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两年停到巨亏,信威集团或将披星戴帽

掐指一算,信威集团(600485.SH)停牌已是整整781天,时间也过去了两年。而今,停着停着,这个长时间停牌的“钉子户”的命运可能又要再一次发生改变——或将披星戴帽,步入ST股行列。

经营恶化或亏30亿

2019年1月30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信威集团公布了其2018年的业绩预告,同时也收到了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

在业绩预告中,信威集团披露,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8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亿元到-3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8.7亿元到-34.7亿元。

在此次业绩预亏的公告里,信威集团将巨额亏损归咎于收入和资产减值损失两大影响。特别是资产减值损失影响中,信威称,考虑对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影响,逐一对应收账款进行了单项减值测试,并相应计提坏账准备。而光2018年预计上述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就已经高达20亿元。

停牌两年停到巨亏,信威集团或将披星戴帽

(图源:信威集团公告)

更惨的是,由于长期停牌+利空缠身+经营恶化,信威集团已于2017年12月从上证50成分股中剔除。

停牌两年停成ST

资料显示,信威集团成立于1995年11月,原为大唐集团旗下核心资产,先后创造SCDMA、TD-SCDMA等多项国家和国际无线通信技术标准。2007年,信威集团也曾冲刺A股上市,但遭发审委否决。2007年至2009年,公司出现连续亏损。2010年,神秘商人王靖入主信威集团,大唐集团减持退出。随后,信威集团的业绩神奇扭亏为盈,甚至获得不少券商分析师的一致唱好,也受到了资金的热捧。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因2016年12月媒体的一篇报道,信威集团在资本市场上顺风顺水的命运就此改变。

信威集团的停牌始于2016年12月26日。其时公司表示,2016年12月23日,互联网上出现了有关公司的不实报道;2016年12月24日,上交所就上述报道向公司发送了《问询函》,就相关事项对公司进行了问询。2016年12月23日当天公司以跌停价报收,这也是公司停牌前的最后一次市场表现。

此后公司一再延期复牌,直到去年5月公司才确认了筹划重组事项。经申请,公司股票自2017年5月12日起继续停牌,公司预计自2017年4月27日起停牌不超过一个月。

不过,因重组事项涉及多个机构的审批,相关工作较为复杂,公司再度申请股票自2017年5月26日起继续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紧接着,2017年6月23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继续停牌的议案》。公司认为,重组方案的商讨和完善所需时间较长,尽职调查、审计、评估、法律等工作量大,有关各方需对标的资产涉及的相关事项进行充分尽职调查,董事会同意公司股票自2017年6月26日起继续停牌。于是,信威集团的复牌持续被推后,公告中给出的大体时间也一再“跳票”。

持续停牌过后,在1月30日的退市风险警示公告中,信威集团披露:因公司2017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值,若公司2018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为负值,将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3.2.1条第一项“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连续为负值或者被追溯重述后连续为负债”规定的情形,公司股票将在2018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

停牌停到披星戴帽濒临退市,深陷其中的投资者和机构也是苦不堪言。

证金栽了个大跟头?

停牌之前的持续下跌已经使投资信威集团股票的机构全线深套,而由一则报道引发的跌停,更使得这些被套资金的亏损进一步扩大。其中就不得不提到在信威集团身上栽了个大跟头的证金了。

2015年股灾期间为救市而进入的中证金受伤惨重。资料显示,中证金增持信威集团股票大约在2015年6~8月的“股灾”期间,在2015年3季度末时,其持股已达5338万股(目前持股为3399万股)。如以信威集团在股灾1.0时的股价最低点为标准,则当时中证金的最低增持成本至少在29元/股左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信威集团停牌时的价格14.59元,格隆汇查阅到,2018年三季报中披露证金仍持5328.11万股,位列第四大股东。

停牌两年停到巨亏,信威集团或将披星戴帽

损失惨重的并不只有证金,连资本市场上赫赫有名的公募基金、机构投资者也中招。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半年报,停牌期间的信威集团为120只基金合计持有3444.07万股,持股总市值4.66亿元,其中,华夏、华安、大成、新华等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持股数量皆在300万股以上。

停牌两年停到巨亏,信威集团或将披星戴帽

(部分持有信威集团股份的机构投资者,数据来源:wind)

而据媒体报道,博时基金2月2日发布公告,决定于2月1日起对公司旗下基金所持有“信威集团”股票进行估值调整,估值价格调整为6.28元。在“信威集团”复牌且其交易体现了活跃市场交易特征后,将恢复按市场价格进行估值。

同期,天弘基金、国投瑞银基金等8家公募也发布针对信威集团的估值调整公告,其中,6家公募将“信威集团”股票估值调整为6.28元,相当于停牌前14.59元的8个跌停板;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前海开源基金两家公募则采用“指数收益法”进行估值;大成基金则给出了5.76元的最低估值,已经接近信威集团停牌前9个跌停板。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此前上证50的成份股,信威集团被多只被动型基金和主动基金所持有,而按照上市规则,信威集团即将“披星戴帽”,停牌期间公司经营业绩和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叠加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一旦开牌二级市场会对此类股票会形成利空消化和估值的缩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