俗略有改变,有的地方停尸的时间改成了三天。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证明了这一习俗也有一定的道理。事情是这样的:重庆忠县双桂镇九龙村75岁老人古坤芝,因患卵巢癌而于2018年12月16日去世,按照习俗,家人装殓了老人,设起了灵堂,准备三日后,也就是12月19日下葬。可在下葬的前一天,老人却奇迹般地又苏醒了,于是,家人撤掉灵堂,丧宴改成了寿宴,为老人的重生庆祝。虽然老人重生七天后真的去世了,但对儿女来说,他们心里了无遗憾,因为,在老人重生的这七天内,他们为母亲提前过了最后一个生日,而且听说,老人死前吃了肉喝了酒,走时没有痛苦,相当安详。

人死后停尸三日不是迷信,事实证明有一定的道理

所以,对于习俗,我们要一分为二的认识和看待,也许其中有一定的迷信思想,但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