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修復 機構掃貨券商龍頭股

春節後首個交易日,A股市場迎來開門紅。作為最能率先感知“寒去春來”的券商板塊繼續上揚。伴隨券商股的持續走高,上市券商不斷加緊落實已經敲定的股份回購計劃,機構投資者也悄然展開對券商龍頭的佈局。節前披露的公募基金2018年四季報顯示,中信、華泰等龍頭券商獲得了數百隻基金增持,不少基金因為大舉增持券商股而獲得了不錯的業績。

機構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政策邊際放鬆和流動性環境改善,券商板塊估值持續修復,預計龍頭券商將是政策紅利的主要受益者,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上市券商忙回購

2月1日是春節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方正證券、東吳證券和華創陽安(華創證券母公司)同時公佈了最新的股份回購進展。截至2019年1月31日,上述三家上市公司已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累計支付回購股份金額高達2.49億元,預計仍有至少5.5億元的回購尚未實施。

具體來看,不計印花稅、佣金等交易費用,華創陽安回購250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1.44%,支付總金額1.72億元;方正證券回購1115萬股,約為公司總股本的0.14%,支付總金額5781萬元;東吳證券回購290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0.10%,支付總金額1922萬元。

根據2018年11月上述三家上市公司相繼通過的股份回購方案,此次華創陽安、方正證券和東吳證券擬用於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分別為5億元、1億元、2億-3億元之間。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三家公司仍有共計5.51億-6.51億元的回購尚待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以“有利於增強公司股票長期的投資價值,維護股東利益,提高股東回報,推動公司股票價值的合理迴歸”為由,華創陽安於11月9日將回購方案總額由1.5億元提高到了5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最近一段時間股票市場回暖,不少上市公司忙著把握機會積極落實股份回購方案,近期持續領漲的券商股也不例外。根據相關回購報告書,三家公司本次回購股份擬用於股權激勵計劃、員工持股計劃或依法註銷減少註冊資本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用途;若此次回購股份不被註銷,以2019年2月11日的最新收盤價計算,最近三個月,三家上市公司憑藉落實股份回購方案早已獲利不少:華創陽安、方正證券和東吳證券三家公司的股份回購收益率分別為12.27%、22.29%和9.16%。

機構買入龍頭股

2019年2月11日,春節之後的首個交易日,券商板塊表現可圈可點。在35只上市券商中,除一隻下跌外,其他全部上漲,其中新上市的華林證券漲幅達5.27%。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1日,申萬三級證券指數自2019年以來累計上漲13.03%,在221個行業指數中排第19名。

伴隨著券商股行情升溫,機構開始佈局。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在有統計數據的39只券商股中,共有31只獲機構持倉,相比於2018年三季度的39只有所減少。但中國證券報記者對比發現,機構資金對券商的持股熱情實際上並未降低,只是向龍頭股集中的現象凸顯。

2018年四季度末,持有券商股的機構共計1081家,同比增7.35%,中信證券(港股06030)、華泰證券、海通證券(港股06837)、國泰君安(港股02611)和廣發證券(港股01776)等五隻券商股持續穩居前五。具體來看,2018年四季度末,上述五隻券商股的持股機構數為812家,佔比為75.12%。而2018年三季度末這一數字僅為55.01%,顯示機構持有券商股的集中度大大提升,龍頭股尤為受到機構青睞。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8年年底,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的持倉機構分別為347家和242家,遠遠領先於其他券商股。

不少基金因為大舉增持券商股而獲得了不錯的業績。前海聯合聯席董事長王宏遠曾表示:“在一個市場經歷長期熊市後的爆發性大牛市初期,在金融股配置中,配置證券類股票會比配置銀行股有3至5倍的超額收益。”中國證券報記者瞭解到,包括前海開源旗下多隻產品在內的部分公募基金均在2018年四季度加倉了券商板塊,根據最近的淨值變動,不少基金淨值明顯受益於近期的券商股上漲行情。

春江水暖券商股

萬聯證券非銀分析師繳文超認為,自2018年四季度以來,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推進,在制度完善和鼓勵創新兩方面均有舉措出臺。春節假期前公佈的多項證券市場政策利好,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修復券商業績預期;股票質押風險緩釋,也使得市場對券商資產質量的擔憂進一步減輕;而QFII總額度的翻倍,將帶來增量外資流入,市場流動性進一步改善,春季躁動行情有望強化。

繳文超進一步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券商股行情的啟動有兩大基礎:政策的寬鬆和流動性環境的邊際改善。這兩大基礎正在逐步形成,儘管券商的業績拐點仍需等待,但基本面企穩修復的預期正在不斷強化。

他表示:“在2018年相對弱勢的市場環境中,龍頭券商憑藉大體量、高評級、強風控等優勢,已經展現出較強的經營韌性。而2019年以滬倫通、科創板為代表的多項制度創新均將推動業務資源向龍頭券商的再集中,行業馬太效應有望進一步強化。”

中信建投證券(港股06066)非銀分析師張芳認為,展望2019年全年,證券業有望在拓展科創企業融資渠道、支持傳統產業資源整合、協助外資入華和中資出海等方面拓寬業務邊界,從而邊際提高ROE水平,穩步抬升長期價值。在扶優限劣的監管思路下,綜合實力突出、風控制度完善的龍頭券商是政策紅利的主要受益者,行業集中度將持續提升。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