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跟随“寻梦思路、人文天水“采风团来到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诞生地、秦统一中国的发祥地甘肃清水,看了几场非遗表演。清水小曲的飘逸、木人摔跤的滑稽、民间剪纸的娴熟都让我叹为观止,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指尖滑动中,尽显艺术之大成。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清水小曲---舞动的艺术之美】

清水小曲作为民歌艺术在甘肃陇东南民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清水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授,不断经过加工提炼而日臻完善的一种艺术形式。清水小曲,也叫清水曲子戏,古时称“秦声”。《辞源·秦声》条注:“秦声,秦地之歌曲也。”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据传,西周时因秦非子牧马有功,被周孝王封为附庸,让他在秦地建立城邑,号赢秦。当年秦国国君秦穆公为了安定少数民族,送给西戎王一班“女乐”,“女乐”能歌善舞,迷住了戎王,使戎王甚喜“而终年不还”,秦穆公乘势攻打西戎领地,西戎王大败,失去了领地,成为西周孝王附庸。西周“女乐”也就留在了秦地,秦地从此出现了“秦声”。在长达三千年的漫长岁月里,逐渐形成了秦地曲子戏,也就是现在流传的“清水小曲”。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清水小曲与其它艺术品种互相影响,不断丰富。它不但吸收了秦腔、眉户等戏剧的优点,又与当地山歌、劳动号子兼容并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清水小曲体裁多样,或寓意于叙说故事,或寄情于山水风物,或借助于传说古人,都委婉的表情达意。它悠久的历史和曲派,俨然是清水民间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而表演这些清水小曲的都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其中有一对母女,女儿57岁,母亲已经78岁。她们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灵动飘逸,荷花仙子出水芙蓉的画面美若仙子。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木人摔跤---木架上的腾挪推移】

在“轩辕故里”的清水县有一项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木人摔跤”,表演时两个木头武士紧紧地抱在一起,以拌、推、勾、摔、跳、侧面倒地等各种武术姿势,通过形神兼备和灵活多变的表演,就好像两个真人在摔跤一样形象逼真。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其实,木人摔跤是将两个木人穿上衣服后固定在木架上,做成摔跤姿势,一个表演者两臂穿上裤子,双手穿上鞋子,和双腿呈90度,双手双脚同时在地面上做各种摔跤动作。腾挪推移,或进或退,惟妙惟肖,妙趣横生,开怀大笑的同时感叹艺人技术的高超。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在轩辕湖广场表演木人摔跤的是第四代传承人缑红斌老师,他从小看着着父亲表演,后来也开始练这门绝活。“木人摔跤有点像杂技,但要演得好看,还得加入舞蹈和武术动作,自然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一场木人摔跤虽然表演只有十分钟,但表演下来,演员还真是不容易。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清水木人摔跤据考证源于西汉,而以明清时期最为兴盛。它是留存在当地民间社火里的一种杂耍表演形式,是极其富于地方色彩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清水剪纸——剪刀的上行走艺术】

清水剪纸相比于清水小曲和木人摔跤,更具民间特色。剪纸是当地民众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剪纸艺人大多是民间妇女,其剪纸风格古拙质朴、粗犷奔放、手法简洁、线条明快,有着强烈的乡土气息。清水,有“剪纸三杰”,王永兰、成熙斌、陈进录等三人的剪纸,都获得过国家民间剪纸大奖,被称为剪刀上的行走艺术。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王永兰老师的剪纸,精湛技艺、丰富内容。擅长以历史文化为背景,以民俗为题材,运用夸张、寓意、象征等艺术手法歌颂现代人内心情感。她的作品《家务事》,以陇原民间婚俗,娶亲、送亲、婚庆、拜天地、闹洞房、花烛夜、走亲戚、耕种、锄地、麦田守望、收割、丰年等生活细节,表现了女性的传统美德。去年10月,在甘肃省民间剪纸艺术展上,被人们赞为“神剪”王永兰。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在清水,有幸跟王老师学习剪纸,虽然只有短短的10分钟时间,但在王老师的亲自示范下,也剪出了一只蝴蝶。这只蝴蝶尽管是粗线条的,没办法和王老师的媲美,但体验学习的过程充满乐趣。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夜幕中,轩辕湖尽显美丽妆容】

清水是轩辕黄帝的诞生地,清水县在新城区不但建了2.4万平方米的轩辕广场,塑了17米,重20吨轩辕塑像,还在广场的对面建了8.7万平方米轩辕湖公园,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轩辕湖公园内有溯源桥、始祖桥、中华桥、九州桥、龙源桥5座桥梁和环湖路和轩辕祠。夜幕降临,轩辕湖公园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石马--王珂镇的摩崖石刻】

清水人杰地灵,这里不仅是轩辕黄帝的故里,还是人类始祖女娲娘娘出生、成长和风茔之地。在女娲娘娘的风茔之地王珂镇,还有两处摩崖石刻。其中一处就是石马峡谷中的石马,它是石马峡的标志。石马,马身长0.5米,高0.3米,昂首奔腾,形状栩栩如生,图案轮廓清新分明。

轩辕故里的清水小曲、木人摔跤、民间剪纸,样样都是绝活

石马凿刻于那个年代,是谁凿刻的,无从考证。因时间关系,没有做过多的停留。因相机故障,不能拍摄,本文图片大多由黑子翟剑锋老师提供,特此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