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大鬧長板橋,三喝嚇破敵軍膽,可謂紙上懸針驚險出奇

大鬧長板橋"是三國的中的一個精彩片段。寫趙雲抱著阿斗,從曹操包圍中衝出來,到長坂橋邊,一直在那等候的張飛讓趙雲快點兒走,自己來獨擋一面。

其實只因是趙雲不先走的話,也起不到什麼作用,因為他抱著阿斗,在行動上不方便,而且萬一阿斗有個閃失,自己對不起劉備。所以他就聽張飛的話了,自己先走。

而張飛這時候早已經準備大開殺戒了,他砍下樹枝拴,把樹枝拴在馬尾巴上,有二十多匹馬,在樹林中來回馳騁,林間沙飛塵揚,這樣看起來就像疑兵一樣。這個時候,張飛勢單力薄,如果他不想這個招數的話,別人就會看到這邊沒有幾個人可以打仗,他只能假造聲勢,讓別人看起來有埋伏,不敢往前衝。

張飛大鬧長板橋,三喝嚇破敵軍膽,可謂紙上懸針驚險出奇

這也是運用了作戰時的心裡戰術,如果想攻打一個地方,裡面情況沒有摸清楚的話,很可能會中人家大埋伏,只有對敵軍瞭如指掌,才會走進敵軍的範圍。這對於自己來說是一種保護。如果發現敵方有哪些異常,是不敢輕舉妄動的。寧可在遠處侍機等候,觀察對方的動靜。等敵軍穩定下來,或者自己拍偵察兵到敵軍去進行偵查等對方的情況反饋回來之後,才敢動兵。

這裡的曹操也一樣,看到對面怎麼風煙四起,塵土飛揚?應該沒有很多的人,可是你如果說沒有人在那裡,又不可能激起很多塵土來,所以他對這種情況是弄不明白的,也比較好奇。不敢輕舉妄動,這樣就為張飛爭取了時間。

曹仁和夏侯惇都趕到了,但因為之前中了諸葛亮的計,火燒博望,火燒新野,都讓他們知道了諸葛亮的厲害,甚至是有些恐懼了,對於這些奇思妙想有點吃不消了。

張飛大鬧長板橋,三喝嚇破敵軍膽,可謂紙上懸針驚險出奇

其實也難怪,這是可以理解的,比如一個人經常被騙的話,可能他對對方就不信任了,而曹操這邊經常被諸葛亮的妙計所算計,所以哪怕有一點蛛絲馬跡,他們也是要大加警惕的。俗話說的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所以現在對於得曹操來說,重要的不是自己有多少軍隊,有多少勇士,而是對方的虛實,是否會上對方的圈套。

曹仁就把這個情況告訴了曹操。曹操一聽,又有這種事,我可得親自去看看,可別又中了諸葛亮的計,我這麼一大堆人馬,可不能因為他的一個計謀而損失慘重,那就不划算了。都說吃一塹長一智,曹操之前的兩次失力都是因為沒有摸清對方的底細,上了圈套,這回有人報說又遇到疑兵,他心想,我可一定要看個究竟。

張飛大鬧長板橋,三喝嚇破敵軍膽,可謂紙上懸針驚險出奇

說曹操這方面是大軍雲集,但是狐疑不前,誰也不知道里面賣的是什麼藥。而張飛這邊一個人單槍匹馬,威震橋頭,這就形成了兩軍對峙的局面。說起來似乎滑稽可笑,但在戰場上經常會有這種情況發生。每個人都有自己心裡的盤算,這就像下一局棋,在下每一個個旗子之前,一定要想好了才可以落子。

而戰場又比下棋危險多了,所以每一個決定他們都要有十足的把握,至少要做到非常嚴謹的分析之後,才會做決定。沒有人敢拿這麼多人的性命開玩笑的。現在的戰爭少了,但在古代是頻繁發生戰爭的。對於這樣的場面,其實人也是經常會遇到。三國中的這些場面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而這個大板橋頭的以壓多也是很多戰役當中經常會有的。

張飛大鬧長板橋,三喝嚇破敵軍膽,可謂紙上懸針驚險出奇

本來性格同榜的張飛在這個時候卻顯得稍微有一些冷靜和智慧了。他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拿著長矛,穩穩的立在橋頭,既不向前衝,也不向後退。從這可以看到張飛的心裡素質是有多適應戰場了。如果換成一般人,可能在這個時候,別說是立在橋頭,站都站不穩了。那自己身後一個兵都沒有,怎麼可能這樣坦然地面對曹操的百萬大軍呢?用現在的話來說,瘋了!

嗯,其實小編覺得張飛不是瘋了,他這也是別無選擇。要麼貪生怕死,向曹操求饒,要麼只有豁出去,不要命了,他這樣無奈中的選擇,如果他有第二條路可以選,相信他也不會冒這麼大的風險。有人說站場上就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這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你不知道下一秒會遇到什麼情況,可能這一瞬之間,敵人的刀就落在脖子上了。

張飛大鬧長板橋,三喝嚇破敵軍膽,可謂紙上懸針驚險出奇

從戰場上下來的人,應該說多少把生死看到的非常淡了。他們如果能從戰場上活著回來,便已經多少次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張飛在精神上是勝過曹操的百萬大軍的,他表現得臨危不懼,而且讓敵軍有一些害怕。

張飛大鬧長板橋,三喝嚇破敵軍膽,可謂紙上懸針驚險出奇

張飛有三次大喝,第一次大喝,說:"我是張翼德,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這一聲猶如巨人一樣,加上他的後面的樹枝疑兵,曹操感覺他的兵過去,那就是來一個死一個,因為張飛顯得太有自信,他這一吼,讓曹操的人不敢過去,誰願意白白去送死呢?曹操想起關羽曾說,張飛在百萬軍中,如果取上將的腦袋,就像探囊取物一樣簡單。於是曹操對手下的人說不要輕舉妄動,不能輕敵。

張飛大鬧長板橋,三喝嚇破敵軍膽,可謂紙上懸針驚險出奇

張飛又一喝:"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這讓曹操的軍隊更加有壓力了。說一遍還不行,還要說第二遍,這樣挑戰有誰敢願意上前呢,曹操不禁有了想撤退的心,這時候其實張飛已經是勝了一半。

第三喝又來了,"站又不站,退又不退,這是何故!"張飛一個兵沒帶,他還埋怨起來了。曹操一聽,你這是想殺了我嫌慢吶,還不快走,怕是人頭就要落地了,而把夏侯傑洗的肝膽碎裂,撞於馬下。這裡面還真是夠滑稽的,我們在為張飛的三喝叫好的同時,也為張飛捏了一把汗,如果不是曹操一貫聽來的張飛的名揚四海,威震沙場,可能就不會這樣滑稽了,看來,名有時還是可以虛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