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學院】跨界的維度管理 · 袁嶽

藝術家王小慧最早提出跨界藝術的概念與跨界就是生產力的課題。她創辦的跨屆學院倡導跨界思維,踐行跨界創新,完美跨界人生,創引跨界發展。

“她領袖計劃”是跨界學院與睿問、未來商習院聯合推出的第一個教學計劃。

跨界學院是跨界思想庫與跨界實驗室,我們在這裡將與大家分享我們腦力激盪的成果。

我的演講一個特點就是,講同一個題目在深度上,或者是為大家提供觀察的角度上面,每一次都希望給大家帶來不一樣。

希望讓大家換一個角度認識跨界。就是跨界本身,是我們這個時代發生革命性變革的最重要的行為方式,這個時代跟以往的時代是不同的。

這種階段是專業化。專業化和產業化相比較,它們有一定的關聯。專業化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它容納了更多不同的選擇,專業化最典型的就是說你們在座的可能有些人是大夫,有些人是做律師,還有一些人是管理者。其實我們今天的管理者是一個專業化的管理者,我們有很多知識,我們能夠做好管理。我們做好律師的時候,其實我們是有很多專業化的知識和專業的技能。但這個時候我們有一個前提,我們假定人做好一件事和把一件事情做到一個很高Level需要有一個專業,這是個很重要的特點。

所以今天我們講跨界的是人類行為的本質,人們是在跨界中間才會去懂得識別。就是你的辨別的能力,是來源於跨界。

【跨界學院】跨界的維度管理 · 袁嶽

今天我們就是講跨界學習的維度管理,就是我們要怎麼跨,到底要跨多少個。

我們通常說人有三層眼光,第一層的眼光叫見過;第二層叫入木三分,比其他人看得透;第三層叫看到前面。

怎麼跨界呢?都搞的那麼複雜化就沒法跨了。所以跨界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界和界之間你很容易能夠過去。所以這也是我們來選擇創業者的一個很重要的東西,他非常適合幹這個事,他就熱愛幹這個事。

其實關於跨界這個事情,社會學裡面有一個理論叫做結構洞。這個結構洞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原理,就是人們獲得社會影響,社會資源,包括整合資源的優勢來源於在結構之間打洞,一個結構代表一個界。

我們很多人受的教育一直是說在一個界裡面混,但是你會發現人單獨混一個界,你要出來的概率和效率是低的。原因在於什麼呢?是界內具有很強的競爭性。

所以其實人在界和界之間的時候,知識落差和技能落差會產生自然的推崇。所以在座的各位,我們有的人在一個專業領域中間已經小有成就。你要知道你的小有成就在發揮資源整合作用的時候,槓桿效應正是來源於跨界。

在跨界所有領域中間不是都要爭勝和利益最大化的。其實我們是通過跨界來增強我們的核心競爭力,而不是每個領域我們都要爭。

大部分時候我們往往把跨界當作附屬行為,但事實是我們真正核心的突破來源於跨界。只有跨界你才會發現你要在本界裡成為頂尖的機率是有限的,而真正的機率是在跨界領域中間。

當我們有了自己最本界之後,我們應該選擇將若干個跨越的部分聯合起來。只有在聯合的邊界處,我們才有可能看到新機會。這也是互聯網意識給我們的重要特點。我們要在所有聯結中找到新的切入點。

所以我們今天進行的這個跨界,是我們的學習、職業成長和事業方式正在變成一種互聯類模式。這種模式將成為基本的方式,而不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間因為一次跨越成為誇耀的資本。

雖然每個人在跨界的數量、質量、深度和方式都會有所區別,但跨界應該是我們的一個基本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